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摩天楼研究:结构与意义探讨

摩天楼研究:结构与意义探讨

时间:2023-08-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书根据上述观点展开讨论架构,主体分为四部分。第三部分为本书升华章节,从空间维度对摩天楼建筑特征与意义进行讨论。)这一展览课题是在全球范围内,对2001年起至今已建成,及正在建造中预计2016年以前可以封顶的,380米以上的超级摩天楼所作的一次全面调研。

摩天楼研究:结构与意义探讨

本书根据上述观点展开讨论架构,主体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讨论的是摩天楼历史溯源及在上海近代发端的社会动力。第1章首要解决摩天楼定义的根本问题;第2章主要讨论的是近代上海摩天楼出现的根本动力,从开埠后大上海的社会背景入手,分析都市化进程为摩天楼出现所作的必要铺垫,包括经济政治、社会、人口、市政制度及技术发展等方面。

第二部分讨论时间轴上的上海近代摩天楼从萌芽、发展、繁盛至停滞的整个过程,为本书的主要部分。第3章,讨论从1893年至1927年,从大众对“摩天”建造的意识萌芽开始,分阶段的寻找其中发展变化及主要阶段的转变特征。第4章为近代上海摩天楼发展的鼎盛阶段,从1927年民国政府成立后,1928年至1939年法租界最后一幢摩天楼建成。公共租界内摩天楼发展经过了较为完整发展时期,并且从单一的办公商用摩天楼,发展出来综合性商业摩天楼的类型,而法租界内也开始有建成摩天楼出现,其中以居住功能为主体的高层建筑占多数。本章对这一阶段的摩天楼建造发展按选址位置进行归纳讨论。

第三部分为本书升华章节,从空间维度对摩天楼建筑特征与意义进行讨论。第5章,从功能平面、立面、剖面的三个维度对近代上海摩天楼进行专题性的案例分析,并且与近代美国摩天楼进行比较性的研究探讨。第6章,笔者试图通过跨学科视角,从经济属性与文化意义两个方面对“摩天楼”这一新建筑类型,其所创造出的城市图景与价值想象是近代上海“追求现代性”过程中的重要结果这一观点做出回答。

第7章为本书结语,对本书研究的主要观点进行概括提炼,指出创新点,同时也对本书的不足进行总结。摩天楼随着现代化的进程还在继续变化与创新,笔者对当下及未来提出自己的建议,希望通过本书西方摩天楼研究的观点与理论的引入,能对当下中国的摩天楼研究起到借鉴作用。

【注释】

[1]H.J.Lethbridge.All about Shanghai:A Standard Guidebook.Hong Kong: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34,1983,43.原文:“Shanghai,with its modern skyscrapers,the highest buildings in the world outside of the Americas”,译文参考《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1930—1945》书中翻译,李欧梵著,毛尖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2]至1934年初,世界城市按人口进行排名:伦敦(8 202 818)、纽约(6 930 446)、东京(5 312 000)、柏林(4 000 000)、芝加哥(3 376 438)、上海(3 350 570),并且据估算到1935年上海总人口将超过350万上升至第五位。H.J.Lethbridge.All about Shanghai:A Standard Guidebook.Hong Kong: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34,1983,33。

[3]纽约摩天楼博物馆(New York Skyscraper Museum),坐落于美国纽约曼哈顿下城区炮台公园(Battery Park)旁,1997年5月1日正式开放,目前仍是世界上唯一一座以摩天楼为主题的博物馆。

[4]“超级高!”(SUPERTALL!)这一展览课题是在全球范围内,对2001年起至今已建成,及正在建造中预计2016年以前可以封顶的,380米以上的超级摩天楼所作的一次全面调研。研究中这批普遍都在100层以上的新生代巨构物,展现了一幅有关工程学玻璃幕墙与建造技术、节能与可持续性以及垂直社区概念等一系列科技与生态领域飞跃发展的创新图景。

