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沟通业主、接受委托、明确目标
环境设计工作都是从接受工程委托开始的,为了在开展工作过程中有章可循,委托方和设计方都要按照互信、互利、互惠等原则签订委托协议或者委托合同,其中要明确甲方(委托方)和乙方(设计方)的权利和义务,诸如工作范围、工作时间、设计的具体内容、工作程序、现场服务、设计费用以及支付方式等。协议或者合同一旦签订,即具有法定效力,双方必须执行。执行过程中出现变化或争执,双方应本着平等、友好的原则进行协商。无法协商时,可以采取法律程序加以解决。依法委托和接受委托,是为了保障设计工作的有序进行,同时也是为了有效地保护双方的合法权益。
在委托协议签订时,特别要明确设计的目标,对承担设计项目的基本情况要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如场地所在位置、场地规划条件、具体设计要求、设计难度以及可能引发的关联问题、要求的工期与设计进度能否衔接等。这需要设计师有丰富的经验和良好的职业感觉,能比较迅速地做出判断,从而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更好地与委托方进行工作的前期沟通。设计师的沟通能力能够加强委托方的信任,为环境项目设计工作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信息搜集
场地调查、资料收集场地调查即现场踏勘,是环境设计具体工作的开始并且是关键的一个步骤,其目的是获得设计场地的整体印象,收集相关资料并予以确定,特别是对场地周边环境整体的把握、尺度关系的建立、风格风貌的构想等,必须通过现场体验才能够获得。实际上,有经验的环境设计师常常发现,一个有特色、符合场地特征的优秀环境设计方案的初步构思往往是在现场形成的。
场地的资源包括物质资源和非物质资源两大部分,也可分为场地内部环境资源和场地外部环境资源两方面。任何一个场地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与其周边的环境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各种各样的关联,要全面地了解资源情况,调查就不能仅局限于场地内部,不能就场地论场地,基本的调查应包括场地内部环境、外部环境中的物质资源和非物质资源调查。
在开始调查前,应该做好必要的准备,对于需要收集的资料事前应该有一份资料清单。其中,详细准确的地形图是最基础的资料,不可缺少。应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确定比例,规划的用地范围较大,比如说规模是几十平方公里甚至更大的旅游度假区,一般需要1/5000或1/10000的地形图,而如果是一个占地不大的城市绿地广场,往往需要1/500或1/1000的地形图。地形图上一般表示了诸如坐标、等高线、高程、现状道路、河流、建筑物、土地使用情况等信息。适宜的地形图便于我们方便准确地进行场地的调查,在现场调查中,应对那些地形图上未明确或有变化的现场信息进行补充,配合现场照片或录像,以便回到办公室后进行分析。对于大区域的规划,最好能获得航拍或卫星遥感资料,通过GIS技术进行辅助调查、设计,将更有利于工作的开展。
在场地调查过程中,有些规划设计的条件以一种“隐性”的状态存在着,比如地下的市政管网设施条件、城市今后发展对场地环境条件的影响、土地利用及设计的条件限制、外部交通及出入口限制、场地所处地段历史文化条件的可利用性及限制要求等,这些条件一般可以在城市规划和建设管理部门获得,有的则需要对场地周边地区进行更详尽的考察和体验。获得的各种资料应当汇编成一个有条理的基础资料档案,并需要保持完整和不断地补充、更新。
场地调查过程并不是一次性的,在以后的规划设计过程中,很可能还要多次地反复回到现场进行补充调查。现场调查要做到尽可能全面,尤其是在不方便多次进入的现场,更应当采用尽可能的方法全面准确地记录下现场的资源情况。
(三)基地分析
如果在设计前,没有对基地状况进行深入的了解分析,设计中就会遇到诸多的问题和困难,设计很难取得成功。因此,基地调查与分析是环境艺术设计与施工前的重要工作之一,也是协助设计者解决基地问题的最有效的方法。
(四)设计构想(www.daowen.com)
信息分析、方案构思如前所述,第一次进入设计场地时就会对现场有一个基本的印象,这时结合设计目标的构想也同时在闪现,过去的经验在一定程度上会有助于快速构思。当然,这些都是结合现场实际的最初步构想,往往是直觉的、模糊的、不完整的,甚至是破碎的、分离的,虽然在以后的设计过程中有可能被彻底修改或者被摒弃,但获得快速的设计印象,迅速进入设计角色,对方案的最终形成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这对每一个设计师来说都是必需的一种训练。
在对场地资源信息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收集后,接下来的工作就是对已获得的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其目的是为了设计工作的有序进行,应对所有与场地设计相关的资源条件进行客观、准确的分析,在分析的过程中不回避存在的问题,对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进行逐一梳理,找出主要问题之所在;在分析中对主要的限制条件应该进行重点研究,“瓶颈”问题有时在相当程度上限制了设计的多种可能性,甚至影响到项目本身的成立和发展,但“瓶颈”问题的解决,有可能孕育出具有独特性的景观设计作品。对在分析过程中发现的资料问题,应及时进行补充、更新,包括对场地的新的踏勘调查。分析工作的结果应包括:
(1)概述。
(2)目标及实现措施。
(3)项目组成及其相互关系。
(4)项目发展方向性草案。
(5)初步指标。
在方案的构思阶段,创造性的思维与场地的资源相结合十分重要。应该辩证地看待场地的资源条件,应尽可能做到因势利导、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场地内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具有这个场地特征的景观才是有别于其他场地的设计,也才具有可识别的特色,成为独一无二的或者是独具特色的设计。随着思考的累积,各种各样的设计灵感可能随时会迸发出来,必须迅速地记录下那些转瞬即逝的思路。这时,快速地表达显得非常重要。快速地表达可以是几条线条,也可以是一个符号、一句话……不管用什么方式,一定要把想到的记录下来,并且在以后看到时能够回忆起来。
各草案都应对场地的系统,包括交通系统、土地工程系统、市政管网系统、种植绿化系统、标志导引系统等提出明确的设计意图。草图要保持简明和图解性,简洁、清晰,以线条、图形、符号、文字、色彩等方式,尽可能直接阐明与特定场地的特殊性相关的构思。在全面思考并处理各系统之间关系的基础上,使整个场地系统成为功能协调的整体系统,满足项目的发展需要,并与场地外部的城市系统或外部大系统之间有效衔接。
在大型项目或复杂项目里,建筑师经常作为紧密协作的专业设计队伍中的一员,这个工作队伍中有规划师、建筑师、工程师、艺术家、策划师及其他专业人员。建筑师应当密切、主动地与其他专业人士进行沟通,有机整合各种资源和优秀创意、构思,协调各方面的关系,运用全面的景观知识和能力,以更高的视角、更全面的思维进行方案设计。在方案设计过程中,还应当与委托方(甲方),以及今后的管理公司进行沟通、协商,使可能在设计与实施、运行、管理中出现的许多问题在设计前期就可以及时规避,这样更有利于方案的有效推进。
不同的设计构思会有不同的方案,每个方案都有各自的优点和不足,要将各个方案集中起来进行对比,在比较中进行优化,好的予以保留,不足的进行改进或放弃。设计在比较的过程中不断地向深度发展,开始可能提出多个建议,比较后成为两个或者三个方案,最终形成一个设计方案。最终的设计方案并不是把所有方案的优点集中起来进行简单拼接,而是有选择地取用与最终设计构思能够有机结合的优点加以适应性地改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