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漾濞傈僳族家谱及发展史

漾濞傈僳族家谱及发展史

时间:2023-08-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于家族而言,我先从漾濞傈僳族开始说,漾濞傈僳族是从1819年进入漾濞的,刚进入的时候才有3户人,到目前为止,已有3118人。进入漾濞第一家人,通过考察,下来是由我家爷爷这一辈他们三弟兄一起来的,发现这个地方有山有水,森林植被非常茂盛,野兽非常多,适合我们傈僳族居住,然后就确定下来在这边居住。对于我们这个家族而言,原先是由维西过缅甸,维西搬过去时只有一家人。

漾濞傈僳族家谱及发展史

我叫李贵明,傈僳族,1945年生。对于家族而言,我先从漾濞傈僳族开始说,漾濞傈僳族是从1819年进入漾濞的,刚进入的时候才有3户人,到目前为止,已有3118人。准确来说,第一家是清朝末年民国初期来到漾濞这个地方,此后大部分是从缅甸、维西、云龙、永平、永胜过来。进入漾濞第一家人,通过考察,下来是由我家爷爷这一辈他们三弟兄一起来的,发现这个地方有山有水,森林植被非常茂盛,野兽非常多,适合我们傈僳族居住,然后就确定下来在这边居住。

对于我们这个家族而言,原先是由维西过缅甸,维西搬过去时只有一家人。在缅甸板瓦这个地方,板瓦这个地方比较宽阔,傈僳族习惯于在这个地方待两年又到那个地方待两年,但总体而言,都是在板瓦这个地方。后来有3兄弟,老大在缅甸,老二也就是我们这一支,回了中国,老三的话去了泰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我们都还会相互来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逐渐地也就断了联系。我们这一支回来以后,住过福贡,在福贡待了几年以后又全部搬回来原先的居住地,来来回回好几次。后来迁徙到了云龙的大栗树,又迁徙到了永平的瓦窑,又迁徙到了漾濞的松登,松登以后又搬到仓山西镇白掌村阿细底,在这里就居住的时间比较长,一直至今。我们这个家族搬到阿细底以后就居住到现在,原来这个地方只有1户人家,从1户人家发展了1个村,现在这个村有21户人。

我们八个在1947年10月的时候还回了缅甸,待了一年不到的时间,1949年3月我们又从缅甸回到了阿细底。从阿细底出发的时候我将近2岁,再次回来的时候我都已经4岁了。那个时候沿着大山深处走,生活条件十分艰苦,基本靠吃野兽肉来保障的,在途中如果遇到村庄的话,就去村子里面拿猎物去和那些村民们换取盐巴、粮食、茶叶等生活必需品。有时还会去换点酒之类的。记忆当中我们是顺着河流走的,应该是怒江。回来的时候也是原路回来的。因为当时自己年纪比较小,我记得那个时候山特别高,我们在大原始森林里面休息了好几天。还记得那时候我们打了一头马鹿,然后就拿这头马鹿去换取了一部分苞谷仔仔,然后煮苞谷仔仔来充饥。(www.daowen.com)

我们走的时候带了一个土锅和一个罗锅,然后通过火链子和木头两种方式来取火。大概4岁的时候就可以换取火柴了。我们是少数民族,生活非常贫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我们那个乡叫作白掌乡,那个时候母亲是副乡长,记忆中当时的妇女中只有母亲当领导。我家有10姊妹,父母会打猎,我们也就会打猎,父母会种地,我们也就会种地,基本没有文化。我们小时候我家老经常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来教育我家几姊妹,而故事的内容大多都是关于我们傈僳族的,诸如神神鬼鬼以及傈僳族的起源等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