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数字艺术与新媒体艺术的关系及独特优势

数字艺术与新媒体艺术的关系及独特优势

时间:2023-08-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数字是指其科学基础,艺术则是指其作品创作的审美特质。数字艺术与新媒体艺术有着密切的关系。无论是数字动画、DV电影,还是虚拟化的数字博物馆、数字商城,均是数字艺术派生的结果。其次,数字艺术不仅是对科技手段的有机利用,同时也是对科技的理性思维和艺术的形象思维的完美融合。人机对话及其互动,是该类艺术的独特优势。

数字艺术与新媒体艺术的关系及独特优势

数字艺术是近几十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与数字科技的发展而逐渐形成的一门新型的艺术样式。作为一门新兴艺术的出现,数字化技术已经不再是简单地充当工具的角色,一方面,数字艺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艺术活动,与各种艺术的创制密切结合,在不同领域中发挥出十分突出的作用,深刻地改变着传统艺术的基本特征和内在结构,极大地拓展了各门类艺术审美表现的功能;另一方面,数字艺术同时又充分表现出自身的特征,具备了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样式所应有基本质素。

数字艺术是当代社会发展的结晶。凡是以数字技术为载体,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均可视为数字艺术。数字是指其科学基础,艺术则是指其作品创作的审美特质。自20世纪60、70年代以来,在计算机技术广泛应用与迅捷发展的进程中,新媒体艺术得以形成并不断发展,及至90年代末,数字技术应运而生,在全球出现了以数字艺术为突出表征的艺术潮流,社会步入全新的数字艺术阶段。数字艺术与新媒体艺术有着密切的关系。新媒体艺术大多是指以数字技术为手段和材料的纯艺术形式,而数字艺术则更为广泛,不仅包容着新媒体艺术,而且泛指一切以数字技术为制作基础的所有艺术样式和艺术活动。

数字艺术体现为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在其本质上,数字艺术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当人们一直依赖传统的制作方式从事图片、影像、音乐等艺术样式的编辑与制作,以及相关的平面设计商业设计及其教学时,已然感受到技术的滞后。而当数字技术日新月异地发展与普及开来,在几乎所有当代艺术的制作中均体现出难以想象的作用,它不仅大大解放了陈旧的生产与制作方式,而且极为突出地显现出艺术与审美内涵的释放,使之成为凌驾于所有当代艺术之上的最具魅力的艺术形态。

图112 电影:《阿凡达》(美国,2009)

数字艺术应具有丰富的人文理念与审美内涵。数字艺术虽然需要依靠数字技术与计算机程序从事艺术创作与制作,但它依然蕴含了丰富的人文和审美特质。游离了艺术的数字化操作只能是数字技术,而不是数字艺术。作为技术与艺术的有机融合,一方面,在其操作手段与技术层面,充分体现出数字技术的能量,而在另一方面,无论是对纯艺术作品的创作,还是对各类应用型产品的设计与制作,以及对那些虚拟现实的设计,均应深深植根于社会文化的基础之中,展现出对社会发展及人类生存的观照,充溢着丰厚的人文理念,以及感染人、陶冶人的审美内涵。

数字艺术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价值和发展前景。在当下,数字艺术已经在交互媒体设计、数字影像艺术、虚拟现实设计、新媒体艺术等领域展露出十分耀眼的作用,没有数字技术的出现,上述艺术形态的形成是不可能的。无论是数字动画、DV电影,还是虚拟化的数字博物馆、数字商城,均是数字艺术派生的结果。网络与数字技术的结合,更使数字艺术如虎添翼,各种网页设计、网络或手机游戏设计等样式的出现,无不体现出数字艺术的巨大魅力。而在未来的社会发展进程中,数字艺术将以更为显赫的态势出现在各类艺术以及与艺术相关的各种社会活动之中,成为最具优势的艺术创新方式。

数字艺术具有鲜明和突出的艺术特性:

1.艺术科技的深度呈现

在数字艺术中,全面体现了艺术与科技的深度融合。首先,正是由于以数字技术为基础和工具,使得该类艺术在其创作与实现的过程中,全面或主要地使用了数字手段。这种以电脑技术为主要手段的使用,基本取代了对各种传统工具及手段的依赖,呈现为全新的样态。其次,数字艺术不仅是对科技手段的有机利用,同时也是对科技的理性思维和艺术的形象思维的完美融合。由于科技活动对理性思维的倚重,使得科技思维得以形成,而将科技思维及一般理性思维与艺术活动所倚重的形象思维乃至灵感活动融为一体,就使艺术思维得以充分的延展与丰富,获得不断创新的可能。数字艺术创作主要包括:各类互动装置、虚拟现实呈现、多媒体制作、卡通动漫、网络艺术、网络及电子游戏、数字设计、电脑动画、3D动画、数字特效、数字摄影、数字音乐等。所有上述艺术样式,均表现出对艺术科技的全面接受与吸纳,使其在与传统艺术样式的比较中,呈现出别具一格的样态。同时由于其内蕴的极大的辐射性和影响力,将使数字艺术产业在未来的文化创意产业中,居于核心的地位。

