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艺术美学:人的美感与审美快感的统一

艺术美学:人的美感与审美快感的统一

时间:2023-08-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生理需要是人类从事艺术活动的基础。即使是在审美活动中对于人的情感的表现,也呈现为丰富的和多样的态势。而真正的美感,既是审美快感的提升,又与其紧密相连、相互作用。仅仅满足人的快感的制品不是艺术,充其量是属于满足人的快适感的替代品,显然是低层次的。为了达到快感而从事的活动也不是审美活动与艺术活动,而是一种人的动物性本能的宣泄与渴求的运动。

艺术美学:人的美感与审美快感的统一

艺术的美感与快感,是一个恒久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性课题,在当代致力于发展文化产业的背景下,更具有探讨的意义。

1.快感、审美快感与美感

众所周知,美感是人在审美活动中形成的愉悦、喜爱、快乐等积极的审美心理活动,是人对审美对象肯定性的感受与体验;快感则是指人的听觉、视觉、味觉、嗅觉、触觉等受到事物的声音、颜色、形状、滋味、气味等刺激而产生的快适、舒服的感觉。

按照美国美学家桑塔亚那的表述,快感可以分为“生理的或肉体的快乐”与“审美的快乐”两种,前者是低级的只涉及部分器官的快感,后者则是高级的,与精神相关的快感。[3]

快感具有生理学的意义的快适感,动物也有快感;审美快感,既融入了生理快感的因素,同时又包容着心理的愉悦感;美感,将审美快感上升到理智阶段,其间并不排斥而是包含着生理快感,是审美快感的深化。

生理需要是人类从事艺术活动的基础。快感主要与人的生理要求相联系,同时有时也与人的心理要求相联系,艺术活动形式美感产生的依据都是心理的,又都是生理的,艺术形式美的组合基本法则比如整一、对称、均衡等均是首先符合人的生理的需要,与人的生理的平衡与运动的需要相一致的。

在审美知觉阶段所形成的初级美感中即已伴随着快感,而当美感上升到理性不断融入的阶段,也并不排斥生理快感,而是包含着生理快感,是快感的升华。快感是美感的生理基础,审美快感既不同于一般单纯的生理快感,却又包含着生理快感,它是生理快感与心理愉悦感的有机统一,也就是美感的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人的感官不仅能够感受艺术,而且能够创造艺术,从艺术中得到快感与满足。“动物和自己的生命活动是直接同一的。动物不把自己同自己的生命活动区别开来。它就是自己的生命活动。人则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的意志和意识的对象。他具有有意识的的生命活动……仅仅由于这一点,他的活动才是自由的活动。”[4]即同属于本能的需要,动物仅仅能够出于本能的需要而从事一定的活动,只有人能够超越单纯生理的和物质的需要而进入更高层次的社会与精神的领域

即使是在审美活动中对于人的情感的表现,也呈现为丰富的和多样的态势。人的情感既包括与理性交织且充溢着社会内涵的情感,也包含着与人的生理或感官欲望相联系的情感,它也是人的本质的组成部分。按照马克思的论述,“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5]。亦即人的本质是永远不能够脱离人的社会生活及其人与人、人与社会相互关系的,即使是人的感官欲望等,也时常表现为一定社会关系的存在,与人们的理性精神相联系。完全脱离了人的社会存在与理性精神的感官欲望,只能是人的动物性的张扬。

超越快感而达到审美的层次,是人类审美意识的重大进步,体现出人类由低级向着高级阶段发展的轨迹。正是由于快感、审美快感、美感具有递进的关系与紧密的交织,同时又存在重要的区别,因而形成人们在艺术活动中的多元追求与思索,也促使我们不断厘清其间的联系与差异:

其一,快感是单纯的感官意义上的快适感,审美快感已经具有了丰富的心理意义上的愉悦感因素,而美感则是在快感基础上的提升,其间虽然还包容着一定的快感,但在其主体方面已经是精神层面的了。

其二,快感的生成是与生俱来的,是人的生理因素的体现与表征,而审美快感与美感的生成,则是在人类具有了丰富与高级的意识活动能力的基础上生成的,属于高级意识的显现。

其三,快感具有动物性,不具备社会与精神内容,美感则是人对事物的肯定性的感受、体验与评价,具有丰富的社会与精神内容。审美快感则居于其间,在快感的基础上融入了一定含量的社会与精神内容,同时生成了一定程度的心理愉悦感。

其四,快感的体验不必伴随着意象或形象,而审美快感及美感的体验必须伴随着丰富的意象和形象,同时,体验的重点与归宿也必须以一定的精神满足或意念的实现为目标,这些,均是一般快感所不具备的。

综上,纯粹的快感具有突出生理性特征,不具有精神内涵,而一旦成为审美快感,也就不可避免地融入了精神的内涵,势必与人们的价值追求、生活理想等等相联系。而真正的美感,既是审美快感的提升,又与其紧密相连、相互作用。

2.人的审美意识的发展与深化

从快感,到审美快感,到美感,表现出人类审美活动及其审美意识的发展与深化。

美感有层次的区别,初级层次的美感是人们对艺术外在形式的悦耳悦目所产生的生理与心理快感,这个层次的快感即为审美快感;中级层次的美感是人们对形式所蕴含的意蕴予以理解与阐释,其情调、趣味得以显现,但其间也蕴含着一定的快感的因素;而在高级层次,即人们对于其格调与意境的深化与高扬,此时完全属于心理美感的范畴

仅仅满足人的快感的制品不是艺术,充其量是属于满足人的快适感的替代品,显然是低层次的。为了达到快感而从事的活动也不是审美活动与艺术活动,而是一种人的动物性本能的宣泄与渴求的运动。(www.daowen.com)

