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民国时期天津木刻:津沽绘事,反映劳苦大众生活,揭露敌伪黑暗

民国时期天津木刻:津沽绘事,反映劳苦大众生活,揭露敌伪黑暗

时间:2023-08-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当时,杨袁、唐达、张宝璐、李捷克等对木刻艺术有兴趣的青年组织了木刻研究小组,即平津木刻研究会天津部。展览结束后,经杨袁等人筹划、安排,展品移至天津展出。一时间,津门掀起“木刻热”。张伯良的职业是贸易行职员,刘子密则在《新天津画报》从事编校工作,都热衷木刻艺术。值得一提的是,天津木刻作者的作品以反映当时劳苦大众的生活为主,也揭露了敌伪政权统治下社会的黑暗。

民国时期天津木刻:津沽绘事,反映劳苦大众生活,揭露敌伪黑暗

然君

鲁迅先生曾于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倡导新兴木刻运动

津沽的木刻活动始于1932年。当时,杨袁、唐达、张宝璐、李捷克等对木刻艺术有兴趣的青年组织了木刻研究小组,即平津木刻研究会天津部。1935年元旦,在鲁迅的大力支持下,第一回全国木刻联合展览会在北平举办。展览结束后,经杨袁等人筹划、安排,展品移至天津展出。先是在河北中山公园天津美术馆展出三日,后移至位于英租界的三八女子中学展出,展期仍为三日。展览期间,《益世报》《大公报》《庸报》等都对此进行了报道,观展者络绎不绝。一时间,津门掀起“木刻热”。

木刻研究小组成员除积极进行木刻创作外,还经常借助报刊宣传木刻艺术,扩大影响。1935年,该小组成员在《庸报》创办《当代木刻》周刊,发表木刻作品及探讨木刻艺术的文章。第一回全国木刻联合展览会结束不久,木刻作者许仑音突患急症病逝,木刻小组成员遂将许氏精心创作的连环木刻《阿Q正传》送交《庸报》刊载,以为纪念。(www.daowen.com)

1937年7月, 日寇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天津沦陷后,文学、艺术等活动均遭扼杀。木刻活动虽也暂时沉寂下来,但其在知识青年中的影响并未消失,杨袁、李平凡等人仍在坚持创作。两三年之后,报刊上又开始刊载木刻作品,木刻爱好者们相互联系,切磋技艺,比较活跃者如杨袁、李平凡、左建(李培昌)、张伯良(白浪)、刘子密、王明侯(王岗)、金力吾、杨大辛(杨鲍)等。杨袁的夫人余谦还经常在报刊上发表介绍木刻艺术的文章,起到一定的宣传、推广作用。

在木刻研究小组中,杨袁从事木刻创作较早,他的职业是中学美术教员,诲人不倦,颇受尊重。李平凡、金力吾的基础扎实,创作的作品较为成熟。张伯良的职业是贸易行职员,刘子密则在《新天津画报》从事编校工作,都热衷木刻艺术。杨大辛在宣传天津木刻作者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他曾与北京《艺术与生活》杂志主编接洽,在该刊连续刊发《天津木刻作者及其作品》系列,介绍左建、张伯良、李平凡等人的作品;与北京《吾友》杂志主编商定,开辟“木刻专页”,刊载天津木刻作品。

值得一提的是,天津木刻作者的作品以反映当时劳苦大众的生活为主,也揭露了敌伪政权统治下社会的黑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