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上海摩天楼研究(1893-1937):摩天与摩登

上海摩天楼研究(1893-1937):摩天与摩登

时间:2023-08-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观察美国摩天楼的设计者可以发现,不论是工程师还是建筑师,他们大多受过正统的职业训练,尤其受到法国学院派影响较大。虽然总的来说,这批被日本人称为“渡海建筑师”的人们在专业水平并非多么优秀,但好过此前由业主亲自上阵的无章之果,同时,是这批早期来华闯荡“新世界”的“冒险建筑师们”首次将西方的建筑技术较为系统地介绍给了上海本土的工匠,他们对西方建筑技术体系在中国的引入与发展起了不可忽视的传递作用。

上海摩天楼研究(1893-1937):摩天与摩登

观察美国摩天楼的设计者可以发现,不论是工程师还是建筑师,他们大多受过正统的职业训练,尤其受到法国学院派影响较大。如第一幢摩天楼的设计者,芝加哥学派的领导人物威廉·勒巴隆·詹尼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费尔黑文市(Fairhaven,the state of Massachusetts),1856年毕业于巴黎中央理工学校(原称:艺术与制造中央学校,Ecole Centrale des Arts et Manufactures)工程系;路易斯·沙利文(Louis Sullivan),芝加哥学派的中坚人物,生于波士顿(Boston),分别于1872年在麻省理工学院,及1874在巴黎美术学院费德勒默尔工作室(J.-A.-E.)进行了学习;约翰·魏尔伯恩·鲁特(John Wellborn Root,1850—1891),出生于乔治亚州的兰普金市(Lumpkin,Georgia),在美国内战时期到英国利物浦生活过一段时间,后回到美国在纽约大学取得学位。卡尔·W.康迪特(Carl W.Condit)曾在书中对这群建筑师们取得的成绩做出了极高的评价:“只有最强大的精神与最大胆的想象力才能应对这一次挑战。他们的成就被当代无数座美观而实用的建筑所证实,他们的作品是世界一流商业建筑的最集中代表。[118]

由于摩天楼这一类型已不同传统建筑类型,在建筑高度超过一定界限,建筑师需要对建筑的结构设计功能设计、建造、施工等环节有完整而精确的控制力,在西方建筑专业学科知识系统化发展及城市发展诸多项目实践经验的影响与积累下,不论是在美国,还是在上海,建筑师的职业化是必经之路。中国古代至近代早期,建筑师一直以匠人身份存在,对于建筑师这一角色从未有过清晰定义,上海近代建筑业在19世纪的最后10年才出现,“建筑”一词也是到19世纪末才在汉语中出现,据考“Architecture”一词的标准译语“建筑”还是由日本人伊东忠太论证采用的[119]。最初在近代上海建筑业的从业人员都是外国人,据记载开埠后的上海,1850年在官方登记的外国人名单中,只有一位英国建筑师,叫吉奥·斯特罗恩(Geo Strachan),他是斯特罗恩公司(Geo Strachan Co.)的负责人,这家事务所可算作上海有记载的第一家建筑事务所[120],除了从事建筑设计业务之外,斯特罗恩还开办了一所技校,学员主要是宁波人,这不仅仅是作为第一个西人设立课堂,正规的传授西方建筑学知识与工艺,而且是中国历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这创举使得本土匠人对这一新式技艺有了长足进步[121]

在上海开业的建筑师,最初是英国人,有几个是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会员,大多以土木工程师身份开展业务,到20世纪30年代,“建筑师”和“建筑事务所”才进入汉语[122],建筑师也从土木工程师的行列中分离出来,成为建筑设计的领衔人。在租界初期,上海乃至中国技术人员都十分缺乏,工程师几乎承担了从铺设铁路到设计建造房屋的所有项目。最早在上海成立建筑师事务所的是有恒洋行(Whitfield & Kingsmill),1860年创立,主持人为怀特菲尔德和金斯密,其他建筑师有布莱南、爱尔德等。早期的建筑师和工程师执业没有严格的区分,英国土木工程师和电机工程师学会会员玛里逊(G.L.Morrison),1876年来华参加中国第一条铁路—淞沪铁路设计,后来与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RIBA)成员格兰顿(F.M.Gratton)建筑师合伙开设玛礼逊洋行,从事土木建筑工程设计。早期外国建筑师开设的设计事务所,又参加房地产投资经营,因此事务所均冠名为洋行,后来,在洋行“打样间”协助外国建筑师设计、绘图的有些中国人,边干边学,掌握了业务技术后自己开设事务所。

1880年以前,虽然上海开埠后建筑建造需求不断增加,但在上海开业建筑师未超过3人,这批西方建筑师大多往返于上海、香港、日本和东南亚各地飞来飞去,哪里有业务就到哪里去。1885年6人,1893年仅7人,发展缓慢。1890年以前,凯德纳(William Kidner)是当时上海唯一的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会员。虽然总的来说,这批被日本人称为“渡海建筑师”的人们在专业水平并非多么优秀,但好过此前由业主亲自上阵的无章之果,同时,是这批早期来华闯荡“新世界”的“冒险建筑师们”首次将西方的建筑技术较为系统地介绍给了上海本土的工匠,他们对西方建筑技术体系在中国的引入与发展起了不可忽视的传递作用。

