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5—2—16 20世纪30年代上海期刊上对美国摩天楼的介绍
自20世纪初,上海的报刊上便有对美国摩天楼的报道,尤其进入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关于纽约标志性摩天楼及其营造的现代都市景象的各种报道与图片新闻更是频繁出现(图5—2—16),实际上,在纽约折中主义风格的摩天楼风靡过后,美国摩天楼风格探索有了巨大发展,一种全新的属于摩天楼的现代风格已经在美国出现,而近代上海的摩天楼也以1929年建成的沙逊大厦为标志,进入装饰艺术风格时代。谈到“装饰艺术”风格,最容易被人们想到的应该是以1925年在巴黎举办的国际装饰艺术与现代工业博览会(Exposition Internationale des Arts Décoratifs et Industriels Modernes)为起点的发展缘起,美国摩天楼的装饰艺术风格特征与这次事件不无关系,但也有美国建筑师在对摩天楼风格探寻过程中的独立思考,面对时代发展的精神回应。本节首先会对近代上海摩天楼装饰艺术风格的源流美国摩天楼中装饰艺术风格的出现、发展及风格特征做梳理,然后再对应近代上海摩天楼的装饰艺术风格的特征进行比较讨论。
1.源流:专属于摩天楼的“现代”(modern)风格—装饰艺术风格在美国的出现
图5—2—18 芝加哥论坛报竞赛第一名作品夜景效果图
受到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影响,美国摩天楼的开发与建设也稍有停滞,新一轮建造与摩天楼风格探索的热潮,因1922年芝加哥论坛报为庆祝创办75周年之际举办的一场名为“世界上最漂亮办公建筑”(the most beautiful office building)[48]的建筑竞赛而再次掀起(图5—2—17),在芝加哥论坛报大楼(the Tribune Tower)近250份参赛作品当中,由豪尔斯与胡德建筑事务所(Howells & Hood)的雷蒙德·胡德(Raymond M.Hood)[49]设计的方案最终获得了第一名。这幢摩天楼以哥特式样来表达建筑的钢结构柱,随着凸出的窗间壁自下向上升至顶端,这一强有力的竖向性立面造型与顶端的哥特式飞扶壁相遇、结束,而为了加强摩天楼优雅高耸的效果,建筑师将顶部犹如皇冠般的装饰设计成在夜间可以点亮的霓虹,其实景效果当时让人惊叹(图5—2—18)。紧接着1924年,建筑师胡德又设计了美国散热器公司大楼(the American Radiator Company Building),他在解释自己是如何开创性地设计出这两幢大楼时,说到:“在我至今的实践中,仅有的这两幢摩天楼设计经历并不能说明我在建筑表现上认为一幢建筑是否就应该是垂直地,或者水平地,亦或是立体主义的,恰恰相反,这个过程让我明确了设计中不应该存有一个确定的想法,以这两幢摩天楼为例,他们都具有‘垂直’风格(‘vertical’style),或者被称为‘哥特’的(‘Gothic’),可这只是因为我碰巧将它们设计成了这样。如果在设计它们的过程中,我还仍沉醉在意大利钟楼或者中国宝塔的图景想象中的话,我想最后的体量构成一定是‘水平的’……如果在这一风格的发展探索阶段,我们自由的训练与想象就已止步,仅依靠我们贫瘠的标准的程式化的知识以及经验,那么这一切都不可能发生。”但胡德自己也表示“也许,我应该更准确的讨论下这一不同风格,但与我而言,就像我对其他一切事物认知一样,之于风格,它仍还悬在云端。”[50](图5—2—19)
