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摩天楼建筑在现代上海的城市意义

摩天楼建筑在现代上海的城市意义

时间:2023-08-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章将结合地理学的研究方法,以文化研究的哲学与社会学理论基础,跨学科地对摩天楼与他学科相互渗透的空间关联性做尝试性命题探讨,具体问题包括摩天楼的空间选址分布对房地产经济中土地价值增长的积极作用,及摩天楼作为时代的象征物对于都市文化发展的更深层意义,以期从更广阔的维度探讨摩天楼在空间实践过程中如何建构与城市及人的深层关联。

摩天楼建筑在现代上海的城市意义

作为20世纪在人类文明进程的巨大变革中产生的一种新事物,摩天楼建筑成为全球大都市中独有的巨型符号,其出现的意义不仅囿于建筑本体,反映着建筑为适应人类社会发展,以特定的要素与形式策略性地构成空间解决问题的功能意义,同时,当摩天楼建筑被置于大都市空间与语境当中,其作用于城市空间形态、土地经济、都市人的日常生活及都市文化等方面的影响十分明显。摩天的高楼创造出的城市图景及其提供完全摩登的(现代的)不同以往的生活方式,成为这座城市的都市人对现代性集体追求的重要结果。(图6—1)

图6—0—1 保罗·雪铁龙(Paul Citroen),大都市(Metropolis,1923)(www.daowen.com)

20世纪后半叶,哲学社会学界经历了引人注目的“空间转向”,这一转向被认为是20世纪后半叶知识和政治最为举足轻重的事件,学者们将以前对于历史和时间、社会关系与社会的青睐纷纷转移到空间上来,空间反思的成果最终导致了建筑、城市设计地理学以及文化研究诸学科变得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与日俱增呈相互交叉渗透趋势。[1]其中空间理论最有影响的人物为法国新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亨利·列斐伏尔(Henri Lefebvre),他提出的空间理论为理解和分析城市社会变迁的现实提供了独特的理论视角,并且影响和启发了一批城市研究者从社会学角度展开城市空间研究。

本章将结合地理学的研究方法,以文化研究的哲学与社会学理论基础,跨学科地对摩天楼与他学科相互渗透的空间关联性做尝试性命题探讨,具体问题包括摩天楼的空间选址分布对房地产经济中土地价值增长的积极作用,及摩天楼作为时代的象征物对于都市文化发展的更深层意义,以期从更广阔的维度探讨摩天楼在空间实践过程中如何建构与城市及人的深层关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