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相关上海近代史的研究
近代上海历史意义的摩天楼出现在20世纪初,自开埠以来半个世纪的上海近代社会发展,成为研究摩天楼出现的社会动因的重要历史背景。上海近代史是了解上海作为一座城市如何兴起的直接窗口,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及思想等诸多方面,在对近代上海建筑展开研究之前,了解上海近代历史发展是必要的研究基础。
首先,关于上海近代史存有一批较为即时记录当时社会发展的珍贵史料著述。葛元煦所著《沪游杂记》可算作最早出现较为系统描写上海社会生态与百姓生活的一部著作,成书于光绪二年(1876),共三卷,这部书为后人了解当时上海市民生活场景提供了难得的史料。《上海县志》可视为记述明清时期上海最为详尽的资料,自明洪武三十年(1371)至1935 年有二十卷之多。另外,《上海市通志馆期刊》(共四册)(1933)、《上海研究资料》(1936)以及《上海研究资料续集》(1939)等书,包罗上海地理气候、租界历史、市政管理、建筑建造等不同内容。
西方学者对近代上海最早的历史记述应属东印度公司职员林赛(H.H.Lindsay)所著《阿美士德号1832年上海之行纪》,G.兰宁和S.库龄所著《上海史》(G.Lanning & S.Couling,The History of Shanghai,1921)[7]翔实地记录了19世纪上海租界发展史,参考资料大部分来自工部局档案和《北华捷报》。C.B.梅鹏和J.傅立德所著《上海法租界史》(C.B.Maybon,J.Fredet,La Concession Francaise de Changhai,1934)[8],霍塞所著《出卖的上海滩》(Ernest O.Hauser,Shanghai:City for Sale,1940),卜舫济著岑德彰译《上海租界略史》(F.L.Hawks Pott,A Short History of Shanghai,1928)等史书其中都有许多重要史料与数据值得参考。美国学者罗兹·墨菲所写《上海:现代中国的钥匙》(Rhoads Murphey,Shanghai,Key to Modern China,1953)[9]是一本研究上海城市发展较著名的通论性著作。书中对上海政治、人口、地理、租界建设、贸易港口及工业产业等方面作了仔细记述,让读者看到从1843年开埠到1949年解放百余年间的上海发展演变。其中对人口、地基、位置等的细致论述有助于本书探讨摩天楼出现之初的动因分析。
随着改革开放后上海经济发展,上海研究逐渐成为城市历史与文化研究的热点。以上海社科院的一批著名学者对近代上海历史发展与城市演进,特别是租界时期历史作出更为系统的通论性研究,张仲礼先生主编的《近代上海城市研究》(1990),唐振常先生与沈恒春先生著作《上海史》(1991),熊月之先生主编的15卷《上海通史》(1999),郑祖安先生著《百年上海城》(1999)等,都以近代上海为研究对象,详细研究了开埠后上海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巨大变化。在上海近代史的专门史研究中,“上海租界”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向,《上海公共租界史稿》(蒯世勋等著,1980)对公共租界的历史发展、市政制度作了较为详细地系统研究。2001年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的《上海租界志》,以上海市档案馆近6万卷租界档案为基础史料,较完整地把上海租界产生缘起、发展及回归的全过程作了详细的历史研究,详尽地阐述了公共租界与法租界的基本制度与市政管理制度。以此专门史内容为基础,可对公共租界、法租界及华界的市政制度进行研究比较,分析近代上海摩天楼建造基本集中在租界地区的因由,讨论在不同区域都市市政制度管理下摩天楼建造发展受到的影响,以及华人与西人之间产生的多元文化交融与碰撞在摩天楼风格设计中的映射呈现。