图5—2—19 (左)胡德设计芝加哥论坛报大楼效果图植入城市空间的实景呈现;(中)芝加哥论坛报建成(1925);(右)大楼入口细节实拍
如果说获得芝加哥论坛报业主青睐的第一名作品风格仍还“在云端”的话,那么,竞赛中由芬兰著名建筑师埃利尔·沙里宁(Eliel Saarinen)[51]设计获得的第二名作品,有关这一张图稿后期的大量出版,及其在业界获得的如潮般赞誉与积极评论,对摩天楼的风格转变起到了变革性的作用,难以想象的是,这还是一幢未建成的建筑(图5—2—20)。能与这一幢纸上建筑(“paper architecture”)的影响力媲美的,大概只有1919年密斯·范·德罗设计的那一幢透明的“玻璃”摩天楼[52]。沙里宁在这一竞赛作品当中,将整个建筑分为三段,基座中段与顶部,但体量呈收分式向上退台收进,风格的弱化是建筑的明显特点,但建筑师仍采用了少量哥特式的装饰要素强化建筑优雅的竖向性,同时在每一退台部分的顶端也采用了竖向性装饰强化,这一放弃大量折中主义的繁复装饰,同时以退台式的建筑体量及每一退台体量顶端的竖向装饰强化的设计语汇,完全应和了沙利文早年提出的高耸且尊贵的(loftiness)摩天楼的外貌呈现。沙利文在1923年《建筑实录》上发表关于这一竞赛的文章中,对沙里宁的设计评价到“在崇高且悦耳的话语中,它预示着一个时代的到来,而且已不是很远,到那时,思想将挣脱于对旧有观念的狂热与束缚[53]”。
图5—2—20 沙里宁设计的芝加哥论坛报大楼被插入城市肌理当中,背后是已建成的芝加哥论坛报大楼(1927)
的确,沙里宁的设计思路将建筑师从看似已经毫无逆转的摩天楼设计的延续风格中解放出来,而建筑中采用的退台式体量风格与1916年纽约颁布的区划法案中对建筑高度与街道宽度之间的比例关系的控制也“恰巧”不谋而合[54],“沙里宁风格”(the Saarinen Mode)通过在区划法案中对建筑高度控制的不断修正中发展成熟,简单讲,我们现在看到纽约许多摩天楼犹如金字塔状的体量形态就是受到这一法规控制的影响。而1925 年另一个重要的事件,即在巴黎举办的国际装饰艺术与现代工业博览会,其对于美国摩天楼现代风格的形成也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图5—2—21)就在曾经受训于法国布扎的建筑师及亲法的美国建筑师(Francophile American architects)不知该如何摆脱传统的“学院派”布扎传统教育体制,如何解决建筑功能与表皮装饰细节之间缺乏联系的设计方法,对于装饰踌躇不定之时,这一博览会的举办犹如一个信号,美国建筑师们认为博览会上展出的各式各样装饰艺术元素已经作为工业时代的现代主义(modernism)被法国所接受,之于美国摩天楼风格的历久探寻,这一博览会的举办就像难题解答中的最后一环,使得一切迎刃而解了。
图5—2—21 1925年巴黎展上老佛爷展馆(Pavilion of the Galeries Lafayette)
美国现代的“摩天楼风格”的形成,是在以沙利文为核心的芝加哥学派最初思想的影响下发展起来,同时在风格与法规,传统与现代,功能与装饰的对抗之中不断曲折前进的探寻过程,事实上,除了1916年纽约区划法案、1922年芝加哥论坛报大楼竞赛,及1925年巴黎装饰艺术博览会等大型事件的影响,伴随整个过程发展的还有美国、欧洲同时代同时期其他存在的建筑思想艺术思潮及设计作品,如美国建筑现代运动中代表人物弗兰克·劳埃德·赖特的“有机建筑”(organic architecture)思想,德国表现主义(expressionism)及法国立体主义的作品等。