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我去过一趟三、六区,那里会弹的人较多,但是弹得比较好的相对较少,音调也和我们的不太相同,他们那里的调子比较单一。我们傈僳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但我们傈僳族每个地方音乐的调都会有差异,我们这里的跳脚总共有十二脚,祖祖辈辈跳的都只有十二脚,有些地方好像有二三十脚,我们的祖辈没有和我们提过,一至十二脚的调我都很熟悉,我的孩子也只会这些。现在教给徒弟的也只是十二脚,他们现在都会弹会跳。除此之外没有多少人会。
起奔不仅有欢快的调,还有伤心调,这个调主要是为了抒发个人情感,调的开头一般都是追溯民族发展史,从远古时期开始,歌词内容大致是:“爸爸有山洞,是山洞里出生的孩子;妈妈有树洞,是树洞里出生的孩子。爸爸的孩子就我一人,妈妈的孩子就我一个。没有房子住山洞,没有房子住树洞。爸爸刀耕火种,猴子偷玉米,怎么也赶不走……”根源是实实在在的东西,几辈子都弹不完,我也只勉强会弹写,这属于老辈人的传承,祖辈教过的我会,但和他们相比还是有所欠缺。老人家弹怎么种庄稼、鸟和老鼠怎样偷吃粮食,每个细节、每个过程都一清二楚地表达出来。(www.daowen.com)
起奔由琴箱、琴杆、琴头、木马和琴弦五部分组成,除了琴弦都是木质的。琴箱为三角形,正中间钻几个小洞,主要是为了反弹及放大声音,就好比是喇叭;琴杆为半圆柱形;琴头为牛角形,为了调声调;木马是一块小木片,他所放的位置不同,音就不同。琴箱从下往上来说,如果放在三分之一以下的地方声音是低沉的,放在三分之二以上的地方声音是细高的。木马算是整个起奔的主要部分。吉资和起奔的构造原理是一样的,如果要一起弹拉,那吉资的声音要和起奔协调,木马的位置要一致,而菊律是已经固定好的,只要不坏,声音不会有变动。这三种乐器的声音协调好了,如果由技术高超的人演奏出来,听者就感觉只有一种乐器在弹奏,非常动听。菊律的调和竹节有关,竹节的长度差不多一样,声音也就一样,竹节短,声音就是低沉,竹节长,声音就是粗犷,起奔和吉资的木马主要是为了配合菊律而设计的,要根据不同的菊律调不同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