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20年代末,摩天楼的建造已由外滩向西北方向苏州河沿岸延伸。1925年12月,位于公共租界中区册地7号地块(Cad Lot No.7)的光陆大楼(Capitol Building)动工(图4—1—11),建筑基地位于博物院路与苏州河路交叉口东南角一不规则地块上。
图4—1—11 光陆大楼所在7号地块位置
基地所在区位属于两江交汇较为重要位置,是苏州河(旧称吴淞江)与黄浦江两江交汇的黄浦滩头,1848年英租界第一次扩张就将北界由最初的李家厂推至北端苏州河畔[23]。根据《1855年大上海外国租界规划》显示,当时西面四川路至苏州河延伸部分仍用虚线表示,至1858年,工部局初步改建完成了苏州河南岸的滩路,称为苏州河滩路(Bund on the Soochow Creek)[24],至19世纪60年代末,这一块街区内部道路建设也基本完成,包括香港路(HongkongRoad)、博物院路(Museum Road)及圆明园路(Yuanmingyuan Road)[25]等。
随着租界商业贸易的发展,外来侨民也逐渐增多,西方文化与宗教传播也紧跟而来。由于该区域邻近英国领事馆,区域位置重要,又靠近黄浦江滩,英美战舰皆停于此,故区位上也十分安全,因而成为西方文化传播交流的前沿地带。
光陆大楼于1928年2月竣工,业主英商斯文洋行(Messrs.S.E.Shahmoon & Co.),总高8层,转角9层,建筑在转角顶部采用了当时高层商用建筑中最常被建筑师用到顶部“摩天”塔楼造型。当时《北华捷报》上撰文称其“开上海建造史之先河,将办公、公寓建于剧院之上。这不仅鼓励将剧院建在城市最繁华之地,同时也证明了上海在各个方面都与国外的现代建筑技术保持着同一个步调。”[26](图4—1—12)
图4—1—12 光陆大楼效果图(登载于《北华捷报》1928年2月11日)
该建筑设计建造的最杰出特点体现在影院部分的结构技术处理上,剧场部分为大跨度的空间结构,整个观众厅位于底层,为了保证观众视野,采用的是无遮挡设计,观众厅中间没有任何柱子,观众厅上楼面为穹窿薄拱顶结构,楼座及两侧包厢为悬臂结构[27]。大楼采用了如此大胆且创新的结构建筑,以至于被《北华捷报》誉为当时“上海最为艰巨的建设任务之一”,而且完成的结果“非常令人满意”(图4—1—13),同时由于建筑主体将影院、现代办公及新式公寓等功能复合一体,并且采用了当时最先进的建筑设备,大楼被称为“所有现代潮流的 代表”[28]。这座总高超过84英尺的高楼在当时总得来说有几大创新突破:第一,上海第一座集剧院、办公楼、公寓于一身的复合型综合楼[29];第二,建筑风格抛弃折中古典风格的繁冗样式向现代摩登风格转型;第三,成功实现首层为剧院空间的复杂高层结构设计,因此不论从建筑功能的复合型特征方面,还是立面风格转变上来说,光陆大楼在上海近代摩天楼发展中都具有重要意义。
(www.daowen.com)
图4—1—13 光陆大楼底层电影院室内
1930年8月公共租界工部局工务处通过真光广学大楼(China Baptist Publication & Christian Literature Society Building)提交的请照单,请照单上填写的建筑性质为办公建筑(office building),建筑师为邬达克(L.E.Hudac),工程于9月开工,1932年3月竣工。实际上该项目是两个宗教组织联合开发建造的两幢办公大楼,地块也相应分为两部分,真光大楼对应地块为中区册地9号地块(Cad.Lot No.9),广学会大楼所在为册地9A号地块(Cad.Lot No.9A)(图4—1—14、图4—1—15),由相同建筑师及营造商设计建造完成。据档案记载,原向工部局提交的申请为靠近博物院路的广学会楼建8层高,而靠近圆明园路的真光大楼建造6层,后因结构荷载计算允许,故业主向工部局提交申请将真光大楼加建至7层高,最后实际完工真光大楼高84英尺(约25.6米),为8层楼高,局部7层,广学会大楼高98英尺(约30米),为9层,建筑采用筏桩基础(raft and pile foundation)。[30]
图4—1—14 建筑所在9,9A,13A,17C号地块位置
图4—1—15 真光广学大楼总平面图
真光大楼投资达385 000两白银[31],建筑建成后,底层、二层及七层分别为书局、浸会在沪组织以及南北浸会合作创办的沪江学校所使用。大楼底层为书局出版与印刷功能,并且还设置了沿街书店,因此在这一大楼空间中同时存在着从办公、出版、印刷至销售,与出版流程相关的完整配套空间。该建筑的设计者邬达克即是其租户之一[32]。广学会大楼(the Christian Literature Society Building)的业主为广学会[33],1887年创建于上海,在新大楼的空间分配中,广学会主要位于底层沿街的空间做书店,在七层设有员工宿舍,八层、九层为核心办公区,其他部分全部为租赁办公空间。(图4—1—16)
图4—1—16 (左)广学会大楼正立面;(右)真光大楼正立面渲染图
几乎同时,在圆明园路同一界面上,随着真光大楼开工建设,册地13A号地块(Cad Lot.13A)中华基督教女青年会全国协会委员会大楼(National Committee of Y.W.C.A.Building)于1930年9月获准建设,在请照单上该幢建筑性质填为总部大楼(headquarters building),1932 年5 月竣工。建筑总高91英尺(约27.7米),共8层,钢筋混凝土结构。[34]建筑设计师为美籍华人李锦沛先生[35],其设计作品中常常将中国传统的建筑符号融于西式建筑之中,在中华基督教女青年会大楼的立面设计中尤为突出,大楼既有现代建筑的体形轮廓,又具有传统建筑的特色。沿苏州河岸最后一幢摩天楼为加利大楼(Gallia Building),位于公共租界中区册地17C号地块(CAD.Lot No.17C),于1932年5月提交请照单,6月开工,时隔一年,于1933年7月竣工。大楼由中国建业地产公司(上海)(Fonchere Et Immobiliers De Chine)投资建设,中法实业公司(Minutti & Co.Civil Engineers-architects)设计。建筑分东西两部分,最高九层,共105英尺(约32米),东侧仓库部分7层,高82英尺(约25米)。建筑位置位于“外滩源”区域边缘地带,远离文化宗教传播建筑较聚集的博物院路虎丘路附近,靠近办公空间聚集的四川路北端,因而建筑开发的功能性质为办公及仓库用房。大楼沿四川路部分为办公,后为仓库,中间由核心交通组织相连。这栋大楼在立面上完全简化,毫无任何装饰,而空间组织也是本着简单高效的设计原则,我们可以猜想业主方将大楼看作为赚取利润的手段,而未花更多心思来思考建筑本身。(图4—1—17)
图4—1—17 《字林西报》上刊登的加利大楼的照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