(图5—2—22、图5—2—23)自1925年起,从第一次世界大战恢复过来的纽约新建筑建造数量激增,据统计,这一年的数值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到1957年之间未有任何一年超过其50%,而次年1926年的建造数量,第二次世界大战到1957年之间未有任何一年超过其30%[55],这一建造的高潮正好为摩天楼的现代新风格创造了兴盛的绝佳条件,短短5年,大批具有高耸优雅的形态意向的摩天楼以退台式的全新体量风格开始伫立于纽约街头,最显著细部的特征就是建筑入口、退台体量交接处及顶部的加强型华丽装饰(图5—2—24),多为浮雕式陶土彩釉图案,或几何型,或自然植物纹样,入口处也加入金属材质。从1927年建成的纽约公园街大楼(Park Avenue Building)中可以明显看到摩天楼风格上的演进,这座大楼由巴克曼建筑事务所出品(Buchman & Kahn,architects),主创设计师为伊莱·雅克·卡恩(Ely Jacques Kahn)[56],整座建筑立面通过精湛的砖砌技术搭配跳跃熟练的陶土彩釉装饰共同实现,建筑选用了暖色砖面进行大面积铺陈,同时在建筑退台分段体量顶部以另一种色调的楣饰勾勒,窗下墙辅以几何形的色彩装饰细节,完工后的摩天楼在阳光下呈现出清晰完美的色调与阴影的变幻(图5—2—25)。
图5—2—22 约瑟夫·霍夫曼(Josef Hoffmann)设计的布鲁塞尔斯托克莱住宅(1905—1911)
图5—2—23 弗兰克·劳埃德·赖特设计好莱坞住宅(1920)
图5—2—24 家具交易大楼(Furniture Exchange Building,1926)与巴克雷—维塞大楼(Barclay-Vesey Building,1930)细部装饰
图5—2—25 (左)公园街大楼立面草图;(右)公园街大楼顶部装饰建成实景
1931年,高1 250英尺(381米)的纽约帝国大厦建成,成为世纪第一高摩天楼,建筑装饰图案简化,体量愈加简练,公园街大楼后侧即是建成的帝国大厦。大厦建成后,紧接着发生的美国经济大萧条延续了20余年,直到50年代后期,这座更具现代风格的摩天楼作为全纽约、乃至全球第一高楼的位置,一直到1972年才被纽约世贸中心以1 368英尺(约417米,毁于2001年)[57]的高度超过;纽约乃至整个美国的现代摩天楼风格探寻在此达到鼎盛,也几乎止于此,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这时还未有对这一已发展出完整设计语汇,且具有时代精神的风格进行任何命名,仅有“金字塔式”“退台式”等的样式称呼。
对于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美国以纽约为代表的摩天楼风格研究,直到20世纪60年代,才有建筑师、摄影师开始关注这座城市中的珍贵历史建筑,起初关于讨论装饰艺术(Art Deco)的文章与书并不切题,由于中间萧条的20余年,一时间未能从摩天楼风格探索的整个过程进行研究,进入60年代末70年代初,这一“现代”(moderne)的风格,源自巴黎国际装饰艺术与现代工业博览会(Exposition Internationale des Arts Décoratifs et Industriels Modernes)中的法语单词“Arts Décoratifs”被正式赋予了1920年代后期盛行于美国的摩天楼风格,也被称作为“装饰艺术”(Art Deco)的,或者是“摩登”的、“现代”的摩天楼风格,有关的源流讨论渐渐清晰与丰富起来。