法国历史学家白吉尔(Marie-Claire Bergère)教授的著作《上海史:走向现代之路》(2014)完整梳理了上海自近代开埠至2000年约一个半世纪的城市发展,着重强调“在城市演变过程中,导致这种持续性和统一性的重要因素”,通过对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的历史分析,着重剖析了上海现代性形成的轨迹。白吉尔教授认为上海整个城市历史变革过程看似复杂,实则是“由一种定式操纵着,一种超越一切的寻觅,即追求现代性”,她认为现代性是指由现代化及其成果所唤起的相应的精神状况和思想面貌,而在这一个多世纪的发展中,先进的上海很早便从单纯的现代化“走向了现代性”。[10]这一观点对笔者讨论近代上海摩天楼建造现象背后更深刻的文化意义具有启示性。在上海近代摩天楼不断崇高建造的城市现象背后,这一新建筑类型所创造出的城市图景与价值想象是对现代性集体追求的重要结果。
另外,《霓虹灯外—20世纪初日常生活中的上海》(卢汉超,2004)与《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1930—1945》(李欧梵,2008)也是笔者重点参考书目。在《霓虹灯外》一书中作者对知识分子、小市民、工人、人力车夫、乞丐、暴徒、妓女、卖艺者、小摊贩、冒险家、新移民等各种人物的日常生活进行勾勒写实,是认知20世纪初上海霓虹灯背后社会状况的生动补充。李欧梵认为“现代性的一部分问题显然与都市文化有关”,在《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1930—1945》的第一部分即从上海都市的建筑物与空间场景切入描绘出当时上海都市各面,更是指出20世纪建造“高高的摩天大楼”给上海留下了“新的建筑印记”,并认为“那是纽约的风格”,而“上海可与之媲美”[11]。这也是在近代上海建筑的讨论中首次说明上海摩天楼风格即是纽约摩天楼风格的论述。
张仲礼先生、陈曾年先生著作《沙逊集团在旧中国》(1985)是上海近代史中以人物集团为主线的专门史研究,记录了沙逊集团作为旧中国英国资本中最重要的企业集团之一,从鸦片战争到解放战争的各个历史时期的活动经历,并在第三章对集团房地产经营进行了详细分析。书中详述了新沙逊洋行的崛起与发展过程,及20世纪30年代初其开发建造高层建筑中有关利润与建设资金等数据史料,为下文分析近代上海摩天楼主要代表沙逊大厦等建筑提供了可靠的业主史料与经济数据支撑。
2.相关上海城市史研究(www.daowen.com)
在城市史研究方向上房地产经营、土地价格研究、城市建设、市政基础、建筑营造等方面的历史研究著述是本书的参考重点。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海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工作委员会编著的《上海文史资料选辑》系列丛书中,第64辑《旧上海的房地产经营》(1990)收纳了28篇有关上海近代房地产课题的研究文章。其中除了对旧上海的房地产兴起、发展总体描述的文章外,还有不少非常好相关分论题的主旨文章。由郑龙清与薛永理合写文章《解放前上海的摩天大楼》算是较早对于上海近代摩天楼给予关注与论述的文本。另外如《南京路房地产历史》《上海早期的几个外国房地产商》《外国房地产商的经营手段》《哈同鲸吞大陆商场》等文章都从房地产商角度着重讨论如何最大化土地价值建造房屋,买卖经营谋取最大利润的方法途径,对讨论近代上海房地产业兴起,了解当时摩天楼开发建造背后的地产原则提供了史料依据。
《上海地产大全》(陈炎林,1933)与《上海市地价研究》(张辉,1935)都是在20世纪30年代出版的著作。《上海地产大全》中关于房地产相关知识的详尽介绍为我们描绘了20世纪30年代上海建筑业发展状况的难得图景。《上海市地价研究》提供了对全沪地价分布情况、地价的比较与分析,以及地价预测等史实资料,为本书探讨摩天楼的经济属性,分析地价变化与摩天楼建造之间相互关联提供了重要分析依据。
