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水供热系统在城市热水供热系统中应用非常普遍。其主要形式如下所述。
图4-12 枝状管网
1—热源 2—主干线 3—支干线 4—热用户支线 5—热用户的用户引入口
注:双管热网以单线表示,各种附件未标出。
4.3.2.1 枝状管网(见图4-12)
管网的枝状布置是常用的方式。枝状管网形式简单,投资省,运行管理方便。其管径随着与热源距离的增加和热用户的减少而逐步减小。但枝状管网不具有后备供热的能力。当供热热网某处发生故障时,在故障点以后的热用户都将停止供热。但由于建筑物具有一定的蓄热能力,通常可采用迅速消除热网故障的办法,以使建筑物室温不致大幅度地降低。因此,枝状管网是热水管网最普遍采用的方式。
图4-13是一个大型热网系统示意图。热网供水从热源沿输送主干线5,支干线6,用户支线7进入各热力站8,网路回水从各热力站沿相同线路返回热源。热力站后面的热力网路,通常称为二级管网,按枝状布置,它将热能由热力站分配到一个或几个街区的建筑物中。
图4-13 大型热水供热系统的热网示意图
1—热电厂 2—区域锅炉房 3—热源出口阀门 4—输送干线的分段阀门 5—主干线 6—支干线 7—用户支线 8—热力站 9、10、11、12—输配干线上的分段阀门 13—连通管
4.3.2.2 环状管网
如图4-14所示,环状管网就是将城市供热管网主干线连成环状。环状管网与枝状管网相比,热网投资增大,运行管理更为复杂,热网要有较高的自动控制措施。
图4-15是由几个热电厂和一些区域锅炉房组成的多热源联合供热系统示意图。集中供热管网的输配干线呈环状,支干线4从环状管网3分出,再到各热力站(如热力站6)。环状管网的最大优点是具有很高的供热后备能力。当输配干线某处出现事故时,可以切除故障段后,通过环状管网由另一方向保证供热。
图4-14 环状管网
1—热源 2—主干线 3—环状管网 4—支干线 5—热用户支线 6—热用户的用户引入口
注:双管热网以单线表示,其附件未标出。
图4-15 多热源供热系统的环状管网示意图
1—热电厂 2—区域锅炉房 3—环状管网 4—支干线 5—分支管线 6—热力站(www.daowen.com)
注:双管网路以单线表示,阀门未标出。
4.3.2.3 放射状管网(见图4-16)
放射状管网实际上跟枝状管网接近,当主热源在供热区域中心地带时,可采用这种方式,从主热源往各方向敷设多条主干线,以辐射状形式供给各热用户。这种方式虽然减小了主干线管径,但又增加了主干线的长度。总体而言,投资增加不多,但运行管理时带来较大方便。
4.3.2.4 网格状管网(见图4-17)
这种方式由很多小型环状管网组成,并将各小型环状管网之间相互连接在一起。这种方式投资大,但运行管理方便、灵活、安全、可靠。
综合以上所述,在选用热水热力管网形式时,应考虑下列问题:
1)热水热力管网宜采用闭式双管制。
2)以热电厂为热源的热水热力网,同时有生产工艺、采暖、通风、空调及生活热水多种热负荷,在生产工艺热负荷与采暖热负荷所需供热介质参数相差较大或季节性热负荷占总热负荷比例较大,且技术经济合理时,可采用闭式多管制。
3)当热水热力管网满足下列条件,且技术经济合理时,可采用开式热力管网:
①具有水处理费用较低的丰富的补给水资源;
②具有与生活热水热负荷相适应的廉价低位能热源。
4)开式热水热力管网在生活热水热负荷足够大且技术经济合理时,可不设回水管。
图4-16 放射状管网
1—主热源 2—调峰热源
图4-17 网格状管网
1—主热源 2—调峰热源
5)供热建筑面积大于1000×104m2的供热系统应采用多热源供热,且各热源热力干线应连通。在技术经济合理时,热力管网干线宜连接成环状管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