[5]卡罗·威利斯(Carol Willis),美国纽约摩天大楼博物馆创始人、馆长,建筑与城市历史学家,同时任教于哥伦比亚大学。她是《形式追随功能:纽约与芝加哥的摩天大楼与天际线》(Form Follows Finance:Skyscrapers and Skylines in New York and Chicago,Princeton Architectural Press,1995)一书作者,该书1995年出版,获得美国建筑师协会著作奖(AIA Book Award),并被城市历史协会(Urban History Association)誉为“北美都市主义最杰出著作”。

[6]按照《布莱克威尔社会学词典》(The Blackwell Dictionary of Sociology,Allan G.Johnson,Blackwell,1999)的定义,“都市化”是指在以非农业性为特征的社区(即城市)人口集中的过程,在这些城市中,生产主要是围绕服务和商品而设置的。(www.daowen.com)

[7]《上海史》是1921年上海市工部局出版(The history of Shanghai,G.Lanning,S.Couling:Published for the Shanghai Municipal Council by Kelly & Walsh,1921)。

[8]最新版为2007年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2007年4月1日)由倪静兰翻译的《上海法租界史》。

[9]1986年,《上海—现代中国的钥匙》作为上海史资料丛刊系列书籍之一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由上海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翻译。

[10]白吉尔(Marie-Claire Bergère).王菊,赵念国译.上海史:走向现代之路.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4,6—7.

[11]李欧梵.毛尖译.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1930—1945.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8,2,13.

[12]彭长歆.现代性·地方性—岭南城市与建筑的近代转型.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2,248.

[13]卡尔·W.康迪特(Carl W.Condit,1914—1997),美国建筑史及城市史学家、作家、教授,其有关美国建筑史的著作无数,尤其在芝加哥建筑史上研究颇具权威,曾在西北大学教课30余年,1945年为了研究芝加哥城市及技术发展,搬到芝加哥定居。

[14]芝加哥学派的创始人是工程师詹尼(William Le Baron Jenney,1832—1907),1885年他完成的“家庭保险公司”(The Home Insurance Building)十层办公楼,标志着芝加哥学派的开端。芝加哥学派突出功能在建筑设计中的主要地位,明确提出形式服从功能的观点,力求摆脱折衷主义的羁绊,探讨新技术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强调建筑艺术应反映新技术的特点,主张简洁的立面以符合时代工业化的精神。芝加哥学派的鼎盛时期是1883年至1893年之间,它在建筑造型方面的重要贡献是创造了“芝加哥窗”,即整开间开大玻璃窗,以形成立面简洁的独特风格。在工程技术上的重要贡献是创造了高层金属框架结构和箱形基础。

[15]阿达·路易斯·赫克斯塔布尔(Ada Louise Huxtable,1921—),生于纽约,著名建筑评论家,1970年,她凭“1969年间的杰出评论”被授予了有史以来第一个普利策评论奖。原文选自The Tall Building Artistically Reconsidered:the Search for a Skyscraper Style.New York:Pantheon Books,1984,7。

[16]1850年《北华捷报》创刊,1864年,原《北华捷报》的副刊更名为《字林西报》,《北华捷报》改为副刊继续发行,于1941年终刊,1951年《字林西报》终刊,共历时101年。《北华捷报/字林西报》是中国近代出版时间最长、发行量最大、最具影响力的英文报纸,被称为中国近代的“泰晤士报”。秉持“公正而非中立”的报训,《北华捷报/字林西报》掀开了中国近代报纸商业化的第一页,在中国近代报业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里程碑作用。该报辟有各种专栏报道当时在上海、中国和世界发生的各种重大政治、经济和社会新闻,其独特的报道视角为全面完整的研究近代历史提供了非常珍贵的史料。

[17]白吉尔(Marie-Claire Bergère).王菊,赵念国,译.上海史:走向现代之路.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4,6—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