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史记杂志》中王念孙用对文校勘,或称“对文”,或称“相对为文”,含义较为宽泛,运用灵活,只求文句结构与意义的大体相当。此例王氏根据《史记·苏秦传》“乘”“匹”对文之例认定所见《史记》脱“匹”字,又引《太平御览》《汉书》异文为证。据此,则正文内本无“动”字,盖因注文而误衍也。此例据《史记索隐》考的“动”字为衍文,又从文理上阐述“霜降”“水摇”相对为文,衍“动”字则参差不协。
“对文”一语是唐代孔颖达首创的,这是一个有歧义的术语。孔氏所言“对文”或以“散文”相对,或指语词文句的对称。在《史记杂志》中王念孙用对文校勘,或称“对文”,或称“相对为文”,含义较为宽泛,运用灵活,只求文句结构与意义的大体相当。如,“万三千”条:“遣选车千三百乘,彀骑万三千”。念孙案:“万三千”下脱去“匹”字。《苏秦传》曰“车千乘,骑万匹”,又曰“车六百乘,骑五千匹”,皆以“乘”“匹”对文,此亦当然。《太平御览·兵部》引此正作“彀骑万三千匹”,《汉书·冯唐传》同。《李牧传》亦云“具选车,得千三百乘,选骑得万三千匹”。(《史记第五·张释之冯唐列传》)此例王氏根据《史记·苏秦传》“乘”“匹”对文之例认定所见《史记》脱“匹”字,又引《太平御览》《汉书》异文为证。
又如,“秋霜降”“水摇动”条:“故秋霜降者草华落,水摇动者万物作。”念孙案:《索隐》本出“水摇者万物作”六字,注曰:“水摇者,谓冰泮而水动也。”据此,则正文内本无“动”字,盖因注文而误衍也。此二句原文当本作“霜降者草华落,水摇者万物作”,今本作“水摇动”则多一字,后人不达,又于上句内加“秋”字以对下句耳。不知“霜降”“水摇”相对为文,若“秋霜降”与“水摇动”,则参差不协,且下句不言“春”而上句独言“秋”,亦为不类矣。又案:《索隐》训“摇”为“动”,则正文内本无“动”字,后人不知“动”为衍文,又改注文之“水动”为“摇动”以牵合正文,甚矣其谬也。(《史记第五·李斯列传》)此例据《史记索隐》考的“动”字为衍文,又从文理上阐述“霜降”“水摇”相对为文,衍“动”字则参差不协。(www.daowen.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有关秦东历史文化研究(2016年卷)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