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如景 孔 霞
在济宁古运河西有一条排水渠,叫“三韩排水渠”。这条排水渠,建成于1953年,虽总长仅有15公里,但它却使80多个自然村,10多万亩良田因此免去了水患,结束了百姓的连年水灾之苦。它的开挖彻底解决了几百年来旧社会遗留的长期历史纠纷,维护了政治稳定,促进了安定团结,增进了社会和谐,保障了生产发展。
山东省农林厅有关三韩排水渠档案
据档案记载,这条载满党恩的三韩排水渠,开挖于1953年6月16日,完工于7月底,工期25天。虽然这仅是一条排水渠,算不上什么惊天动地的大工程,但它却是一个上至中央下至地方省、专区、县等各级高度重视的大工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在百废待兴之时,向济宁地方下拨的第一笔专款(当时货币8.668亿元),是国家出资购买土地挖的第一条河(当时货币每亩地40万元,1座坟15万元),具有特别的纪念价值和历史意义。而开挖这条河的提议者,想不到竟是一位普通的翻身获解放的农民。
这位农民叫韩善要,原济宁县八区三韩村南韩的一位军属。祖祖辈辈生活在三韩大洼里的他,深知几百年来的连年水患给当地群众带来的灾难和痛苦。上下游之间也因水患问题产生矛盾纠纷,村结仇、民结怨,互不通婚,甚至是发生械斗、伤及人命的事件也比较常见。作为一名翻身获得解放的农民,深感只有治水才是化解矛盾、解决纠纷、保障农业生产的关键。他坚信党的领导,便从心底里想到了人民的救星——伟大的党和毛主席,求助于党、向党汇报、找毛主席他老人家,就肯定能够解决这个问题。文化程度不高的他就这样试着给毛主席写了一封信,在信中诉说了自己家乡惨遭水患的历史及所受的苦难,以及因水患而引起的上下游纠纷,向党中央和毛主席郑重提出了一个农民对解决水患的心声和要求。
据当地群众讲,韩善要是七里八乡颇有名望的革命军人家属,在群众中声望很高,他又是个说话办事非常稳实厚朴的人,群众都很信任他。他写好这封信后,人们又纷纷要求他去亲自进京去见毛主席。应了群众要求的他,为不辜负群众期望,把这个事情办好,尽早解除水患,他在送走三儿子参加抗美援朝志愿军后,就索性卖掉了自家养的一窝猪,连同母猪、猪仔,于1953年3月自费进京去见毛主席,向毛主席反映了家乡年年连受水患的情况。毛主席看了这封信很重视,批转国务院,国务院经讨论,决定拨款给水利部开挖这条河。
韩善要在中央政务院谈话有关资料(出自三韩排水渠设计档案)
在1953年4月山东省人民政府农林厅《山东省三韩排水工程技术设计》“基本情况与调查研究资料”中载有“山东省济宁县第八区三韩村军属韩善要同志,在中央政务院关于三韩排水纠纷谈话记录(一九五三年三月)”,这也确实证明韩善要真的到了北京,并向党和国家领导同志反映了三韩排水问题的情况。这在1953年3月31日济宁县就三韩排水渠下游排水路线呈报省府、专署的文件中也有体现。
造成三韩排水矛盾和纠纷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在旧社会修河筑坝,取土筑堤,往往使河床越抬越高,洼地越来越洼,河道贯通是有了保障,但洼地积水却成了难题。河水渗漏、天上降水、高地水泄下流,使这一片区域常受水患之灾,饱受水淹之苦。旱时犹如大泽,雨时变成湖泊。水犯良田,淹没家园,庄稼没了收成,生活没了着落,矛盾与纠纷也由此而生,并随时间推移逐步成为旧社会难以解决的历史遗留性问题。(www.daowen.com)
明成化十四年(1480年),修济宁至汶上运河堤,取土的最多的地方就是古运河西三韩这带区域的沃土。每修一次堤,便洼一片地,损一片田,使这里的地面一低再低,最终成为大洼。这里还常受其他客水侵袭,西部南部亦有悬河流经,附近还常有雨季高地和山水下流,连绵阴雨就能将这里变成一片汪洋。水流得进来,却流不出去,以致这里年年积水像大泽,连年受灾,作物收成寥寥无几。以土地为生的群众,也不免年年因此而滋生矛盾、引起纠纷,埋下积久恩怨,年月经久便成了历史性问题。
三韩排水渠档案
三韩排水虽在明、清两朝均有所治理,但始终没能杜绝河道向低洼渗漏和降雨积水之患,致使沿古运河流域地带年年饱受水淹,百姓遭受疾苦。在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一场连绵秋雨使三韩这带因排水发生了一次两村械斗事件,造成数十人伤亡。这大大惊动了清朝皇室,慈喜太后曾令判决“上不挖,下不堵”,任水自流,并立碑警示,由此更是加重了群众的痛苦。上游水下泄、河道水渗漏、下游不疏通,“坡水没出路、纠纷时时起”,“甚至引起械斗打伤人命”的局面,一再加剧了社会矛盾,使以土地为生的广大人民群众难以维持生计。
群众利益无小事,党的关怀无微不至。在有关“三韩排水渠”的各级档案文献资料中,均有提及“从群众利益考虑”“解决历史纠纷”“解除旧社会所造成的历史矛盾”等方面的字样,而且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比较困难的情况下,党中央接受军属韩善要的建议,并下拨专款实施这样一项民生工程,可见党对这条排水渠重视程度之高,对群众关心关怀之至。
山东省人民政府有关三韩排水渠批示的档案
从档案资料看,1948年地方政府曾开挖了境内6公里的排水渠;1952年前平原省湖西专区曾对赵王河、板桥河进行了疏治;1953年3月31日,济宁县就三韩排水渠下游排水路线呈报省府、专署;1953年3月农民韩善要进京反映情况;1953年4月,山东省人民政府农林厅形成了“山东省三韩排水工程技术设计”方案; 1953年5月5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同意按照“济宁、嘉祥两县关于三韩排水渠路线的初步协议”执行;1953年5月28日,山东省人民政府财政经济委员会“同意济宁县三韩村排水工程技术设计,并核定经费8668亿元”。工程设计资料详尽,文字资料多达40余页,囊括了基本情况及调查研究资料、工程规划、施工程序、工程效益,并在“工程结束后,全部转入国家固定资产计866805.07仟元”。
三韩排水渠是党真正代表并维护人民群众的长远利益的体现。仅有25天的工期的三韩排水渠,立竿见影,一举解除了“群众间几百年来的排水纠纷,政治影响很大”,不仅消除了水患和群众积怨,还新增了生产能力,新修了“大车桥五座,涵闸一座”,“排水面积达22730亩(全部免淹)”。同时,改善了土质碱化情况,提高了单位面积产量,促进了政治社会稳定和生产发展,造福了广大人民群众,惠及了广大民生,凸现了无限党恩,成为实实在在的党恩工程,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永远记忆。
三韩排水渠开通6年后的1959年,新运河(京杭大运河)在党的领导下又开通了,靠近新运河一带的一些湖泊、大洼之水流入了大运河,湖底、洼地变成了万亩良田,古运河西岸从此更加一片生机盎然。但这条以村庄命名“三韩排水渠”却一直保存了下来,部分渠段依然发挥着涝时排水、旱时灌溉的作用,继续维护、修缮、利用好这个排水渠,依然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因为它记载着党的关怀,充满着深厚的鱼水之情,带来了和谐幸福,促进了生产发展,不愧是一条人民群众永远铭记党恩、忆苦思甜的党恩大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