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人类所从事的基本活动之一,审美活动及艺术活动始终伴随人类的其他实践活动而兴起与发展,成为人类社会活动的重要一翼。在当代,特别是在致力于发展文化产业、繁荣艺术市场的历史时期,进一步认识艺术的基本特性,正确辨析艺术、非艺术及准艺术的特性与价值,不断推进更多非艺术的文化活动朝着准艺术或艺术转化,是极富当代意义的。
艺术与非艺术、准艺术的区别与界限究竟有哪些,人们可以从艺术所具有的特质以及与其他非艺术现象和活动的联系来认知。
艺术应当是非实用的,它主要用来满足人们精神的需要。但艺术的这一特性不是唯一的,其他人文科学的研究大都也是非实用的。
艺术应当是富有创造性的,而并非是自然的,这是区别自然美与艺术美的重要标志,但几乎所有的科学研究及社会实践的成果均是人类创造的,因而也不应成为判定艺术与非艺术的唯一标准。
艺术应当是审美的,而不是非审美的,其间,既包括人类审美情感的倾注,也包括人们对艺术形式美因素的认同,以及对人类精神美的追求。但是,审美性也并非艺术所专有,在社会发展中,特别是在当代社会的运行中,越来越多的社会活动开始融入审美的质素。
可以说,如果具备了以上条件,就应进入艺术的视野。艺术应当是非实用的、体现了人类自由与自觉的创造意识与能力的、充溢着美感的精神性产品。
艺术在整体人类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艺术文化从属于审美文化,而审美文化又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是审美文化中最纯粹、最具典型意义的文化形态。许多人类活动也具备审美性,它们同样可以被称作审美文化,但未必能够被称作艺术。还有更多的人类活动基本不具备审美特性,可以被称作社会文化,但不能被称作审美文化,更不能被称作艺术。
在审美文化及艺术之间,还有一部分人类文化活动居于其间,这些活动,往往具有浓郁的审美的甚至是艺术的典型特征,同时又具备一定的实用性功能,表现出重要的、人类的实用型特点。当这些文化现象中审美特性还不能超越其实用特性时,人们通常称其为准艺术,或者亚艺术。
对于准艺术,我们可以作这样的理解:它们具有艺术与非艺术的双重性特点,既具有重要的艺术化特色,同时又具有较浓重的实用化特色;它们具有较灵活的可变性,由于其已经具有了突出的艺术化特色,因而其中的某些方面可以随时进入艺术的范畴。诸如娱乐文化、休闲文化、体育文化、旅游文化中的部分形态,以及装饰文化、家居文化等等,均具有准艺术的重要特征。
人类文化的发展从来都不是凝滞不变的,审美文化及其艺术的出现,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它一方面基于人们文化素质及其需求的提升,同时也与特有的经济、社会心理背景有着内在的联系。一部分本来不具备审美特性的文化现象在社会的发展中受到人类其他文化的影响,伴随人类文化的发展以及人类审美创造能力的提升,由一般的社会文化演变为审美文化,具有了一定含量的审美特性;一部分本来已经具备审美特质的文化现象在社会的发展中,越来越脱离实用的功能,具备了更多非实用的意义,因而也就由一般的审美文化而演变为艺术。在当代社会,艺术殿堂的成员越来越多,形态与内涵愈来愈丰富,这正是人类审美创造能力不断提升的结果。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人类社会的一切实践活动,归根结底,都应按照美的规律进行创造。据此,人类不断将更多的非审美活动转变为审美活动,将更多的非艺术活动转变为艺术活动,都是人类思维及创造能力不断提升、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结果,它是社会进步与人类整体素质不断提升的重要表征。
