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屋山位于河南的济源市西北,东依太行,西接中条,北连太岳,南临黄河。因“山形如王者车盖”,故称王屋山。总面积265平方千米,是我国古代九大名山之一,十大洞天之首,号称“天下第一洞天”,其中有奇峰秀岭38座,神洞名泉26个,碧波飞瀑八大景,洞天福地五奇观。举世闻名的《愚公移山》的寓言故事就发生在此。
传说中“愚公移山”的地方在王屋山之阳。这是一条从王屋山主峰延伸下来的南北走向的大山梁。山梁西面是愚公村,东面是小有河。王屋山主要的旅游景点有天坛顶、阳台宫、紫微宫和王母洞。
王屋山是大禹曾封过的九座大山之一。它还以其集雄、奇、险、秀、幽于一体的自然景观,吸引了众多的帝王将相、文人墨客来此寻幽探胜、陶冶情操,李白、杜甫、白居易等皆游览于此,留下许多摩崖石刻和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诗仙李白有“愿随夫子天坛上,闲与仙人扫落花”之句。大诗人白居易也盛赞“济源山水好”。
两省的天然分界线太行山
王屋山的主峰天坛峰,古称琼林台,俗称老爷顶,海拔1715米,是华夏子孙寻根问族之地,因此有华夏一统圣地之称。主峰之巅有石坛,据说为轩辕黄帝祭天之所,故又称天坛山。天坛山巍然高耸,林木苍翠,溪水环流。山上山下气候不同,景色各异,故有“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俗谚。循盘曲路登上主峰之顶“天坛”,万堑千岩尽收眼底,南望隐约可见远处的黄河和中岳嵩山。在天坛观日出、观日落、观云海、观天坛峰、观王母仙灯,号称“五奇观”,后两者实际是海市蜃楼和秋夜山间磷火的现象。
次峰灵山,海拔1626米,悬崖峭壁,如刀削斧劈。环山石径盘旋而上,有溶洞在山腹中交会相通仿佛街市,俗称“四十八条街”。棋盘峰亦名烂柯山,峰顶有一块巨石,石上刻棋盘,两边各有小石两块形如几凳,相传为大禹治水时曾与太白星君弈棋之处。玉阳峰有瀑,有洞。唐代的玉贞公主在此修道,诗人李商隐也曾隐居此处,并吟成“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诗句。其余诸峰,皆奇秀多姿,各具特色。
王屋山的洞景和水景很多,也具特色。除“灵山洞”等外,不老泉在华盖峰上,泉水穿古石而出,俗谓服之可长生不老,其实它是优质之矿泉水。太乙泉在天坛峰西侧,是济水的源头,常年不涸。此外,王屋山腰的环山渠,是王屋山人民的骄傲,是愚公后代搬山治水的丰碑。(www.daowen.com)
王屋山是以道教文化为特色的道教圣地,被尊称为“道教天下第一洞天”,吸引了一批批高道名士在此修炼,如司马承祯、玉真公主、孙思邈等入王屋山修道,相继建成了阳台宫、紫薇宫、清虚宫、十方院、灵都观等规模宏大的道教宫观,使王屋山宫观林立,高道云集,香客如流,成为全国道教活动中心。
阳台宫在王屋山脚下愚公村的西侧,是王屋山旅游线路的起点。始建于唐,现存的主体建筑三清殿和玉皇阁为明正德年间重修。最为游人瞩目的是三重檐阁式建筑玉皇阁,凌空欲飞的飘逸之势,令人叹为观止。主体建筑上的几十对石刻柱子,使这座宗教圣地成为石刻艺术的殿堂。柱子上刻有翻滚的云龙、朝凤的百鸟、闹梅的喜鹊、牧羊的苏武、过海的八仙、战蚩尤的黄帝等,无一不栩栩如生,呼之欲出。阳台宫内苍松翠柏,郁郁葱葱,其中的一株七叶菩提树,树围近3米,高14米,传为唐代所留。最有趣的是,如果站在阳台宫前的石阶上击掌,就会听到鸟叫声,当地人说这是“凤凰鸣”。阳台宫所以有凤鸣之声,传说是该宫建在了凤尾根部。如果登高而望,人们就会发现,阳台宫后面的天坛峰状似凤首,对天而鸣。
紫薇宫。传说唐太宗李世民叔父李道宗曾在此隐居,后来司马承祯也在这里住过。建筑群坐落在高大的中岩台上,俗称“雄狮镇山”。主要建筑有三清殿、天王殿、通明殿。周围绕以城墙,设城门曰“王屋山朝真门”,院内保存着方碑近30座。宫南有古银杏树一株,主干直径9米、高45米,树龄约为2000年,有“七楼八拐棍”之称,树上挂满了各路信奉者敬献的幔帐,被学者誉为“中国植物活化石”。宫之北,即为“天坛神路”的起始点。可惜此宫毁于“文革”期间,现仅剩断垣残壁供人们凭吊了。
山上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植被覆盖率达90%以上。观赏植物种类共有400多种,其中的北方红豆杉、连香树等为珍稀树种。山上还有许多古树名木,如千年树龄的银杏,1200多年的七叶树,1500多年的龙凤柏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