这一属于摩天楼的装饰艺术风格,属于美国人的现代派风格,从沙利文一脉沿袭而来,是对应于商业大楼(commercial building)而出现的“商业风格”(commercial style),这一风格不仅受到欧洲装饰主义影响(European decorative influence),更是由来自美国本土的建筑师们几十年不懈努力所取得的成就,包涵了建筑师们对于现代都市的未来畅想,也许这里面还包含了美国在政治独立后试图在精神文化方面摆脱欧洲影响,试图寻求属于自己时代国家的一种具有精神象征的建筑风格。
2.对装饰艺术风格样式的学习与演变
20 世纪20 年代末,上海楼宇建造蓬勃向上的“摩天”化发展,受西方影响,其风格也向全新方向演进。继海关大楼之后,1929 年8 月3 日,公和洋行设计的沙逊大厦完工,成为上海滩标志性的现代建筑,从摩天楼风格角度来说,虽然建筑顶部的墨绿色金字塔铜皮屋顶造型仍然带有“钟楼”样式的折中主义风格影子,但是,不可否认,竖向性的建筑体量、摒弃古典装饰的立面及檐部和基座的几何图案线脚等特征细节都可以作为开启上海“摩登”建筑风格新时代的显著标志。
“新”建筑是如何“炼成”的?让我们从沙逊大厦的几轮设计稿中找出答案。大厦第一次亮相是在1925年11月的《北华捷报》上,此时沙逊大楼还未定名,文章主标题为:《外滩南京路转角重建》(the Rebuilding of the Bund-Nanking Road Corner Site),从最初的效果图上我们就可看到建筑师已经采用了在纽约盛行一时的钟楼式摩天楼顶部造型(图5—2—26)。当时设计高度仅150英尺(约45.72米),从图上看建筑三段分段明显,底部为粗质石材贴面的拱券造型,中部为标准层,檐口为装饰简洁的线脚与顶部分隔,顶部一层设古典拱券柱廊,其上覆盖金字塔状尖顶,建筑面向东面临外滩立面较宽,建筑体量上并没有刻意加强向上竖向性,体态敦实。建筑底层设置了商店及银行功能,不做分割的大块玻璃为商店提供很好的橱窗展示性,这成为当时上海摩天楼功能设置上的一大创新。
图5—2—26 1925年11月沙逊大厦在《北华捷报》上的第一次方案展示
实际上这一设计与芝加哥学派代表人物沙利文在他1896年发表的论文《高层办公建筑的美学思考》(The Tall Office Building Artistically Considered)里对高层办公建筑设计的阐释非常契合,沙利文认为当下高层建筑的出现是一个必须要接受的事实,设计的关键在于如何赋予这一粗鲁的“野蛮之物”以典雅之感,他提议“在一种类似于其自身演化的过程中”寻找答案;在具体设计中,其一,“在建筑的底层设置商店、银行等其他需要宽敞空间的功能,同时注重主入口设计以吸引来往人流”,底层外立面应该以“自由广阔并且奢华的”方式呈现;其二,底层之上的办公楼层一概标准化,“因为它们确实相同所以要让他们看起来一样”;最后,也是需要最着重强调的是顶楼(attic),告诉大家“这一系列的办公楼层已经完全结束了”。这一基本三分法设计(the basic three-part division)几乎运用到了所有后期摩天楼设计中,只有极少例外。沙逊大厦底层主要功能设置为商店与营业厅,商店上层原来设计是办公与百货公司功能,后来做调整。从这一阶段建筑立面看,虽然建筑师已经放弃大部分古典柱式与装饰纹样,但是,对摩天楼整体风格的把握还未与同时期美国盛行的摩天楼风格—装饰艺术风格接轨。