区分艺术、准艺术与非艺术,其意义在于厘清艺术的本质,确认艺术与其他文化现象的界限,同时科学与理性地推进艺术及其他审美文化活动,特别是在致力于发展文化产业、繁荣文化市场的当代,更具有积极的作用。完全抹杀艺术、准艺术、非艺术的界限,将会导致艺术的泛化,而艺术无度泛化的结果将会致使其走向衰落。因为如果艺术失去了其自身的特征,同时也就失去了自身生存的基因和土壤。
艺术的发展,将会有越来越多的非艺术进入准艺术和艺术的长廊,同时,非艺术性的社会活动永远也不可能取代艺术。即使按照马克思所说,人类所有的实践活动都将按照美的规律进行创造,也是指更多的人类活动具有了审美的特质,并不表明人类的一切活动都将成为艺术。即使人类达到很高的审美水准,大部分人均具有一定审美创造能力的时候,社会也不可能失去艺术家与一般具有审美创造能力的人的区别。人类不仅应当增进艺术创造所需要的形象思维、意象思维、灵感等特殊的思维能力,提升其审美创造力,同时也应持续增进人类更为普遍需要的抽象的和逻辑的思维能力,提升其科学创造能力。艺术思维与科学思维并行不悖又相互交融,断言艺术将取代其他人类活动是不可取的,而断言艺术将消融在其他社会实践活动之中,也是不可能的。
大量准艺术的文化活动及其作品的出现,是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在当代,导致这一现象的引人注目的情况,与社会的发展是分不开的。
其一,人类多元社会活动的兴起。人类越来越摆脱了单一的和浅层次的活动方式,而走向多层次的、多样化的活动形态,因而具有了向着艺术化生存方向发展的可能。
其二,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以电子技术为龙头的高新科技的发展,为更多社会实践活动向着艺术化发展奠定了基础,它不仅促动更多非艺术的人类活动具有审美和自由创造的可能,同时也催动一些传统的艺术样式在不断接受科技融入的状态下,改变着自身艺术的样式和表现力,起到引领社会文化不断增进艺术化内涵的重要作用。
其三,准艺术形态的大量涌现与存在,标志着人类社会文化发展具有了更为突出的交叉性特点,生活的艺术化与艺术的生活化,正是当代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它势必改变社会审美文化活动的基本格局,激活其活动方式,同时也将引导社会文化朝着积极的健康的方向发展。
在艺术与准艺术之间,以及准艺术与非艺术之间,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有时甚至是很难区分的,这是正常的现象。促成艺术与准艺术以及准艺术与非艺术之间相互流动的基本因素,体现为二者之间的中介活动。在任何事物之间,都有着一个中间地带,一些现象和事物游弋于二者之间,具有相当灵活与动态的特性,起到重要的联结与中介作用。这种中介是十分重要的,其中包括人的审美心理需求,人们对科学技术的操作,以及人们对文化市场的运作等等。
人的审美心理需求的状况,是促使艺术形态变化的基本因素,它表现为人的审美心理的需要、人的审美创造能力的高下,以及不同地域、民族人们对艺术的基本需求,正是以上这些因素,促使社会实践活动中的许多方面向着准艺术乃至艺术的方向游弋和转化。
人们对科学技术掌握的能力,是推进更多社会实践活动融入审美因素,实现朝着艺术化变化的重要动因。从一定意义上说,科学技术发展的速度以及普及的程度,正是推进生活艺术化进程的基本因素之一。
文化市场的繁荣更是促使大量非艺术化的社会实践活动朝着准艺术或艺术的方向发展的基本动力。在当代文化市场,大部分文化活动及其产品均与审美有关,人们为了获得更高的市场份额与附加值,将会更多地对一些非艺术化的社会活动及其产品注入审美的乃至艺术的成分,以增强其市场的竞争力,同时也就不断实现朝着准艺术或艺术的转化。
