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雪工程主要建立在雪崩运动区和堆积区。它主要包括:导雪坝、导雪坡、雪堤、流楔和雪崩棚等。
(1)导雪工程治理雪崩的机制
导雪工程是用人工改造自然地形的方法,来使雪崩下落的路径发生改变,将雪崩引导至另一个方向或者山坡之间的大型储雪场,从而避开防护目标,使之变得安全。但是这种方法一般只适用于防范范围不大的地区,而且还要根据雪崩的具体条件而定。因为并非任何雪崩都能乖乖地听话,大的雪崩,冲力很强,当它直冲而下时,不可能被导雪工程任意改变和引导。尤其是粉状雪崩速度很快,导雪工程就会显得更加微不足道。从实践证明,雪崩速度越快,可能改变和引导的角度就会越小。
(2)设计导雪工程
导雪堤:大部分为土堤,也有用钢筋混凝土或者装有石料金属筐的墙建成。可以将明显侧向扩展趋势的雪崩加以宽度限制,通过渠道形式将雪崩导向下游与其衔接的雪崩棚顶外缘。这样还可以使雪崩棚长度适当缩短,并防止雪崩从棚的两端落向其进、出口和道路。这种工程主要目的是要修改雪崩路径。
导雪坝:坝体和雪崩路径形成一个交角,以便能够把雪崩偏向所需要的方向,或者限制由于路径方向变化引起的侧向扩展。因此,雪崩及其边缘就会远离防护地区。
导雪坡:用土建在雪崩路径和防护目标之间,并和防护目标连成一体,但是高度和宽度又都超过防护目标。主要作用是:抬高和延伸原有山坡,使得雪崩从导雪坡表面和防护目标顶部通过。
分流楔:主要用来防护雪崩路径中孤立而又高耸的目标,如房屋、建筑物、高压输电线路的桥塔、索道塔柱等,或者防护其周围地形平缓的目标。一般将分流楔安置于防护目标前面,或者与其连成一体。雪崩遇到分流楔后会被分成两股,并被导向保护目标的两侧。在瑞士某地一座古老教堂,恰好建在雪崩路径当中,为了防止雪崩的侵害,对其朝向雪崩来向的墙壁外进行了特殊处理,建了一块相当规模的块状分流楔。100多年以来,已经成功地分流多次雪崩,并且一次次地承受住了雪崩的撞击。(www.daowen.com)
雪崩棚:以前也叫雪崩走廊,是为了防止雪崩上路的传统方法。在铁路、公路不能建筑隧道的地方,在多雪的山区一般都会建筑雪崩棚。另一方面,对于公路和铁路来说,直接防护道路本身要比在其形成区采取其他任何形式的治理措施,来得便宜、简单。
通常建筑雪崩棚,是为了防护穿越雪崩路径的公路、铁路。对每冬释放一次或数次大雪崩的路径来说,能够确保道路畅通,也更为适用。雪崩棚还可用来防护其他目标,例如由于某些原因必须位于危险区的建筑物。
雪崩棚不是为了疏导或影响雪崩的运动路径,棚顶可以看成雪崩山坡的人工延伸,只是为了作为一个雪崩通道过渡,保证路面不会堆雪,交通运输畅通无阻。阿尔卑斯山区和日本在很多地方都采用了雪崩棚。当然,棚顶也能产生和堆积雪崩,要注意实时清理棚顶的积雪。
(3)布置导雪工程
导雪工程的设计和建筑通常是针对形成区域中运动的雪崩。一般工程布置如下:
和雪崩棚的结合使用。雪崩棚是横向展布工程,纵向幅度有限。导雪堤主要是设立在雪崩路径从约束性运动区向扩展性堆积区转变过渡的区域,这个时候的雪崩会有明显侧向扩展或者某些方向性的变化。因此,此时可以借助导雪工程改变地形总走向,这样雪崩就会随着总走向顺势而下。导雪坝一般设在有足够空间且地形坡度适中的地区,过缓和过陡地区均不适合,最好可以让其起到迫使雪体偏转出现爬坡和使横剖面加宽的效果。
导雪坡一般建于较陡山坡,一方面承接上面的山坡,另一方面可以从足够的高度对下游建筑物进行保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