次年9月,定名为“新沙逊大厦”(the New Sassoon Building)的木质建筑模型再次在《北华捷报》上亮相,立面风格有了很大改善,设计已与建成作品十分接近。建筑高度调整至240英尺(约73.15米),底部拱券设计简化,无券心石,立面以面向外滩的东立面调整最大,不仅窗体尺寸调整,同时以三格窗户为一组,将每格窗户间与每组间的窗间壁都加厚,大大加强了建筑立面韵律,以及向上挺拔的竖向性效果。建筑10层以上两层向上做退台式收分,顶部金字塔屋顶造型采用铜皮材质,使建筑比例更趋向上。在这一次的塔顶设计中,最高处还加设了一颗被4个人像托起的巨大玻璃球(a large glass ball),这一玻璃球在夜晚可以点亮(图5—2—27)[58],这一“前卫”想法和1922年由美国豪尔斯与胡德建筑事务所(Howells & Hood)的雷蒙德·胡德(Raymond M.Hood)[59]设计的芝加哥论坛报大楼顶部照明设计类似,强化了摩天楼的顶部造型及大楼高耸的摩天形象。遗憾的是,这一想法在最后的建成作品中没有实现,这颗巨大的玻璃球被改为一方尖形屋顶作罢,但丝毫也没有影响沙逊大楼建成后成为上海滩最耀眼的那颗“明珠”。(www.daowen.com)
图5—2—27 “顶上明珠”—1926年9月刊登在《北华捷报》上的沙逊大厦模型局部
建成后的沙逊大厦,屋顶钟楼造型仍具有折中主义风格的样式特征,是从意大利钟楼造型中寻求的摩天楼立面形式的解决方法,以意大利圣马可广场上的钟楼作为原型演绎出的这一塔楼造型,正如上一节所讲,钟楼造型一度成为纽约曼哈顿岛上摩天楼的风向标,建筑竖状窗条引导体量向上挺拔、几何形装饰细部均呈出装饰艺术风格特点,杂志报纸纷纷以“沙逊巨厦[60]”“沪最高建筑[61]”“上海一九二九年最宏伟之新建筑[62]”对其进行大标题报道。(图5—2—28、图5—2—29、图5—2—30)
图5—2—28 沙逊大厦历史照片
图5—2—29 沙逊大厦钟楼造型的来源:意大利威尼斯圣马可广场钟楼(左);1909年建成的大都会保险公司大楼明信片(右)
挺拔高耸的新风格摩天楼—沙逊大厦,像一座立于黄浦江畔的巨型布告,似乎在告诉所有上海的建筑师们,一个向摩登风格转型的新时代的来临。自此至1937年,在不到十年的建造时间里,上海摩天楼风格呈现出趋于多元的发展特征,西方文明与中国传统的碰撞,摩登风与国际式的交融,西方建筑师与留美学成归国的中国建筑师们将各显其能,为上海近代的摩天楼披上各式外衣。
图5—2—30 沙逊大厦屋顶檐口墙面等装饰细节
沙逊大厦建成后的标志性效果颇让翘脚沙逊满意,紧接公和洋行又接下了新沙逊洋行的又一任务委托,位于福州路江西路口两转角地块的汉弥尔登大楼与都城饭店两幢姊妹摩天楼(图5—2—31)。1929年7月“汉弥尔登大楼”[63]效果图一经刊出,就被媒体感叹具有“纽约摩天楼风格”(“the New York Style of sky-scrapers”)[64],这是近代上海第一幢具有现代装饰艺术风格的摩天楼。两幢楼外形神似的摩天楼,相继于1933年与1934年完工,大楼体量都以转角为最高,沿地块相邻的福州路与江西路跌落,这一退台式设计是为遵守公共租界建筑法规当中建筑高度受相邻街道宽度限制,这一点与纽约摩天楼体量受1916年颁布的区划制度控制相似,建筑分底部中层上端三部分,入口位于街道转角高两建筑分底部中层上端三部分,入口位于街道转角高两层,有三个圆拱形开口拉长比例,顶端以简单几何花纹装饰,做着重处理,底层为商业用途配置了大面积玻璃窗设计,建筑中部为标准层,以窗间壁强调建筑的竖向性,顶部再以女儿墙的圆拱造型收头,与入口造型呼应,强化了建筑整体的高耸感,同时在顶部以古典卷纹与几何图案搭配装饰,增加摩天楼的优雅之感(图5—2—32)。