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 世纪七八十年代,一些国家政府曾通过一系列的建议提倡全社会节约能源。在欧洲,政府发起多项研究课题,形成指导书、章程甚至法律条文以促进环境的保护。诸如在施工建造中控制噪声污染等具体措施确实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从全社会来说,普及具体措施收效甚微。事实上,大多数建筑与室内设计师认为,政府所倡导解决的环境问题侧重于设计的实际功效,它早就包含在传承至今的设计理论中了,运用传统的设计理论就可以解决这些问题,因而并未多加理会。但对关于建筑与室内环境设计内涵的重提,预示着为多数建筑与室内设计师所忽视的环境效益问题正日渐受到人们的关注,一场新的建筑革命正在开始。面对着人类最新面临的非常现实的生存窘境,与其他领域一样,建筑界也开始就以往建筑活动对地球环境的影响进行深刻的反思,对建筑活动与人类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的研究。到20 世纪90 年代初,绿色可持续问题开始在国际会议上得到更高的重视,建筑与室内设计师不得不重新评价建筑及其所包含的室内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他们从中逐渐意识到对环境因素的考虑会有助于建筑与室内环境的设计。例如,对建筑朝向、自然通风、自然采光、日照利用和保温隔热等问题的解决,使建筑形式和内容都变得有理有据,对以上各因素的综合处理还会为新建筑语言的出现提供契机。这对摒弃以往建筑与室内环境设计中的陈规陋习、寻找新的建筑与室内设计表现形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社会公益事业的热切关注以及技术革新的广阔前景对可持续建筑与室内环境设计的兴起更是功不可没。毫无疑问,在20 世纪的最后十年里,我们看到了建筑与室内设计师一改以往对环境问题的态度,开始全心全意地支持绿色运动,满腔热情地研究可持续建筑。而21 世纪的今天,追求建筑与室内环境的可持续性已经成为建筑发展的主流思想,势不可挡。但是,另外一些尚未引起重视的细节,如建筑材料的回收、内含能量的耗费和废弃物处理等,还未得到大众实质性的广泛接受。
任何建筑与室内环境的设计都是源自对其所在地的气候、技术、文化和用地等环境要素的反映,必须通过理智思考和反复推敲,创造性的灵感发挥和对环境因素的权衡再三,才能使建筑物从大地上破土而出、茁壮成长。具备可持续性与这些环境要素是密不可分的,可持续性会直接关系到建筑与室内环境设计的中心内容。其设计过程就是生态建筑学,也就是绿色运动议程中所考虑的“为减少对环境破坏而努力” 这一思想在建筑领域的确切表现。对环境措施的评价、分析和组织与场地规划、结构选型、辅助设施设计、空间形态和外观形式等在建筑设计中占有同样重要的地位——事实上在可持续建筑与室内环境设计中前者对后者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对于可持续思想的关注应该融合在建筑所有的设计过程中,甚至成为某些佳作的点睛之笔。
气候、技术、文化和场地是建筑的必要组成部分,要做到保护地球环境的建筑与室内环境设计,除上述几项以外,必须将环境意识贯穿于设计的全过程,这既是建筑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也是可持续室内环境设计所要探讨的重要内容。
可持续建筑与室内环境设计是解决建筑与环境之间矛盾的最好出路。
(一)“可持续”的基本概念
持续(Sustain)一词来源于拉丁语sustinere ,意思是“从下面支撑” [sus-,意为“从下面(from below )”],tenere 意为“支撑、支持(to hold )”。几个世纪以来,这个词的用法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如“给予支持或安慰”“提供生活必需品或营养”“使某东西漂浮起来”“使某物继续存在”“维持”等。几百年前,德国人发明了一种林业操作管理的新模式,这种模式可以保证森林资源不被耗尽,在英语中被称为“sustainable yield forestry” ,即“可持续产出的林业”。1972 年1月的《生态学家》杂志刊登了一篇题为《生存计划》的文章,成为在商业领域较早表达这一含义的例子之一,在这篇文章中,作者提出了“必需‘可持续发展’,并‘在遥远的将来也可以持续保持生态和经济稳定’”的说法。
同样在1972 年,经济发展与环境退化之间的关系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举行的联合国人类环境大会上得到了全球性的关注。不久,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宣告成立,其职能是“在全球范围内鼓励环境保护的行为”。
然而,尽管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做出了巨大的努力,环境恶化的状况仍在进一步加剧。在这种情况下,联合国于1983 年成立了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旨在“强调长期以来被认为是影响力有限的工业发展副作用的环境退化问题,实际上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是一个关乎生死存亡的大问题”,委员会主席由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担任。1980 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在《世界保护策略》中再次使用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并呼吁全世界“必须研究自然的、社会的、生态的、经济的以及利用自然资源过程中的基本关系,确保全球的可持续发展”。1987年布伦特兰夫人在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第一次明确给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即“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对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不构成损害的发展”,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报告指出,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因素,就是“克服环境恶化而不放弃经济发展以及社会公正、公平的能力”。换句话说,可持续发展就是指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它们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