艺术的殿堂并非是一个僵滞的格局,其间包含着丰富的内容,比如高雅艺术、通俗艺术、实用艺术等。那些具有历史积淀的、经历了岁月磨砺的、具有较多艺术含量与较高艺术品位的艺术活动及其艺术品,可以称作典雅艺术;更多具有突出的流行性、大众性和普及性的艺术活动及其作品,其内容与形式明晰晓畅、易于接受与传播,具有浓郁的民族、地域特色,可以称作通俗艺术;而各个时代大量介于艺术与实用之间,既不乏审美意味,又具有突出的实用性特点的艺术样式,则可以称作实用艺术。在所有艺术样式中,典雅艺术以其较高的艺术品位,成为每个民族在特定时代艺术的高峰和旗帜。但典雅艺术与通俗艺术、实用艺术的界限也不是十分清晰的,一些艺术现象时常游弋艺术与准艺术之间,成为最灵活最具生命力的文化因子。(www.daowen.com)
艺术与准艺术、非艺术之间的界线与区别,主要看其是否具有审美的因素以及审美因素的多寡。在当代,一些具备了某些审美特质的文化活动开始进入艺术,但又未完全脱离生活的实用性特征,比如娱乐文化、休闲文化、体育文化等中的一些现象,可以称之为准艺术;而更多本来只具有实用功能的社会实践活动不断融入大量的审美因素,因而具备了艺术的特质,但其实用性功能并未因此而弱化或丧失,对于其间审美特质超越了实用特质的现象,通常称之为实用艺术,而对于其间审美特质弱于实用特质的现象,则应属于准艺术。这些艺术由于将审美与实用紧紧相连,因而均为大众所欢迎,具有广阔的适应性和极大的发展空间。
图78 威尼斯圣马可大教堂(意大利,始建于公元829年,重 建于1043—1071)
建筑艺术,由于其建筑实体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实用需要而建造,因而建筑实体首先不是艺术,但由于建筑不同程度地融入了审美的因素,也就具有了艺术的成分。一些建筑体一方面具有实用的功能,另一方面又具有审美的和艺术的成分,因而以双重身份存在于世,成为了准艺术,为世人留下极其宝贵的文化遗产,诸如一些宗教类建筑、公共类建筑即如此;一些建筑体因其本身所具有的浓郁的艺术气息,同时又逐渐淡化了实用的功能,或曰其审美功能超越和压倒了使用功能,于是也就成为了真正的艺术品。
电视艺术,由于电视文化本体不是艺术,而是一项重要的现代传媒活动,其电视的物质性存在,也就成为当代重要的传播媒体,它所传播的信息,可以是艺术的或者是审美的,但更多未必是审美的,因此我们只是将那些在电视活动中具有审美创造与审美传播功能的部分称作艺术,亦即电视艺术,比如电视剧、电视艺术片、综艺节目、艺术性纪录片等,而将其他方面,如电视新闻、科教节目等,仍视作非艺术的文化传播。
图79 电视剧:《纸牌屋》(美国,2013)
工业设计,是指与当代工业相关的艺术。工业设计具有新兴的和交叉的特点,它与建筑艺术一样,在其主体上是为了满足人们实用的需求,而在当代,人们愈来愈看到工业产品的艺术化设计所带来的巨大价值,它适应了人们对于一般工业产品的审美性需求,因此在不断增进工业产品人性化功能的同时,愈加重视产品整体的艺术特质,在其造型、色彩等方面的设计中注入艺术因素,使其具有了艺术品的基本特性,在满足人们物质性需求的同时,也在满足着人们的审美心理需求。
准艺术,处于艺术与非艺术的中间地带,既具有一定的审美精神特质,同时其物质性因素也愈来愈丰富,因而逐渐成为当代文化产业与文化市场的主流性活动样式。正是大量丰富多彩的具有准艺术特质的审美文化活动,在满足人民大众精神需求的同时,也为社会经济发展开拓了新的领域。而作为纯粹意义上的艺术,则在审美文化的发展中起到主导的和引领的作用。
对于准艺术,我们不仅应当承认其存在的价值,也应当为其创造更多的发展的机遇和更大的空间。由于当代社会发展的多元性样态,人民大众对文化艺术的需求也有着较大的变化和较快的增长,人们不仅要求传统艺术的存在,还要求新颖的适应人们新的审美情趣和审美理想的样式的不断出现。同时由于社会的多样性发展态势,人们不仅将艺术活动作为基本的审美精神载体,还将更多的审美情趣凝注于物质的与社会实践的方方面面,即使是在社会生活的精神层面,也在不断注入审美的或者艺术的因素。正是基于此,人们将一般生活层面的活动与审美活动相交融,已经成为可能。其间,人们的审美创造能力也在获得提升。
图80 包豪斯风格建筑
