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近代上海摩天楼研究:商业核心摩天楼的出现

近代上海摩天楼研究:商业核心摩天楼的出现

时间:2023-08-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3—2—11849年外滩全景图因外滩特殊的区位条件迅速发展成为外商洋行及金融银行的聚集地。这一阶段中,1906年重新开工翻建的汇中饭店建造高度达到了94英尺[11],6层高,位于公共租界中区册地31号地块,这座由葛雷登的弟子沃特·斯科特[13]设计的仿安妮女王风格建筑,也被誉为上海第一“摩天楼”[14]。

近代上海摩天楼研究:商业核心摩天楼的出现

在这一系列具有法律效用的条约章程保障下,各国商人、冒险家、传教士等纷纷到来,期待在一片未知的沃土上“传道解惑”敛财聚富。外滩,本是位于黄浦江与吴淞江交汇处的一片滩涂,英国总领事巴富尔认为此处容易防守,利于贸易运输,大有发展余地,占据了此处就等于扼制住了上海的咽喉,故租地建屋将英国领事馆从老城厢里迁至了黄浦江和苏州河汇合处的李家庄位置,在上海县城北面沿江的830亩土地上开辟居留地。根据爱如生数据库检索,“外滩”第一次出现在中文报纸上是1873年于上海出版的《申报》,一篇论述上海设立招商轮船局自制轮船之事,文中提到“累日中国制造轮船需用厚薄铁片大小铁饿木皆不能自制必须购于外滩此亦西人之利也”,这里“外滩”应该便是泛指上海老城厢之外西人洋行所在之地[6]。而1899年公共租界工部局对外滩的官方称呼直至1899年前仍是“扬子路”(Yang-tsze Road)、“黄浦路”(Wang-poo Road),到1899年“Bund”首次出现在官方估价文本的地籍图上[7]。可见西人进入了这一段黄浦江滨约30余年之后,国人才对这片滩涂有了一个新的称呼:外滩[8]

图3—2—1 1849年外滩全景图(1849—1850年绘画作品)

因外滩特殊的区位条件迅速发展成为外商洋行及金融银行的聚集地。1843年最早来上海开设的有英商怡和、宝顺、仁记、义记等四家洋行,随后沙逊、祥泰等洋行也相继来到上海开业,从1844年到1857年间,上海以经营进出口贸易为专业的洋行已有44家,这时上海已经取代广州,成为全国最大的进出口贸易中心。随着19世纪60年代电讯交通的进步及银行业务的扩展,至1880年上海已有洋行100余家,由于洋行不断增加,融通资金需要,外资银行开始在租界设立洋行,外滩地段成为外资金融机构、官办银行选址首选,最早开办的是5家英商洋行,随后法、德、美、俄、日、比等国家相继开办银行,至1897年国人自办的第一家银行—中国通商银行在外滩开业,这里逐渐发展为全市的贸易融资中心及外汇调剂中心[9]。(图3—2—2)

外滩地段大致经历了三次大规模的建筑变迁,开埠至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为第一阶段,19世纪末至20世纪10年代为第二阶段,20世纪20至30年代为第三阶段。在租界划定之后的一年,第一批外国人自己建造的房屋陆续建成,它们沿黄浦江西岸建造,这一批西式建筑最初在功能上大致分为两部分,其一为供领馆外交官员居住与办公的领馆官邸,另一部分则是供洋行商馆开展贸易使用的仓库、办公与居住结合的建筑空间。至19世纪六七十年代,这一阶段建造基本完成,建筑基本上都为墙体承重的砖石结构建筑,楼层与屋顶结构均采用木质[10]建筑质量,层数大多为两层。外滩第二阶段的建造从19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但较为集中的改造是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10年代。