1989年联合国环境发展会议(UNEP)通过了《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声明》,认为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和战略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含义:(1)走向国家和国际平等;(2)要有一种支援性的国际经济环境;(3)维护、合理使用并提高自然资源基础;(4)在发展计划和政策中纳入对环境的关注和考虑。
因此,可持续发展要求减少人类活动对自然资源的使用,使得自然资源能够自然得到补充,从而持续承受人类的延续。
可持续发展涉及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科技、政治等诸多方面,所以,研究者所站的角度不同,对可持续发展所做的定义也就有所差别。较有代表性的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
1.侧重于自然属性的定义
1991年11 月,国际生态学联合会(INTECOL)和国际生物科学联合会(lUBS)联合举行了关于可持续发展问题的专题研讨会。该研讨会的成果发展并深化了可持续发展概念的自然属性,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保护和加强环境系统的生产和更新能力”。专题研讨会认为,可持续发展是不超越环境系统更新能力的发展。(www.daowen.com)
2.侧重于社会属性的定义
1991年,世界自然保护同盟(INCN)、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和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共同发表了《关爱地球——可持续生存战略》,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在生存于不超出维持生态系统涵容能力的情况下,改善人类的生活品质”,并提出了人类可持续生存的九条基本原则。
3.侧重于经济属性的定义
爱德华.B.巴比尔在其著作《经济、自然资源:不足和发展》中把可持续发展定义为“在保持自然资源的质量及其所提供服务的前提下,使经济发展的净利益增加到最大限度”。经济学家皮尔斯在1990年认为“可持续发展是今天的使用不应减少未来的实际收入”“当发展能够保持当代人的福利增加时,也不会使后代的福利减少”。
4.侧重于科技属性的定义
斯帕思认为,“可持续发展就是转向更清洁、更有效的技术——尽可能接近‘零排放’或‘密封式’工艺方法——尽可能减少能源和其他自然资源的消耗”。
(二)可持续建筑与可持续室内环境
布伦特兰夫人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全面涵盖了各种不同的考虑角度,已经得到了世人的普遍认可。但到底什么是“可持续建筑”,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公认的确切定义,这里不妨引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夏云教授对可持续建筑的定义——建筑及其环境若能做到有利于综合用能、多能转换、三向发展、自然空调、立体绿化、生态平衡、智能运营、弘扬文脉、素质培养、持续发展、美感、卫生、安全,那么,在永久的将来就可能做到有效地发挥其正确的物质功能和精神功能的作用。这种建筑称为可持续建筑。而上述需要做到的各项内容,实际上就是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建筑中的具体体现。说得简单通俗一点,所谓的可持续建筑,就是在建筑的设计、建造、运营直至最终消亡的各个环节都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的建筑。同样,在上述各个阶段都能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的室内环境,就是“可持续室内环境”。确切地讲,所谓可持续室内环境,指的是这样一种室内环境,其所采用的设计方位使得室内的功能、组成以及细部元素等所有方面对人和建筑的影响都得到了恰如其分的明智处理。
可持续室内环境是伴随着可持续建筑的产生而产生的,两者之间就像是一对孪生兄弟,形影不离。它们相互制约,又相互依赖,建筑是室内环境形成的前提,是室内环境实现其功能的载体;室内环境则是建筑的结果,是建筑的目的,也是建筑价值的真正所在。
可持续建筑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建筑,可持续发展的概念,针对的是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生存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的室内环境设计主要包含“灵活长效”“健康舒适”“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等几个方面的含义,而上述这几个方面也正是可持续室内环境理念产生的直接动因。
一般认为,可持续建筑与“生态建筑” “绿色建筑” 之间并没有什么原则上的区别,可持续建筑也就是“生态建筑”或者“绿色建筑”。生态建筑,即可持续建筑,是生态设计的一个分支,本身又是可持续发展的一个范畴。前面提到的可持续原则,是定义生态建筑的最关键因素。据此,可以把生态建筑定义为:有效地把节能设计和(在生产、使用和处置过程中)对环境影响最小的材料结合在一起,并保持了生态多样性的建筑。又如“这种‘发源地——发源地’的方能称为‘绿色’或‘可持续’建筑”。再如“一般而言,绿色建筑也可称作生态可持续性建筑”。由此可见,就目前看来,“可持续建筑”与“生态建筑”或“绿色建筑”之间并没有实质性的区别,具有相同的内涵,都是以生态、绿色、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作为建筑设计与经营的出发点,只是所站的角度不同、侧重点不同而已。此外,除了“可持续建筑”与“生态建筑”或“绿色建筑”等较为综合的名称之外,还有一些专业性更强的名称,如“生物气候学建筑”“生土建筑”“覆土建筑”“有机建筑”等都反映了与可持续发展相关的理念,但研究与实践的方向以及实现目标的手段更为专业化,这使得对可持续建筑的研究能够更加全面与深入,有利于可持续建筑研究的良性发展。
可持续室内环境与可持续建筑之间有着直接的关系,从理想化的角度上来讲,从属于可持续建筑的室内环境就应该是可持续的室内环境。但是,实际上这样的推论并不总是正确,因为从可持续室内环境的实质性内容来看,室内环境的可持续性除了取决于建筑所赋予的先天因素之外,还与室内环境的具体使用情况有着密切的关系。即使是一座完全按照可持续原则设计、建造的建筑,如果其使用者在室内的使用与维护直至最终消亡的整个生命周期中没有遵循可持续原则,那么该建筑的室内环境仍然是不可持续的。因此,室内环境的可持续性还与室内环境的使用者密切相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