我们在不断将美的规律应用于社会实践的同时也发现,特别是在20世纪中叶以来,在西方现代文化思潮中,否定审美文化及其艺术审美特性的思潮愈来愈盛,有的打出审丑的旗帜,与审美抗衡,并指称为最具有当代意义的艺术,也有一些艺术形式及其流派,不断偏移出审美的轨道,走向了其他路径。
否定审美文化及其艺术审美特性的人们大都以创新为旗帜。应当承认,人类的一切艺术成果,均是审美创造和精神创新的结晶。创新,是艺术的重要内涵,没有创新,就没有艺术,艺术的精髓就在于创新。但是我们不能由此就认定,只要创新就是艺术。创新的内涵是丰富的,同时也是可以具有多重含义的。创新,可以是理念的创新,也可以是形式的创新,既可以是顺应人们审美意趣的创新,也可以是违背人们审美情趣的标新立异。中外艺术史表明,并非所有的创造均符合审美规律,也不是所有的新奇均适应人民大众的审美需求。特别是在当代,由于深刻的社会矛盾、精神与物质的矛盾所致,西方社会许多人基于对社会现状与未来的深切关注、困惑与思索,借助于艺术创作与表现的手段,努力昭现人类生存以及社会现状,以求获得更多受众的共识。同时由于人类艺术在20世纪以前获得的巨大成就,对新世纪的艺术家们造成了巨大压力和挑战,致使20世纪以来的艺术创新遭遇到种种困境,迫使人们不得不另辟蹊径,探寻艺术发展的新渠道。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艺术创新出现了新的态势。
在艺术创新的道路上,人们遇到的最严峻的课题在于认同还是瓦解艺术的本质,遵循还是颠覆艺术活动的基本规律。许多人坚持继承与创新并举的原则,在对人类文化遗产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从而获得新的艺术成就。但同时,也有一些人以对传统艺术的颠覆和毁灭为主要目标,以推出各类新异的艺术样式与作品为自己创造的基本宗旨。应当强调,对所有属于传统的艺术的扬弃均是十分正常的,在任何时代皆然,但问题在于,任何时代的艺术均不能离开它们生长的土壤,以及赖以继承与发展的基础,任何扬弃均包含着继承与舍弃,而不可能在一个没有基础的沙滩上建筑其艺术的大厦。其中关键在于,一些人意欲颠覆的通常是传统艺术中的内核,即审美特性,亦即要对艺术的本质特性予以重构。
艺术的本质具有其客观性和历史性。只要人们的审美需求仍旧存在,只要人类社会仍旧不断按照美的规律进行创造,艺术的基本特质与功能就不会发生质的改变。艺术的发展同其他人类社会活动一样,不可能割断历史。它不仅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同时又是在继承传统的基点上发展变化的。艺术可以有千变万化,但其审美特性很难消解。审美特性,不仅是艺术的主要特性,也是准艺术的重要特性。
审美特性包括审美的情感特性与娱乐特性,这些都是人类精神的基本需求。不仅在其艺术形式方面,艺术不可能脱离其形式的美感因素,以及创造艺术的基本形式美法则,同时,在其内涵方面,无论人们对不同的社会与环境有着如何的怀疑、困惑与不满,但人们应具有的基本的人类良知没有变,对美的心灵以及美的理想的追求没有变,对生命的珍重以及对人类之爱的向往没有变。基于此,人们没有理由抛弃或者讨伐已有数千年传统的人类的审美追求,以及对审美理想的不懈探索。无论何时,假如人类果真放弃了对美的理想的追求,以及对美的形式的向往与创造,那么将会致使成人类精神的迷失。
对艺术的美的本质的背离与颠覆,必然造成如下结果:其一,精神溢出物质,内容压倒形式;其二,使艺术完全堕入丑陋。上述倾向均会导致艺术的倒退,将艺术转化为非艺术。
内容压倒形式,势必造成艺术内涵的过分理念化,使艺术成为某种理念的传声筒,或者驱使艺术走向实用。人们对艺术的审美性的需求是人类本质特性的重要表现,是人的精神的基本需求之一,而试图在艺术活动中削弱乃至抛弃审美情趣,实际上正是对艺术本质的悖反。20世纪以来许多艺术家的尝试充分表明,只有在充分表现人的审美情感与审美理想的基础上,才能自然生成其理念。任何不顾作品的审美情趣的自然显现,生硬地制造理念的做法,恰恰是失去了审美创造力的表现。