2.虚拟现实的自由建构

创造虚拟现实,充满了人类富有的梦幻般的想象。而真正虚拟实境的创造,只有在当代虚拟技术趋于完善的条件下方能实现。虚拟现实技术也称VR技术,是利用电脑模拟产生一个三度空间的虚拟世界,出现实时动态的三维立体逼真图像。它具有人所拥有的一定的感知能力,令使用者可以从事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的模拟,如同身历其境,能够自由地观察三度空间内的事物。还可以跟踪人的头部、眼睛、手势及各种行为动作,处理与参与者的动作相适应的数据,并作出实时响应,分别反馈到用户的五官。此外,还具有三维交互传感,以及立体声、网络传输、语音输入输出技术等。它将人们带入一个虚拟的世界,令人产生十分逼真的临场感,因此也称为人工环境。它将仿真技术与计算机图形学、人机接口技术、多媒体技术等多种技术集合于一体,是一种具有前沿性的人工智能技术。依托这种技术的促动,可以使艺术家创造出从未出现过的世界。在这一世界中,不仅可以呈现人的视觉感知,而且可以表达人的听觉、触觉、运动感知,甚至还包括味觉、嗅觉感知等;不仅可以使模拟环境的真实程度达到可以乱真的程度,还可以让人从这一环境中获得自然的反馈,甚至可以使虚拟环境中的物体依据现实世界物理运动定律做出种种动作。在当下,该类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影视、动漫、游戏、娱乐等项活动之中,在大型演出、会展等领域也有较多尝试。

3.受众接受的交互作用

数字艺术及其VR、AR艺术在虚拟现实等方面的作用,使之产生很强的交互性。人机对话及其互动,是该类艺术的独特优势。R艺术以人机对话为基础,形成作品与参与者的交互运动,通过对话展示作品意义的生成。可以看到,在这种技术条件下,通过人机界面对复杂数据进行可视化操作与互动,可以形成一种新的艺术语言形式,使人们的创新能力在其参与中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同时表现为人在艺术思维与科技相融合中所产生的新颖的认知与体验。许多在一般艺术创作与体验环境下所不能创造的幻梦,则可在这种虚拟环境下得以实现,甚至可以生成更为新颖的意蕴。这种人机互动还可体现为参与者与作品之间的沟通。艺术家通过对技术和艺术的自由运用,可以通过视频界面进行动作捕捉,储存访问者的行为及动作,加以重新塑造和建构,以实现新的创造;还可以将数字世界和真实世界融为一体,让观众进入作品之中,以自身动作控制和操作影像的运动,使观众实现再创造的可能。此外,该项技术还可以化静态艺术为动态艺术,使一般影像艺术幻化为具有逼真的临场感艺术,极大地增进艺术活动的表现能力,以及人们的参与性和互动性。

4.艺术形态的自生成性(www.daowen.com)

在数字技术的推动下,分形艺术得以产生。分形艺术把数学方程式的抽象转化为可见、易懂的艺术图画,具有自组织、自生成、自相似和自嵌性等特征,充分表现为有序和无序的有机统一,促使人们以崭新的视角洞察艺术的审美规律,从美的生成的视角深入认识美的奥秘。借助于分形艺术或计算机编码的“自组织性”,可以驱动一般艺术创制规律的异变,甚至不依赖人的创作思维即可以出现一种新的艺术作品,其艺术形态具有不可预知性。从表层看,这种自行生成的艺术样式或作品与艺术家的创造思维没有关系,似乎是对艺术创造本质规律的挑战。然而,正是由于数字技术的巨大功能,以及人们在对计算机编码的设计中融入了丰富思维,使其可以出现新的艺术形态,具有了一定的创新的意义。在这一过程中,分形艺术作品既可以体现出传统的美学形态,如平衡、对称、多样统一等,也可以超越既有的艺术标准,出现混乱中的秩序,自嵌中的丰富。人们当然不可能使其审美活动脱离审美认知和艺术规律的基本规范,将会不断促进计算机自组织结构的不断完善,使之产生既接近真实物象的虚拟形象,又具有新的美感意义的生成,更加符合人的审美需求的人造景观。在当代,这种技术更多出现在电影、音乐、视像及设计等类艺术的创造之中,为当代人们的审美活动增添了十分新颖的形式与内容。

【注释】

[1]亚里士多德:《诗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3页。

[2]参见胡经之著:《文艺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293-294页。

[3]宗白华:《中国书法里的美学思想》,《宗白华选集》,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267-268页。

[4]黑格尔著:《美学》第三卷(上),朱光潜译,商务出版社1997年版,第19页。

[5]亚里士多德:《诗学》,《诗学·诗艺》,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19页。

[6]莱辛:《汉堡剧评》,上海译文出版社1981年版,第101页。

[7]约翰·霍华德·劳逊:《戏剧与电影的剧作理论与技巧》,中国电影出版社1989年版,第213页。

[8]爱森斯坦:《爱森斯坦论文选》,中国电影出版社1985年版,第258页。

[9]爱森斯坦:《爱森斯坦论文选集》,中国电影出版社1985年版,第259页。

[10]普多夫金:《普多夫金论文选集》,中国电影出版社1985年版,第136页。

[11]巴赞:《电影是什么?》,中国电影出版社1985年版,第12页。

[12]齐格弗里德·克拉考尔:《电影的本性——物质现实的复原》,中国电影出版社1981年版,第331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