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内摩天楼的研究
国内有关摩天楼的专业著述不多,最早能查阅到的一本是1988年由天津大学出版社出版,名为《摩天楼:二十世纪城市的图腾》(方元,1988)的著作,但进入文章目录即都将“摩天楼”改为“高层建筑”。著作内容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建筑单体综述,从20世纪的芝加哥与纽约,说到20世纪80年代的标志性摩天楼;第二部分为高层办公建筑实用空间设计,针对中国当时的高层建筑做设计分析。本书主要围绕高层建筑的单体功能设计展开,对摩天楼这一建筑类型的起源发展及内在文化意义未作探讨。2013年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中国摩天大楼建设与发展研究报告》,书中共分9章,分别从历史视角、经济视角、文化视角、城市视角、产业视角、工程视角、成本视角、未来视角、公众视角等九个视角分析摩天楼建设的各种问题及成因。视角宽广偏重于对当下的讨论,从历史视角只进行泛泛论述,也无对摩天楼这一基本类型的溯源。
总的来说,国内关于讨论摩天楼著述仍不多,大抵分两类,一类关注设计,一类关注结构。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年出版的《摩天大楼结构与设计》(由[英]马修·韦尔斯(Matthew Wells)著,杨娜、易成、邢佶慧译,英文题为“Skyscrapers Structure and Design”),从建筑艺术和地域文化两个方面简要叙述了摩天楼的发展历史。作者通过若干历史工程典故说明了主要工程技术的发展进程以及基本设计种类的多样化,并以文字、效果图及构造详图等多种方式对当代世界上最新的29座摩天楼工程介绍分析。《纽约老房子的故事》(朱子仪,2007)一书,以300幅风格各异的历史图片、深入浅出的文字,为读者展现了高楼林立的纽约城,虽然题名中未出现摩天楼这一名词,但书中选取的112处老房子展现了在20世纪上半叶建造起来一栋栋恢宏的摩天楼,矗立于城市街道上,为这座城市留下了如何动人辉煌的大都会景观。
有关摩天楼研究的学术文献相对著述则多不少。在中国知网上,以“摩天大楼”与“摩天楼”进行题名检索,分别检索到418篇与182篇文献,最早一篇在1958年,是一篇题为《人民公社好比摩天楼》的歌谱。600篇文献中仅一篇学位论文,为哈尔滨工业大学张春亮同学的2013年申请硕士学位论文,题名《千米级摩天大楼空调动态负荷》;以“摩天大楼”与“摩天楼”进行关键词检索,分别检索到2 550条和562条结果,相关学位论文10篇,从研究成果上看也是以2005年为分界点,明显呈上升趋势。2005年之后每年具有“摩天大楼”“摩天楼”关键词的文献篇数超过100篇,之后逐年增加,2012年达到顶峰340篇。从数字中可以很直观地看到研究学者对摩天楼的关注逐年上升,涉及的学科领域包括建筑科学与工程、工业经济、宏观经济管理与可持续发展、社会学及统计学、投资、政治学、社会学,金融等。作为人类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特殊建筑类型,引起各领域学者的广泛关注与讨论,相关建筑科学及工程方面的文献数量达到966篇(关键词:“摩天大楼”664篇+“摩天楼”302篇),多以宏观介绍摩天楼或者设计方案结构设计为主,尚未有对近代上海摩天楼的出现与发展进行相关讨论的任何文章。
建筑学界权威期刊《时代建筑》曾经在2005年第四期出版过一期“新世纪摩天楼”(Skyscraper at the Drawing of the New Millennium)的专题研究,通过对西方摩天楼的建筑历史理论的引入,观察中国十年内摩天楼的建造发展,并试图冷静反思“摩天楼”和中国都市发展的关系。开篇文章《“现代”的幻像:中国摩天楼的另一种解读》(沈康,李华)对中外摩天楼的象征性、都市功能进行了比较研究,以西方建筑理论为基础分析中国案例,具有一定启示性。《20世纪的摩天楼》(朱金良)和《新世纪摩天楼的发展趋势》(彭赞)两篇编译文章则分别从摩天楼纵向的历史和横向的发展趋势角度,对摩天楼在西方世界的发展作了概括。傅刚先生的文章《欲望之塔—纽约百年摩天大楼》介绍了纽约摩天楼发展百年历程。
可以看到,“摩天楼”这一课题已经越来越受到各个学科领域的关注,尤其是近几年中国摩天楼兴建愈演愈热,但无论是从著书或者期刊文章发表中看,并无从摩天楼的考源及上海近代摩天楼研究方向的文章著作发表。
