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瑞芳
摘 要:扬雄是汉赋四大家之一,他崇拜古人好模拟,所以人们往往只看到了他的模拟,忽略了他模拟中的创新和突破。扬雄对赋体创作有着从“少而好赋”到“壮夫不为”的转变,本文试图从其四大赋的创作,分析其赋作的艺术特色,并从他的辞赋理论中探索其辞赋观的形成。
关键词:扬雄;四大赋;艺术特色;辞赋观
作者简介:张瑞芳(1982— ),女,山西灵石人。文学博士,渭南师范学院人文与社会发展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先唐文学与文化。(www.daowen.com)
赋是汉代文学最具代表性的文学样式,其源头可追溯到荀子的《箴赋》。然而,汉赋以其宏大的篇幅和炫目的铺陈、用字,极大地迎合了新兴大一统王朝的需要,成为汉代文学最具典型意义的体裁。刘勰在《文心雕龙·诠赋》中指出:“秦世不文,颇有杂赋。汉初词人,顺注而作,陆贾扣其端,贾谊振其绪,枚马播其风,王扬骋其势,皋朔已下,品物毕图。繁积于宣时,校阅于成世,进御之赋,千有余首,讨其源流,信兴楚而盛汉矣。”汉赋发展到扬雄,其基本的格调已经形成,在突破与创新方面难以逾越前辈作家,这也使得扬雄的赋作在内容与思想倾向上更具探讨意义。
扬雄的赋作,随其一生兴趣之转移,基本可分为青壮年与晚年两个阶段。以44岁(成帝元延三年)为界,前期作品主要有《蜀都赋》《甘泉赋》《河东赋》《羽猎赋》《长杨赋》等;到了后期,因政治上的失意和生活上的清贫,热情渐冷,心态也转向平和,所作多以关注自身、反思人生为主,对现实的暴露与批判也更为深刻,《解嘲》《太玄赋》《逐贫赋》和《酒赋》等即属于这类。在这两类赋作中,以《蜀都赋》《甘泉赋》《河东赋》《羽猎赋》并称为“四大赋”的作品,颇值玩味。
元延元年,扬雄自蜀来京,可能出自一种刚入仕途的兴奋,他对自己的政治生涯充满了无限的憧憬,与同时期的士人一样,扬雄把大赋当作了讽谏君王的工具,连续在元延二、三年间上了《甘泉》《河东》《羽猎》《长杨》四大赋。班固《汉书·扬雄传》引其《自序》云:“顾尝好辞赋。先是时,蜀有司马相如,作赋甚弘丽温雅,雄心壮之,每作赋,常拟之以为式”,四大赋的创作,应属此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