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摩天楼研究:近代上海摩登象征

摩天楼研究:近代上海摩登象征

时间:2023-08-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沙逊大厦是近代上海的摩登象征,大厦建成后不仅在主体建筑高度及层数上超越了海关大楼成为上海第一高楼,同时也表现了建筑风格从古典向现代风格的彻底转型。图4—1—1沙逊大厦所在31号地块位置沙逊大厦所聘设计方与施工方与海关大楼相同,都是由英商公和洋行设计,华商新仁记营造厂承建。

摩天楼研究:近代上海摩登象征

沙逊大厦是近代上海的摩登象征,大厦建成后不仅在主体建筑高度及层数上超越了海关大楼成为上海第一高楼,同时也表现了建筑风格从古典向现代风格的彻底转型。大楼于1926年11月开工,但是竣工略晚,耗时三年,至1929年8月举行开幕仪式。大楼位于公共租界中区册地31号地块(Cad Lot No.31)(图4—1—1),是沙逊先生(Elias Victor Sassoon)所有的新沙逊洋行[8]投资兴建,地块两面临街,东临外滩,南临南京路,其南面正对的即是上海第一幢超过30米的建筑—汇中饭店。这一地皮曾被沙逊集团内部称作“侯德产业”,原属于美商琼记洋行,早在沙逊大厦建造前五十多年,沙逊集团即已看中这块土地,并从当时濒临破产的琼记洋行手中购入[9],一直等到沙逊1923年到上海来全面主持新沙逊洋行业务,以建造沙逊大厦为起点,正式迈开了其在上海成为第一大房产商的脚步[10]

图4—1—1 沙逊大厦所在31号地块位置

沙逊大厦所聘设计方与施工方与海关大楼相同,都是由英商公和洋行设计,华商新仁记营造厂承建。建筑采用钢框架结构,在平面设计中,建筑师较好的因地制宜,结合东西向窄、南北面宽的基地特征,设计出呈“A”字形平面。建筑临外滩的东部塔楼高13层,至13层楼面高度为164.5英尺(50.1米),加上尖塔约60英尺的高度,整座建筑制高点达到约224.5英尺(约68.4米),西侧沿南京路8层,沿滇池路高9层[11],创造了当时摩天楼高度之最。

沙逊大厦从立项之初到最终建成,从外部形态到内部功能,都经过了较多次的改动与调整,不仅在上海建筑摩天楼的高度史上有重大突破,在空间功能及立面风格设计上都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首先是建筑功能,沙逊大楼首开底层设置商店的先河,设计师特别将底层立面设计为拱廊样式,大面积的窗户使得商店里面的货品能够更好地呈现出来,这一摩登的橱窗做法在美国摩天楼当中已经出现,在上海尚属首例。大楼二三层为出租办公空间,四层至九层为华懋饭店,而十层以上为沙逊本人的独用空间(图4—1—2)。

其次,大楼建筑风格的转变更是彻底,如果说海关大楼是摩天大楼呈现新古典主义风格的尾声,那么,沙逊大厦则是开启现代风格的标志性建筑。建筑立面处理简洁,以竖线条构图为主,外部以花岗石贴面,在檐部和基座线脚等处均采用抽象几何图案,高耸的塔楼顶部为墨绿色方穹窿屋顶。[12]作为近代上海第一座装饰艺术风格的摩天楼,沙逊大厦的建成反映出当时租界经济的繁荣,以及侨民对奢华高档的社交生活的内心渴求,沙逊大厦连同外滩建筑天际线成为摩登上海的都市象征,在1929年10月《北华捷报》的广告上,华懋饭店被称为“远东地区最现代的饭店”(图4—1—3)。(www.daowen.com)

图4—1—2 沙逊大厦立面图

图4—1—3 登于《北华捷报》1929年10月刊上的广告

同时,短暂的社会稳定与经济的飞速发展为高楼巨厦大量出现预备了土壤,沙逊大厦完工后高耸现代的建筑形象为沙逊集团带来巨大的社会效应与经济回报,也激励了其他资本雄厚的洋行开发商,为随后近代上海摩天楼的短时期大规模建造产生了巨大的催化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