图3—2—2 19世纪60年代由北向南望去具备码头功能的黄浦江畔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超过一半数量形式颇为“简陋”的外滩建筑开始进行第二轮重建工作。第一轮建造的旧屋大多被彻底拆除,改建为3、4层高的楼房,除了砖木结构,砖石钢骨混合结构的建筑也出现了。这一阶段中,1906年重新开工翻建的汇中饭店(Palace Hotel)建造高度达到了94英尺(约28.7米)[11],6层高,位于公共租界中区册地31号地块(Cad Lot No.31)(图3—2—3[12]),这座由葛雷登(E.M.Gratton)的弟子沃特·斯科特(Walter Gilbert Scott)[13]设计的仿安妮女王风格建筑,也被誉为上海第一“摩天楼[14]。严格来讲,汇中饭店并不符合本书对摩天楼的学术定义,它所采用主体建筑结构仍为传统的砖木结构,而仅小部分使用了钢筋混凝土结构,不能算真正意义上的摩天楼,但由于在20世纪初,建筑建造高度、对新型建筑结构的尝试,以及运用了高层建筑必备的先进建筑设备—电梯,这些已使得这幢1908年就竖立于外滩的汇中饭店具有不同意义。

(www.daowen.com)

图3—2—3 汇中饭店所在公共租界中区32号地块

大楼的建造商华商王发记营造厂对局部采用了新型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决定也是非常慎重,据史料记载,在建造过程中对所采用的两根长约127英尺(约38.7米)的钢筋混凝土梁进行了承重性能的测试:两根梁受测部分长28.5英尺(约8.7米),由砖墙和两根钢筋混凝土柱支撑,两根钢筋混凝土柱的轴间距为27英尺(约8.2米),梁的计算承重为26吨,但最终逐渐加到超过100吨时,显示梁的弯曲仅为1/8英尺(约0.04米)[15]

汇中饭店前身是在外滩第一轮建设中建造起来的中央饭店(Central Hotel),这幢英国式的3层楼房建成于1854年,是当时上海最豪华的旅馆。1905年1月21日由当时工部局主席安德森先生主持奠基翻建新楼[16],英国香港上海饭店股份有限公司投资[17],新的汇中饭店于1908年建成对外开放。饭店占地约1 555平方米(约2.3亩),面积达11 190平方米,大楼1层为大堂酒吧间、餐厅和茶室,2至5层有客房120套,6层为员工宿舍[18],为方便旅客上下,在建筑中部安装了两部电梯,开创了中国建筑使用电梯的先例。当时,饭店董事会为此颇感自豪,后来他们在编写的宣传册子里写道:“从南京路大门进入饭店,客人会被漂亮的布置和宽敞的门厅吸引,与众不同的是这里的电梯会把你送到想去的楼层而不必再费力地拾级而上”[19]。(图3—2—4)

图3—2—4 汇中饭店历史照片

在上一节(3.1节)中讨论到1903年4月21日《字林西报》上刊登的那封题为“A SKY-SCRAPER IN THE SETTLEMENT”(《租界里的一幢摩天楼》)的来信,信中讨论的就是一幢拟建于不到3亩土地上的8层高楼房,从高度、占地面积、区位、建造时间等考虑很可能讨论的即是汇中饭店,虽不能完全肯定,但可管中窥豹了解大众对建造这种高度房屋所持的否定意见,不安情绪占据上峰。不到一年之后《北华捷报》上刊登玛礼逊洋行要设计6层高带屋顶花园的汇中饭店的报道,并且重点提到要尽可能地使用防火材料[20],这也可能是对1903年就已出现在外滩建造“skyscraper”“民声”的一种回应。报道称新汇中饭店建成后会成为上海最高的建筑[21]

即便如此,作为摩天楼在上海出现的先驱,汇中饭店开创了上海建筑向高处发展的新局面,进口电梯的新设备推动了建筑向更高处发展的可能,混凝土的新型建筑材料已在尝试运用之中,并且屋顶花园的新形式更新了晚清国人固化封闭的生活方式。1910年,上海工部局董事会通过了一项决议,计划“在租界中央区建造一幢高达350英尺(约106.7米)的中国塔式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摩天楼”(图3—2—5),并且让工部局工程师和上海工程师、建筑师协会对建造技术的可行性进行研究分析[22],图中还能看到由低向高逐个排列的新礼查饭店、汇中饭店、圣三一教堂塔楼及拟建的中国塔式高楼。该方案虽最终未能实现,但足以显示当时市政当局对上海现有工程技术的信任,及对未来上海摩天楼建造发展的强烈信心。

图3—2—5 上海拟在租界中央区建造一幢高达350英尺的中国塔式钢筋混凝土结构摩天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