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与实,历来是中国艺术追求的重要审美范畴之一。虚与实,体现了艺术的辩证法,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对艺术的启示和影响,虚实统一或相生,正是人们对于和谐美意境的创造与追求。中国艺术,充满了对辩证法的领悟和运用,而在本质上,这也是人们对宇宙天体、自然社会的审美认知和艺术理解,寄寓了人们的审美理想。
创造虚实相生的意境,在我国有着深厚的思想渊源。易经中的阴阳相推,老子的“大成若缺”“大音希声”,荀子的“形具而神生”,都是极重要的思想。更有古今许多学者把虚与实的有机统一,视作艺术意境构成的核心,提出许多精辟的见解。王夫之说“虚必成实,实中有虚”,清笪重光说“位置相戾,有画处多属赘疣。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20],后人黄宾虹也说“全局有法,境分虚实”[21],都对虚实转化的思想有深刻的理解。一些学者主张将意境分为实境和虚境,他们认为,意境,应是实境和虚境相互转化和融合的结果,实境是虚境的基础,虚境是实境的升华。虚实相生,就产生于实境与虚境的融合之中。
关于实境,就是指对于客观物象的如实再现,如景色、环境、人物活动的氛围等,均可成为艺术家笔下的实境。人们所说的“事境”“物境”,大都是指实境。实境的描写或描绘,在艺术作品中是重要的,不论是诗、小说、戏剧,还是绘画,对于实境的逼真和精妙的表现,均能以其形式的有机组合,建构成为富有美感的画面,这本身就可以给人带来审美享受。
但是,将艺术创作止于实境的创构是不够的,也不是大多数艺术家的目标。他们欲将自己的情感注入作品,或将对于自然、社会、人生的哲理性思考体现于作品之中,就必然要借助于形式因素,造成一种不同于实境的形态,这便是“虚境”。在实境与虚境的理论探讨中,古来便形成了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认为是以景为实,以情为虚,强调情景互融;一种认为是以形为实,以神为虚,强调以形传神。其实,二者是完全可以统一的。两种看法中的景与形,即指物象,并无大的区别。情景互融中的情,主要是指创作主体“情”的移入和互动,以及接受主体对寓于景中之情的共鸣,是对主体而言;而以形传神中的“神”,则是指通过作品中的物象,所传达出来的韵味和神韵,是对作品本体而言。事实上,虚境应是两个方面的结合,主体的“情”中,也有神韵的质素;作品生成的“神”,也不乏情的氤氲。可见,“虚境”,是在实境的基础上对主体情感、意趣的表现,也是对其作品内在神韵的追求,“虚境”的神韵如何,决定了整个作品的艺术品位和审美效应。
宗白华先生写道:“庄子说:‘虚室生白。’又说:‘唯道集虚。’中国诗词文章里都着重这空中点染、抟虚成实的表现方法,使诗境、词境里面有空间,有荡漾,和中国画面具同样的意境结构。”[22]可以说,在中国古典诗词和绘画中,创造虚实相生的意境美的范例比比皆是,戏剧、书法、工艺等艺术品类中,也大都飘逸着虚实统一的神韵。唐刘禹锡的《竹枝词(其一)》咏道:(www.daowen.com)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
该诗首句写景,杨柳与江水相映衬;二句绘声,情郎歌声自江上来,这是实境。后两句利用谐声双关语,以“晴”暗喻“情”,含蓄地表达了微妙的恋情,是虚写和虚境。前后实与虚相衬相生,情韵流溢,将意境悄然托出。
在绘画中,虚实相生更是历代画家表达意境的重要方式。画家可以利用画面的布局和形象,将其情思与意趣注入其中,形成虚与实的融合,而将意境得之于画外,观者也可于画外得到意境的陶冶。中国画中有“计白当黑”之说,就是指在画中需充分留有虚、空之处,并有机地予以调适和利用。虚、空之处并不是空白,而是让其起到虚中生实、寓实于虚的作用。如若使之虚中带实,反而更加富有韵味。元倪瓒(云林)注重主观意念的抒发,以表现“胸中逸气”,其山水创作追求高格调,时常笔有未尽之处,于空蒙之中尽得意趣,使作品极富感染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