2.美国有关摩天楼的研究
近现代西方摩天楼的相关研究文献与著作基本上集中在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在当时的建筑专业期刊上刊登了建筑师、工程师及批评家对这一刚刚兴起建筑类型的讨论文章;另一阶段是经历了经济大萧条及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到20世纪50年代,关于这一建筑类型的课题又逐渐回到学者们视野当中,开始有正式著述出版。这一系列宝贵资料为本书提供两个方面重要参考:首先为近代上海摩天楼溯源研究提供了史料基础,对摩天楼这一从西方移植的建筑类型进入上海后的嬗变提供了比较参照;其次,因为摩天楼最初为美国独有,其发展演变及所引发的讨论与思考,为本书研究讨论近代上海的摩天楼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研究基础与积极有益的研究视角,为论述深入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参考与借鉴。
首先在文献搜集方面,罗杰·谢费尔德(Roger Shepherd)编著的《摩天楼—对一种美国风格的探寻(1891—1941)》(Skyscraper,the search for an American Style (1891—1941))非常难得。他将《建筑实录》(Architectural Record)这本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建筑杂志之一,自1891年创刊至1941年的第一个五十年当中对摩天楼最具批判性与代表性的建筑评论摘录出来,按历史年代顺序汇编成书。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有关摩天楼从起源到发展的历史评论著作,更是一本能让我们看到建筑批评与文化批评如何推动及影响美国摩天楼发展的珍惜之作,为本书对摩天楼这一建筑类型溯源及基于多研究视角的类型意义思考提供了可贵的参考。(www.daowen.com)
1952年出版的卡尔·康迪特(Carl W.Condit)[13]所著的《摩天楼的崛起》(The Rise of the Skyscraper)是一本通史性论著,属于较早出版的有关摩天楼在芝加哥发展的著作。书中对摩天楼在芝加哥的起源,“芝加哥学派”(Chicago school)[14]的优秀摩天楼作品,以及当时主导芝加哥摩天楼发展的几位代表建筑师的思想发展以及设计理念做了详尽阐述,是了解摩天楼在芝加哥发展初期的必读作品。1981年出版的保罗·戈德伯格(Paul Goldberger)所著的《摩天楼》(Skyscraper)以新闻叙事性的方式描述了美国摩天楼发展的整个历史进程,所涉方面广泛,包括建筑师、建筑功能及风格讨论、技术革新、建筑规范、经济压力、公众舆论以及文化影响等方面。
在风格说的著述中,笔者认为塞尔温·罗宾森(Cervin Robinson)和罗斯玛丽·海格·布莱特(Rosemarie Haag Bletter)共同写作出版的《摩天楼的风格—装饰艺术风格在纽约》(Skycraper Style:Art Deco New York,1975),是对20世纪20—30年代纽约装饰艺术风格摩天楼最详尽完整的讨论。书中大量丰富的照片展示了当时纽约这些非凡的装饰艺术风格摩天楼细节。同时,作者的两篇补充论文向我们指出这一专属摩天楼的风格源于欧洲与美国建筑思想的结合,是一批杰出建筑师们的创造性设计。1984年出版的阿达·路易斯·赫克斯塔布尔(Ada Louise Huxtable)[15]的《高层建筑艺术的再思考:探寻摩天楼风格》(The Tall Building Artistically Reconsidered:the Search for a Skyscraper Style)以批判的观点论述了摩天楼样式的发展,从19世纪末一直讨论至现代国际风格的摩天楼。
在专题性论著中,威利斯教授所著的《形式追随金融:纽约与芝加哥的摩天楼与天际线》(Form Follows Finance:Skyscrapers and Skylines in New York and Chicago.New York:Princeton Architectural Press,1995)与其他关注历史风格形式的研究不同,作者深入挖掘地方特征,对摩天楼在芝加哥与纽约两座城市发展中的差异性进行了比较研究,从经济发展、区划制度、金融影响等方面对摩天楼的建筑特征、成因、体量等方面进行分析,同时结合城市土地地价、地产商投机性发展走势及办公空间出租率等方面,对摩天楼与都市发展的关系作更深刻的关联性挖掘。