在建筑还未建成时,国际媒体凭借着已经甚是发达的讯息传播渠道及对潮流的敏感嗅觉,预测着上海的未来:“从一开始的规划和构思中,其独特的面貌就注定了它将要在这座城市的建筑复兴过程中,成为一件令人难忘的案例。伴随着渐进的、必然而来的变化,许多旧形式的消失将坚定地改变着上海城市的面貌,建筑的新种类和新形式将正在令人目不暇接地到来。借此机会,一些新的东西已经被公和洋行介绍进来了,这幢大楼模仿了美国城市中存在的摩天楼形式(尽管没想得那么高)便是其最明显的特征。”[65]
图5—2—31 矗立于江西路福州路口的都城饭店(左)与汉弥尔登大楼(右)
图5—2—32 汉弥尔登大楼(现名福州大楼)实景特写
近代上海设计摩登装饰艺术风格摩天楼的另一位非常重要的人物则是匈牙利建筑师邬达克(László Hudec,1893—1958),他设计的真光广学大楼(1930—1932)及国际饭店为近代上海装饰艺术风格摩天楼中另一支杰出作品代表。真光大楼二层以上外墙以赭石色砖墙砌筑,窗下墙砖采用偏铁锈红砖体,而窗间壁采用了较深偏褐色砖,建筑师通过砖体颜色的深浅变化生动地刻画出摩天楼高耸垂直的竖向性特征;其次,建筑底部被处理为白色,东立面大门头上镌刻着真光大楼四个字,大面积的玻璃橱窗设计、几何形线条勾勒的门楣、入口折线透视处理等细节都使得整座建筑具有强烈的现代感;同时,建筑退台端部及建筑顶部被着重刻画,建筑师在窗间壁顶端以乳黄色砖作出挑式的镶边处理,退台顶部女儿墙也以乳黄色砖勾勒,强化了顶部线条;另外,建筑第八层到第九层的面砖砌筑方法发生变化,营造出动态向上的视觉效果,八层中部窗体改为尖券造型,八层女儿墙为几何三角折线形,与底部入口的几何线性门楣设计相呼应。西面广学会大楼入口作贯通立面的巨大尖券造型,气势宏伟,细部处理与真光大楼相似。在这里,如果只是简单将邬达克的摩天楼设计总结为运用了哥特式手法的装饰艺术风格建筑,可能过于轻率了,邬达克在整个设计过程中不仅非常强调窗间壁的垂直处理手法,同时底部着重处理、摩登几何折线装饰、材质变化、颜色对比等纯熟的设计手法与语汇,产生出传统与现代的美妙碰撞,将装饰艺术风格摩天楼所需具备的几个基本特征完美表达了出来。(图5—2—33、图5—2—34)
图5—2—33 真光大楼沿圆明园路立面及墙面装饰细节
图5—2—34 真光大楼入口、顶部等装饰细节特写
1934年完工的国际饭店是邬达克的另一个标杆性的作品,这幢一直被誉为“远东第一高楼”的作品也是近代上海装饰艺术风格的摩天楼杰出代表作。整座大楼高22层,同样是以窗间壁加强了建筑向上的竖向性,建筑自15层处开始向里层层收进,并且以加粗顶部四面角柱及窗间壁的方式强化了建筑高耸感,同时,由于建筑面向的静安寺路紧邻宽广的跑马场,因此建筑高度在此并不受限制,阶梯状的退台式设计完全是应装饰艺术风格摩天楼的造型需求,大楼整体色彩凝重优雅,外墙砌筑采用国产深褐色波纹面砖,建筑建筑底部采用黑色磨光花岗石饰面,建筑师在二、三层面向跑马场的南侧采用了全玻璃幕墙窗的设计,使得宾客在此将跑马场之景一览无余,这一连续的长窗处理,在1931年其设计的大光明电影院里就已采用,先锋的设计手法与摩登的造型能力无不体现出邬达克建筑师的专业修养与创新魄力(图5—2—35)。然而,笔者觉得邬达克先生的摩天楼设计与美国建筑师胡德设计摩天楼的手法有很强烈的特征联系,当在纽约曼哈顿岛西40街看到胡德先生设计的美国散热器大楼(1924)时,真实地感到这是建筑师邬达克设计国际饭店的思路源头,无论是国际饭店的造型体量、表皮砖墙颜色材质选择,及真光大楼顶部出挑提亮的装饰手法等,胡德设计的散热器大楼建成时也被认为受到芝加哥论坛报竞赛第二名沙里宁所设计作品的深远影响(图5—2—36、图5—2—37)。