《沧桑:上海房地产150年》(蔡育天,2004)一书介绍了上海房地产业从1843年至2000年走过的150年路程,分三个阶段:上海开埠至上海解放(1843—1949),上海解放至改革开放(1949—1979),改革开放至今(1979—2000)。在近代部分有十分珍贵的历史照片及资料供本书参考。
同济大学张鹏老师在其博士论文基础上出版的《都市形态的历史根基:上海公共租界市政发展与都市变迁研究》(2008)以近代上海公共租界市政建设为研究对象,运用人类学及社会学的研究方法,着重对近代上海都市空间演进中市政控制和市政设施两个方面所起到作用进行深入研究。同济大学孙倩在其博士论文基础上修改出版的《上海近代城市公共管理制度与空间建设》(2009)对上海租界的城市建设管理制度与土地使用控制制度作了翔实研究,在此基础上对制度影响下公共空间塑造进行了系统分析,其中以建筑高度控制为例揭示了上海公共租界协议中的公共空间章程与街道空间设计控制与管理间的关联。
3.相关上海近代建筑史研究
陈从周先生与章明先生主编的《上海近代建筑史稿》(1988)、王绍周先生所著《上海近代城市建筑》(1989)、郑时龄院士所著《上海近代建筑风格》(1995)、伍江老师所著《上海百年建筑史(1840—1949)》(1997)都是上海近代建筑史经典通史论著,在历史延轴上对上海近代城市与建筑发展轮廓作了完整讨论,同时也包含了对近代上海建筑风格演变发展的整体研究与建筑文化的讨论。《上海百年城建史话》(许福贵、许岚,2008)一书通过作者搜集的大量史料,经过多次归并形成七个篇章,对上海百年来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在历史、地域、商业、道路、桥梁、住宅、文化、摩天楼及城市改造等方面进行全面书写。其中第5章节“摩天大楼篇”,作者以精炼的篇幅对上海百年来高层建筑的变迁分5个时期(1912—2006年)进行了综述,也是本书研究的一个分段参考。《中国建筑现代转型》(李海清,2004)、《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赖德霖,2007)也从研究视角与研究方法上为笔者带来启示。常青老师所著《摩登上海的象征:沙逊大厦建筑实录与研究》(2011)对沙逊大厦这幢近代上海外滩标志性建筑作了详细剖析,包括大厦的由来、技术与空间设计、设计者、建筑形式、室内空间特征、大厦形态等方面,为书中对沙逊大厦这一摩天楼研究提供了翔实的史料支撑。
同时,近年近代上海建筑史论方向的学位论文硕果累累,钱宗灏老师的博士学位论文《20世纪早期的装饰艺术派》(2005)对20世纪早期的装饰艺术风格进行了翔实的史料调研与分析,并对巴黎、纽约及上海的城市建筑进行了比较研究。许乙弘博士在其博士论文基础上出版的《ART DECO的源与流:中西“摩登建筑”的关系研究》(2006)主要探讨了“Art Deco”建筑风格的起源、流变及其遗产保护,上海“Art Deco”建筑风格的变异、复生及保护等内容。这两篇论文对笔者讨论上海近代摩天楼的主流风格提供了成果借鉴。唐方博士在其博士论文基础上出版的《都市建筑控制:近代上海公共租界建筑法规研究(1845—1943)》(2009)运用比较研究方法,对公共租界建筑法规发展历程,以及在其控制下对都市建筑空间形成与变迁的作用进行了深入探讨,文中独辟一章以“建筑高度”为案例针对性地分析论述了建筑法规对建筑高度的控制及其对城市空间产生的影响。
另外,除去在上海之外,摩天楼在近代中国的另一座开埠城市也有出现,即广州,在《现代性·地方性—岭南城市与建筑的近代转型》(彭长歆,2012)一书中对岭南现代建筑讨论中提到1937年建成15层高的广州爱群大酒店,也是“该时期岭南摩登商业建筑的最高成就”[12],可作为延展研究摩天楼在近代中国建造发展的分布状况的讨论参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