单纯沉溺于快感的层面,虽然能够满足人的一些生理或心理的某些需求,但具有很大的危害。特别是在一般社会活动中,快感的含量压倒了美感的含量,只能导引人们原始欲望的膨胀和无节制的宣泄,甚至会冲垮人们理智的堤坝,对于人类世界的和谐与发展具有极大的冲击与破坏作用。

人的原始欲望是需要满足的,但同时也是需要节制的,否则就会导致欲望的泛滥,这不仅是艺术的蜕变,同时也是人的退化。人是具有高级意识活动和丰富理性的,正是由于人类在理智的意识和思维推动下,才一步步由低级阶段走向高级阶段,逐渐摆脱了与动物的区别。在漫长的社会发展历史上,人类不仅懂得了如何满足人们的欲望,同时也懂得了如何节制欲望,节制欲望的方式有多种,而审美与艺术活动是最好的方式之一。在艺术活动中,人们的确没有完全消解与泯灭人的原始欲望,同时,又能够得到充分的节制,使之在理智的控制下,适度地、有节制地掌控人的欲望。只有将其原始欲望上升到美感的层次,才能称得起艺术。

仅仅达到审美快感的满足,也不是较高层次的审美或艺术活动。在一般意义上,审美快感的满足,通常与人们的游戏、娱乐与休闲相联系,在当代文化产业发展的进程中,该方面的活动发展较快,正是出于人们的普遍需求。上述活动一方面具有实用的应用的功能,同时又具有一定的审美意味与快感,此类社会审美活动与产品创制,一般来讲还不是艺术。

娱乐文化属于审美文化的组成部分,但其审美含量不高。娱乐中也具有一定的审美文化元素,例如优美、喜剧等,但也存在一些非审美性的文化元素,比如游戏的元素、快感的元素等,正是因为娱乐中的快感是与审美的元素相互交织而出现的,因此可以称其为审美快感。

审美快感是人在审美活动中审美意识与人的快感的融合。因其已经与审美活动相联系,而审美活动又是人的感性与理性活动的统一,精神追求与娱乐性形式的统一,因此在审美快感中,不可避免地具有了价值判断与精神取向。

而在美感中,审美的价值取向以及精神活动的判断已经具有了更重要的地位和份量,美感的构成,实际就是审美的精神含量与娱乐的形式创造的统一。其间娱乐也是不可缺少的,但与一般的快感不同,它已经通过与精神内涵的融合,形成人类一种重要的审美意识和价值取向。

3.美感与审美快感的有机统一

艺术中不乏审美快感,一些接近于文艺娱乐的样式中,审美快感的成分是显然的,即使一些非娱乐的纯艺术形态的经典性艺术作品,也均具备一定含量的娱乐性审美快感的成分,这些因素的存在,正是在于对大众文化趣味的适应。

事实上,艺术自发生以来,就与娱乐密不可分。艺术中有娱乐,当然也就有审美的快感。但如果对快感的体现过分张扬、夸大,不仅不能实现美感创造的目的,反而会导致人的感官欲望的无度宣泄与放纵,严重损害艺术活动及其创制精神内涵的实现。在艺术活动及创制中赤裸地、表层化地表现人的感官欲望,以求满足人们的快感需求,是极具危害的,它能够极大地冲击或消解美感中的精神内容,将艺术活动蜕变为单纯感官享受的低层次活动,而使艺术活动中的认知、教育、伦理等功能变得无足轻重,甚至丧失其意义,成为快感宣泄的陪衬。

在当代努力发展文化产业的进程中,艺术产业及其市场成为国家综合实力增长的重要领域,同时,艺术活动与生产也成为提升大众审美文化素质及其文明程度的重要表征。我们当然要努力创造更大的文化与艺术产值,但同时又要清醒,决不能为了盈利而放弃对于艺术活动本质的坚守。

诚然,一些作品所涉及的社会生活本身就与性和暴力有关,不能不予以表现,否则就会弱化作品的内涵,问题的实质在于如何表现。在中国文化和艺术传统中,人们善于利用含蓄、隐喻的手法表现一些有关性的、暴力的内涵与诉求,以达到既彰显其特性,又不流于低俗的目标,这是足以令今人思索与借鉴的。某些单纯对于色情与暴力的表现并不是艺术,而是对人的非审美的劣性的张扬与夸饰。在艺术作品中极力表现色情与暴力,或者渲染与夸大其作用,将色情当作艺术,正是摒弃了精神内涵的赤裸裸的欲望宣泄。而对暴力的过度渲染,同样也会大大消解艺术的审美特质与精神力量,是艺术创作枯竭与低下的表现。某些充满了各种有关性的暗喻与启示,有意导引人们进入某些方面的联想与幻想,其真实目的仍是在于增强感官的刺激性,以及对受众的吸引力,其人文精神追求与低层次欲望之间表现出深刻的矛盾。

应当强调,积极与健康的文化追求永远是必须恪守的准则,无论何时也不应以牺牲社会优秀文化的传承而作为增加文化产值的代价。同时,大众的文化需求一方面是需要适应与满足的,同时也是需要提升的,如果放弃了对大众正确和积极的引导,只会使艺术创作堕入非艺术的低劣欲望表现的泥潭。艺术表现必须恪守一定的原则:与民族的、大众的审美习惯相适应;与民族文化传统及国家文化政策相一致;与不同层次受众的审美心理相吻合。准确地把握艺术活动与作品中审美快感的因素,需要掌握一定的度。只要以满足人民大众的文化需求与提升大众的审美素质为己任,就能够找到正确的方向与表现方式。

【注释】

[1]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8页。

[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7页。

[3]桑塔耶纳:《美感》,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24-25页。

[4]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96页。

[5]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8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