考察邬达克个人经历,在1924年独立开业之前他在美商克利洋行工作,在1926—1928年连续三个夏天去过法国、西班牙、瑞士、德国及匈牙利游历避暑[66],1929年邬达克赴美旅行,当时其正着手国际饭店这一项目,从纽约到旧金山的旅行使他掌握了摩天楼在美国的最新发展动态,从其之后的作品可以得到印证[67]。同时,需要肯定的是,邬达克先生设计的摩天楼,不仅是对美国典型的装饰艺术风格的摩天楼的模仿,同时也糅杂了其个人对当时欧洲现代设计思潮的理解。
图5—2—35 国际饭店沿静安寺路(现南京西路)立面
图5—2—36 美国散热器大楼效果图(1924)
图5—2—37 美国散热器大楼实景,后方背景建筑为纽约帝国大厦
总体来说,近代上海装饰艺术风格的摩天楼并未像当时美国摩天楼那般将装饰艺术风格做到极致,建筑体量的退台式设计,及强调窗间壁营造出的向上高耸之感就已经是近代上海装饰艺术风格摩天楼的典型性特征,如英商新瑞和洋行绘制的这张中国通商银行大楼效果图,其不断向上收分退台的体量设计及窗间壁营造出的垂直高耸之感可谓装饰艺术风格摩天楼的经典图说。(图5—2—38)由建筑师哈沙德与菲利普联合设计的永安新厦外形简洁,摩登装饰艺术风格的体现同样也是在退台式造型与竖向性的意境营造之上,立面上有简单浮雕图案装饰,永安新老两厦的联通与其前面南京路所营造出的城市空间格局被当时媒体誉为“纽约的时代广场”[68](图5—2—48)。
图5—2—38 (左)中国通商银行新屋效果图;(右)大楼近照
至于在建筑表皮的细部装饰上,近代上海的摩天楼大多点到即止,或是体现在建筑檐部线脚图案,或是在底层入口,或是在窗间墙饰材质贴面上,又或者是建筑整体材质的选用,择其一二花上一些工夫,相信这里建筑师也需为业主在建造费用上进行考虑,如南京路四川路口由英商德利洋行与世界实业公司联合设计的迦陵大楼,建筑体量为退台式处理,整体外形简洁,仅在建筑端部做简单装饰;又如为中国建筑师(基泰工程公司)设计的装饰艺术风格风格代表作大陆银行,强调底部入口与顶部檐口设计,作为银行营业厅的底层立面强调竖向构图,底部两层为花岗岩砌筑,窗洞口上下连通,中部与顶部略有后退,形成对称层次感,建筑顶部女儿墙和基座花岗岩檐口上都有装饰性的几何图案。由华裔建筑师李锦沛设计的中央储蓄会大楼,转角塔楼高11层,体量向两侧跌落,至北部又高起成为大楼副中心,建筑底层采用水泥仿石墙面,中央转角塔楼强调竖向线条,一、二层窗间墙饰有金属贴面,几何形状装饰精美,钢窗为黑色,局部细节设计非常精致;位于四川路南端的由美商哈沙德洋行设计的中国企业银行大楼也是非常典型的装饰艺术风格摩天楼,整体褐色面砖的采用及窗间壁的强化效果,使得整座大楼既具有高耸向上之感又不失典雅气质。另外,30年代建成的大多数摩天楼作品皆为装饰艺术风格作品,如位于福州路河南路转角的五洲大药房(1934)位于法租界的中汇大楼(1934),及位置较为偏僻位于汉口路云南路口的扬子饭店(1933)等。毋庸置疑,承袭纽约摩天楼20世纪20年代后半叶发展出的装饰艺术风格,这一摩登风格也成为20世纪30年代上海摩天楼的主流风格。(图5—2—39、图5—2—40)
图5—2—39 永安新老两厦沿南京路立面及永安新厦墙面装饰细节
图5—2—40 20世纪30年代建成的装饰艺术风格摩天楼(从左至右依次为五洲大药房、迦陵大楼、中国垦业银行大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