进入20世纪,上海城市建设不断发展,根据最新土地章程的第三十款逐步形成了一系列建筑设计法规,原来建筑营造无序的状态得到了控制,租界内也出现了既具有建筑技术知识又熟悉各项建筑法规的专业机构与设计人才[123]。1900年以后,一批专业的外国建筑师事务所活跃于上海建筑舞台,其中最著名的有通和洋行(Atkinson & Dallas Architects and Civil Engineers Ltd.)、公和洋行(Palmer & Turner Architects and Surveyors)、德和洋行(Lester,Johnson & Morris)、新瑞和洋行(Davis, Brooke & Gran Architecture)、倍高洋行(Becker & Baedecker)、思九生洋行(Stewardson & Spence)等,日本建筑师平野勇造和福井房一也十分活跃。[124]

至20世纪20年代,上海租界早期的建筑几乎都由这些外国建筑师事务所包揽设计。例如1868年创立于香港的公和洋行,1912年来到上海开设事务所,在近代上海做出了不少标志性作品,外滩有9幢建筑都由该洋行设计,几乎占到了总数的一半。如伫立于外滩的上海第一座钢框架结构有利大楼(1916)、上海汇丰银行(1923)、上海标志性建筑海关大楼(1927)、沙逊大厦(1929)等,此外,还有公共租界工部局大楼(1922),汉弥尔登大楼(1933)、都城饭店(1934)等等。邬达克洋行是另外一家为近代上海建筑版图做出巨大贡献的外籍建筑事务所,1925年在上海成立,主持人拉斯洛·邬达克(L.E.Hudec)出生在斯洛伐克一个建筑世家,21岁毕业于布达佩斯皇家学院,又作为军官加入了奥匈帝国的军队,2年后当选为匈牙利皇家建筑学会会员,又“远东第一高楼”之称的国际饭店就出自其手。另外,还有1899年成立的德国倍高洋行(Becder & Becker),最早在上海使用砂垫层替代打桩技术,1866年成立的英国德和洋行(Lester.H.& Co.)设计了9层高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字林西报大楼。至1910年,上海开业建筑师事务所已达14家,建筑设计从业人员增多,他们的到来为上海城市建设不仅带来了先进的建造技术与设计理念,同时也从建筑风格上为近代上海注入了全新的面貌与活力。

20世纪20年代之后,中国本土才有真正意义上的职业建筑师出现,直到因庚子赔款获得出国学习建筑专业机会的中国留学生回国。这一时期,上海贸易和工业产值飞速增长,新的工厂、公寓、商业办公大楼与日俱增,城市建设进入鼎盛阶段,中国第一代留学海外学习西方建筑专业的留学生,纷纷学成归来创办自己的建筑师事务所,这一回归彻底打破了西方建筑师进入中国,依靠掌握西方先进建筑技术与思想对城市新建项目几乎垄断的局面,他们成为我国在建筑学领域拥有的第一批专业人才。如参与设计外滩第一高楼—中国银行的建筑师陆谦受(1904—1991),毕业于英国伦敦建筑学会建筑学院,回国后在上海中国银行担任建筑课课长,1937年其与英商公和洋行合作设计了位于外滩原德国总会旧址的中国银行大楼,楼高17层,打破了当时外滩全部高楼无中国建筑师设计的零记录。八仙桥设计师范文照也是从美国学成归来,并对中西方风格建筑做出了探索与努力。(www.daowen.com)

后来陆续回国的第一代建筑师包括庄俊(1888—1990)、董大酉(1899—1973)、陈植(1902—2002)、童雋(1900—1983)等人,他们为近代上海做出了很多优秀作品,结束了外国建筑师独霸上海设计市场的局面,为近代上海城市建设做出了贡献,并为中国建筑设计事业奠定了基础。与此同时,中国第一批建筑师的归国促使国内在建筑创作、建筑教育、建筑学术活动等方面的活跃局面,1927年成立上海市成立建筑师学会,后改名为中国建筑师学会;1931年成立上海市建筑协会两会分别出版了《中国建筑》和《建筑月刊》;中国营造学社也于1930年成立并出版《中国营造学社汇刊》。

图2—5—1 《上海建筑协会会报》第四期封面

1907年7月,根据工程师报告中的建议,工部局董事会决定采用类似香港的做法,对建筑师进行注册登记,并制定与香港相似的规章[125]。根据工部局规定,由建筑师设计图纸,在建筑图纸审核后,由工程师作出用料计算书。该图纸及计算书转呈工部局工务处审核通过,取得许可证方能施工。民国初年,租界内的建筑行业已经逐步建立一整套严格的管理程序、规范,包括建筑绘图所使用的仪器、材料,全套建筑部件等,都使用英语专业术语的中文译名。到1929年南京国民政府公布《技师登记法》,由实业部核发技师证书,凡有技师证书者,均可向全国各地政府登记申请开业,从1927年与1929年两张建筑师、工程师登记资格比较图观察,正式登记人数1929年较1927年上升约5个百分比,外国籍登记人员明显增加,同时,暂行登记中普通学校毕业者与专校修业者比重增加,说明建筑工程行业正在逐渐教育规范化。1930年,上海市工务局依据《技师登记法》颁布《上海市建筑师、工程师呈报开业规则》,规定建筑师、工程师应在领到开业证书后,方能承接市内建筑工程的委托。由于建筑师、工程师业务能力高低悬殊,1932年公布了技师、技副开业规则,以区分资质高低及承接建筑工程的范围,至1936年注册登记建筑师事务所达39家,其中12家是中国建筑师创办。[126]不可否认,如果没有工程师建筑师的专业化,摩天楼的出现与进步是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图2—5—2 1927年与1929年建筑师、工程师登记资格比较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