同时,摩天楼作为工业化进程中的产物,它对都市文化建构有深远影响,从这一视角展开的著述在美国也是相当普遍:如在托马斯·莱文(Thomas A.P.van Leeuwen)所著的《冲向天际的思潮—五篇有关美国摩天楼形而上的文章》(The Skyward Trend of Thought:Five Essays on the Metaphysics of the American Skyscraper,1986)一书中,他以一个荷兰人的视角来观察美国摩天楼,对都市文化与美国性格方面的影响;在文化历史学家威廉·泰勒(William R.Taylor)的《高谭市的追求:纽约的文化与商业》(In Pursuit of Gotham:Culture and Commerce in New York,1992)一书中,作者从商业与文化的角度探讨摩天楼的出现以及他们构筑的天际线对一座现代都市的影响,作者将对纽约这座城市的现代性讨论置入了西方欧洲城市研究的传统语境下,从威尼斯到阿姆斯特丹,再到伦敦。这两位作者有一个共同点,即都非美国人,前者为荷兰人,后者长居伦敦,因此,我们可以了解常有“欧洲中心论”的欧洲人对于这样一种文化突变所投入的关注及不同的思考。
另外,还有一些相关拓展阅读也对我们认识摩天楼在美国城市的发展有很大帮助,如约瑟夫(Joseph P.Schwieterman)与达纳(Dana M.Caspall)合著的《地方政治:芝加哥的区划历史》(The Politics of Place:A History of Zoning in Chicago,2006),其实是一本专门论述芝加哥土地使用性质及区划制度的演进修正历程的专著,其中的一章“一座城市的摩天楼”(a City of Skyscraper)专门论述了摩天大楼与区划制之间的重要联系。另外,由保罗·戈德伯格1983年重新作序推荐出版的《纽约,奇迹之城》(New York,The Wonder City,W.Parker Chase),这本书第一次出版于1932年,是由当时纽约奇迹之城出版公司出版(the Wonder City Publishing Co.),这本书的作者身份未知,但是他以记录体方式再现了1932年的纽约历史,本书写于纽约经济衰退的低谷期,保罗认为本书的写作对当时已经处于经济萧条期的纽约有着激励与鼓舞的作用,书中的数据对于再现鼎盛时期的纽约社会、建筑、经济、人文等方面的立体景象有非常大的帮助。
笔者在纽约摩天楼博物馆访学期间,对展馆从1997年以来所做展览课题的丰富文献资料进行了学习,如名为“纽约摩登”(New York Modern)、“竖向城市”(Vertical Cities:Hong Kong | New York)、“中国预言:上海”(China Prophecy:Shanghai)的三个展览,它们是题为“未来之城:20|21”的联合展,第一个展览回顾性地从20世纪初美国的摩天楼开始,一直探寻至当下21世纪的中国城市,试图找出他们快速都市现代化与城市化的平行条件;第二个展览集中于香港和纽约之间的对照;第三个关于“中国预言”的展览是对21世纪上海摩天大楼发展的专题研究,这三个展览所形成的一个系列隐匿地暗示了当代上海与20世纪纽约摩天楼发展地某种相似特征。还有其他展览研究,如笔者参与到的“超级高”,有关美国摩天大楼的各类专题展览“纽约下城区”(Downtown New York)、“华尔街的崛起”(The Rise of Wall Street)、“建造帝国大厦”(Building the Empire State)等都为笔者的研究提供了多维的研究视角及难得丰富的史料图片资源。
以上列举的研究著述,展现了在探讨近代摩天楼这一领域课题时可能产生的话题与动因,尤其是在摩天楼发源地美国的学术资源基础上,不仅为本人在研究过程中视角扩展起到了很大帮助,同时在做中西比较研究时,西方研究成果理论为笔者在对上海近代摩天楼发展阶段梳理、风格溯源及受建筑法规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奠定了扎实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