理论教育 中国共产党的合作与建立统一战线的实践

中国共产党的合作与建立统一战线的实践

时间:2023-08-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早期共产主义者确立了“消灭阶级,实现共产主义”的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创始人李大钊就明确指出:“中国应该以俄国十月革命为自己的榜样,以实现共产主义为自己的目标。”中国共产党提出这个主张来解决民族问题,主要受俄国和共产国际的影响。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召开,第一次国共合作乃正式形成。[8]此后,在这一思想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开始了与国民党合作建立统一战线的实践。

中国共产党的合作与建立统一战线的实践

有位现代历史学家曾说“国民党共产党是一根藤上结的两个瓜”,虽然这个比喻不是很确切,但有其合理的地方,因为国共两党都曾经“以俄为师”,从苏联这根“藤”上汲取有相同的营养成分

1.国民党建国原则与共产党奋斗目标的确立

孙中山政权建设的总目标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政制。1912年8月13日孙中山在《国民党宣言》中指出:“共和之制,国民为国主体……吾党以求完全共和立宪政制为志者也。”[2](P398-399)晚年的孙中山对其共和国思想有所发展。苏俄十月革命建立的新型政权引起了他的关注,并对西方资产阶级共和制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批评,提出“以俄为师”缔造一新式共和国的方案。他在1922年1月4日的演说中提出:“法美共和国皆旧式也,今日惟俄为新式。吾人今日当造一最新式的共和国,新式者何?……新思想者何?即公共心。”[2](P56)显然孙中山认为,苏维埃政权更先进,共产主义是新思想。

中国早期共产主义者确立了“消灭阶级,实现共产主义”的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创始人李大钊就明确指出:“中国应该以俄国十月革命为自己的榜样,以实现共产主义为自己的目标。”1920年9月蔡和森在给毛泽东的信中提出:“我主张的中国革命是:‘创造出共产主义社会,无产阶级,无反动,最终取消国家’。”“我认为一定要经俄国现在所用方法,无产阶级专政乃是一个唯一无二的方法,舍无此法。”[4](P35)

2.国共建党原则——民主集中制

孙中山在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上对国民党进行了改组。对此,孙说:“吾党此次改组,乃以苏俄为模范。”[2](P501)国民党的改组,体现了仿效俄国的革命建立组织,如委员会实行“民主主义集中制”。在国民党一大上,胡汉民代表大会作“关于纪律问题案”,指出:“国民党之组织原则,当为民主主义的集权制”,具体的说,“每一个党员既有应享之权利,亦有当尽之义务,参与一切党内问题之决议及党外政策之确定……凡属党员,均有遵守此等决议案或命令并实行之义务,此所谓政党的集权制度”。[5](P28)在这里,“民主主义的集权制”与“民主集中制”就其内容而言,是基本一致的。

中国共产党是按列宁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建立起来的,中国共产党一大明确规定了的党的组织原则,强调既要有民主又要有集中。党的纲领的第三条规定:“我党采取苏维埃的形式”,“用组织党的委员会的形式确立集体领导制度,决定重大问题要有委员会集体讨论。”[6](P20)

3.民族自决论

俄国十月革命和中国五四运动的爆发,为孙中山提供了解决民族问题的可能性。列宁指出,所谓“民族自决权”,“从政治意义上讲,只是一种独立权。即在政治上同民族压迫自由分离的权利。具体来说,这种政治民主要求,就是有完全的自由鼓动分离:鼓动实行分离的民族通过全民投票来解决问题。因此,这种要求并不等于分离、分散成立国家的要求,它只是反对一切民族压迫的彻底表现”。[7](P719)孙中山一方面接受了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反帝反封建的政治主张,另一方面吸收了列宁关于民族自决的理论,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并提出要用“自决”“自治”原则来解决民族问题。(www.daowen.com)

1922年7月《中共二大宣言》提出,中国人民应“首先推翻一切军阀,由人民统一中国本部,建立一个真正的民主共和国……再联合成为中华联邦共和国。”[8](P111)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明确提出通过“民族自决权”来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主张。在1928年中共六大《政治决议案》提出“十大政纲”规定“统一中国,承认民族自决权”,“民族自决权”的提出就就更加明朗化了。中国共产党提出这个主张来解决民族问题,主要受俄国和共产国际的影响。再者,中国共产党建立初期,在处理民族问题上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懂得不多,拿不出一个成熟的解决民族问题的方案,只好向别人学习。同时也是当时实际斗争的需要。

4.政党式合作

1923年1月《孙越联合宣言》的发表标志着孙中山“联俄”政策的公开确立。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召开,第一次国共合作乃正式形成。在国际上,通过党外合作的形式,与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政党——苏俄共产党结成联盟,共同致力于全人类的革命解放事业;在国内,通过党内合作的形式,与中国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结成联盟,互相合作,共同致力于反帝反封建,争取中华民族彻底解放的民主主义革命。联共是为了更好地联俄,联俄又促进联共,如此相辅相成,以推进中国革命,而这又是联俄政策实施的结果。

关于工人阶级在革命中的可以和资产阶级结成联盟的思想来自列宁的理论。在1920年召开的共产国际第一次代表大会上,列宁在论述关于民族和殖民地土地问题时指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无产阶级应同殖民地和落后国家的资产阶级的民主派结成临时联盟,但是不要同他们融合……保持这一运动的独立性。”1922年中共接受了这一思想,6月15日中共中央在《对于时局的主张》中提出具体步骤;即“邀请各民主党派及革命的社会主义团体召开一个联席会议……共同建立一个民主主义的联合战线,向封建式的军阀继续战争。”[8](P45)此后,在这一思想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开始了与国民党合作建立统一战线的实践。

5.军队建设

孙中山在改组国民党的同时,还提出了建立革命军队的任务,他在广州大本营发表的对国民党的演说中明确指出:“吾党此次,乃以苏俄为模范,企图根本的革命成功,改用党员协同军队来奋斗。”[2](P501)孙中山关于以俄为师来进行军队建设的思想表现在:学习苏联以革命的主义来建设军队,确立政治工作在军队中的地位,在军队中建立党代表和政治机关制度。这对于国民党建立新式革命发动大革命起了重要作用。

列宁、斯大林领导创建的苏联红军,在当时被认为是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支无产阶级军队,它是从根本上不同于地主阶级、资产阶级旧军队的新型革命军队。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土地革命战争创建革命军队的过程中,以苏联红军为榜样,学习吸收了苏联红军的经验,如在部队中建立党代表、政治委员、政治工作等基本制度,建立苏维埃中央及地方革命军事委员会和红军总政治部,以及加强党对军队的领导等,这为中国共产党独立举起革命旗帜开展武装斗争提供了重要条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