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层状盐岩溶腔顶部薄夹层滑移失稳条件分析

层状盐岩溶腔顶部薄夹层滑移失稳条件分析

时间:2023-08-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薄夹层则可能出现在溶腔顶部或者与溶腔界面相交,本节主要讨论的是溶腔顶部的薄夹层问题。图5-15水平盐岩溶腔夹层界面及应力分析示意图由本书5.4.1节可知,水平型溶腔可简化为平面应变模型,界面只发生沿单一界面走向的滑移,属于单剪破坏问题,因此可使用三剪能力屈服准则的单剪形式,即Mohr-Coulom准则进行限制,因此在夹层界面保持稳定的条件可写为式中,c,φ分别为薄夹层界面上的黏聚力和内摩擦角。

层状盐岩溶腔顶部薄夹层滑移失稳条件分析

地质资料表明,夹层的厚度从几厘米到几米不等。本书所讨论的所谓薄夹层是指夹层的厚度与顶盐厚度相比很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其厚度对夹层破坏及应力分布的影响很小。因此在研究夹层破坏时,把所谓的薄夹层看成了可能发生破坏的弱面,因此,其破坏形式主要以沿界面走向的滑移破坏为主。与垂直型溶腔相比,水平型溶腔的最大特点就是在建腔阶段,尽可能地避开厚夹层,从水平方向去扩大溶腔容积,因此厚夹层一般分布在溶腔的上部和下部。薄夹层则可能出现在溶腔顶部或者与溶腔界面相交,本节主要讨论的是溶腔顶部的薄夹层问题。

为了确定夹层所在界面是否滑移失稳,必须对该界面的应力大小及分布进行求解,应力分析模型如图5-15(a)所示。为了分析夹层界面上的应力,取单元体如图5-15(b)所示。

图5-15 水平盐岩溶腔夹层界面及应力分析示意图

由本书5.4.1节可知,水平型溶腔可简化为平面应变模型,界面只发生沿单一界面走向的滑移,属于单剪破坏问题,因此可使用三剪能力屈服准则的单剪形式,即Mohr-Coulom准则进行限制,因此在夹层界面保持稳定的条件可写为

式中,c,φ分别为薄夹层界面上的黏聚力和内摩擦角。

由于椭圆形断面溶腔围岩应力表达式太过冗长,下面仅以圆形断面溶腔为例进行分析。利用式(5-20)即可求得图5-15(b)单元体的应力分量σα,σr,τ,而后利用弹性理论平面应力分析方法即可求得界面应力σn和τn,并将其代入式(5-23)即可得出夹层界面保持稳定的条件表达式。

由于溶腔埋深较大,可假设溶腔处于静水压力状态,即侧压系数λ=1,由平面弹性理论可知,图5-15(b)所示单元体中,σα,σr,τ与σn,τn的关系为

其中,β=-α。

将式(5-20)代入式(5-24),即可解出夹层界面的应力σn,τn分别为

(www.daowen.com)

将式(5-25)代入式(5-23)可得

式(5-26)即为水平薄夹层界面保持稳定的条件表达式,其中包含了溶腔内压、溶腔深度、溶腔半径、内摩擦角、黏聚力以及夹层至溶腔顶部距离等众多影响因素。因此,利用式(5-26)即可对上述影响因素提出限制条件。

若考虑夹层走向,即倾斜薄夹层的情况,则只需在式(5-26)基础上增加夹层倾角即可,式(5-26)变为

其中,θ为夹层与y轴正方向的夹角。

若夹层界面不存在剪胀,并且其抗拉强度为零,则可将黏聚力c忽略不计,因此,由式(5-26)得出的夹层界面保持稳定的条件表达式可另写为

以我国河南某地盐矿地质条件为例,盐岩层总厚度介于300~470 m,深度达1 000~1 500 m,取其地层平均密度ρ=2 500 kg/m3。假设水平溶腔力学模型如图5-15所示,溶腔断面为圆形,水平断面中心深度h为1 000 m,溶腔半径R为30 m,溶腔内压为0 MPa,夹层位置S为10 m,夹层倾角为0°。由式(5-28)可很容易地计算出夹层界面上各点保持稳定而所需的最小内摩擦角,即极限最小内摩擦角,如图5-16所示,当界面的实际内摩擦角大于极限最小内摩擦角,则界面保持稳定,反之,界面发生滑移失稳。

图5-16 S=10 m时夹层界面内的极限最小内摩擦角

从图5-16可以看出,沿夹层界面方向,各点处的极限最小内摩擦角首先急剧升高,当到达d=15.14 m处时,极限最小内摩擦角达到其峰值27.32°,而后逐渐降低,并趋于零。这表明,夹层界面距溶腔越远,受到溶腔开挖区域应力集中的影响越小;根据极限内摩擦角的定义,其峰值处最易发生滑移失稳。由此可知,若夹层界面整体的内摩擦角值均大于27.32°,则夹层界面将保持稳定,界面原有弹性应力可以维持。若夹层界面整体的内摩擦角值低于27.32°,则界面发生失稳。以界面内摩擦角20°为例,图中给出了可能发生滑移失稳的最小范围。在夹层界面上,该区域关于溶腔垂直中心轴的对称位置显然同样发生了滑移失稳,两个区域的滑移失稳势必导致盐岩层产生朝溶腔内部的位移,从而造成夹层界面的区域应力集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