其实,艺术作为一种表现形象和创造意境为主要目标的人类文化活动,其主要功能在于创造鲜活的、生动的、感人的艺术形象和意境,其宣传与教化均属于重要的功能,但不应是唯一重要的功能。艺术在表现理念等方面的功能恰恰是比较薄弱的,它带给人们的只是以其形象和意境启示人们产生多元的和丰富的想象,而并不是理念的阐释,我们不应勉强赋予其不可能承担的职能。艺术带给人们的应当是朦胧的、多元的而不是单一的启示,是促使人们想象的而不是以确切的理念示人的形象或意境,也正是这样,在很多此类作品中,人们并不能清晰地理解其作者的理念和初衷,而是可以产生多样的甚至是相左的理解,这不仅是应当允许的,而且是十分正常的。那些试图以形象化的作品来阐释某种艰涩与复杂理念的作者,往往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有时甚至会产生与作者意愿相反的结果。作为审美创造的艺术活动,是以人类的普遍参与为其主要特征的,必然具有丰富的大众性与娱乐性色彩,对审美性的颠覆和抛弃,必然造成作品娱乐性与欣赏性的削弱,继而带来的是受众的丧失,而受众的丧失正是意味着该类艺术将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落。
使艺术完全堕入丑陋,同样是非艺术的体现。有的艺术家在其作品中处处以丑陋的形象或精神示人,并以此为其创作的根本目标,这是对艺术审美精神的悖反,违背了人类的基本精神需求。艺术当然可以表现丑,或者荒诞,但是,其间最大分歧在于,是承认审丑属于审美活动的重要构成,还是强调审丑与审美的截然对立。如果承认审丑属于审美活动的组成部分,那么对丑的审视应以完成向审美的转化为旨归;如果坚持审丑与审美的截然对立,将审丑视作艺术活动的终极性目标,那么对人类带来的就可能是精神性灾难。
图81 米开朗基罗:《摩西》(意大利,1513)
诚然,人们不应只是停滞于优美的范畴之中,这样做,只能导致审美精神生活的单调和枯燥,同时也不能深刻地反映社会和人生的真实,因此人们需要并创造出更多的艺术活动的方式和形态。优美之外更多艺术范畴的出现,正是人们审美活动不断深化的结果,同时也是人类对社会发展予以深度思考的需要。更多艺术范畴在人类艺术实践的进程中相继推出和成熟,拓展了审美及其艺术活动的多样性特色,不断满足人们审美及其艺术活动的需要,为艺术殿堂增添更多更丰富的内容。但是,无论作品属于何种艺术范畴,均应以表现美感为旨归。任何其他范畴,诸如壮美、崇高、悲剧、喜剧、滑稽、幽默,乃至丑与荒诞,均应朝着优美的方向转化,才能实现其根本宗旨。而在这些范畴中,有的与优美接近,比如壮美,有的稍远,比如崇高与悲剧,这些范畴中都或多或少存在优美的因素或基因。有的则更远,比如丑和荒诞,它们大大偏离优美,在完成朝着美的转化方面最为复杂和困难。在实现其转化的过程中,需要中介发挥重要的作用。其中介,主要在于人,在于人的理性精神与审美理想的高下。如果最终不能完成其转化,则表明人们在审美时空中还未能获得全面的自由。
总之,当艺术以其特有的姿态活跃于当代社会的时候,艺术一方面在努力改变、充实与完善自身,同时又与准艺术、非艺术一起建构成为一个有机的系统。它们既是相互区别的,分别以其突出的特性显示着自身存在的价值;同时又是可以不断递进和变化的,在递进与变化中实现新的交融。其间,艺术引领着审美文化发展的主导趋向,大量准艺术则在审美文化迅速增容中,占据了文化市场与文化产业的主流,而更多非审美的文化活动及其现象则在满足社会发展与大众多元需求的同时,也有越来越多文化形态朝着审美的和艺术的方向发展。在这样的进程中,坚持艺术的特质与遵循艺术创造的基本规律是保证其健康发展的前提,而不断与各种文化形态相互交融,促使其更多地融入审美文化及艺术的特质,在当下,正是发展文化产业与建设公益性文化、促进文化艺术繁荣的需要,在更宏伟的目标上,则是实现人类自由创造意识的提升及其人格完善的必由之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