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傈僳学史料丛刊第四卷:傈僳族学唢呐的经历与进步

傈僳学史料丛刊第四卷:傈僳族学唢呐的经历与进步

时间:2023-08-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当时属于集体时期,想找一点酒都很困难,但对于我们傈僳族来说,礼尚往来很重要,去请他人教我们唢呐,出于礼貌得带点东西,不注重分量,心意到了就可以。傈僳族是个爱喝酒的民族,我们去找师傅的时候就带点酒去,他喝了点酒就会很乐意教我们,不然他教着没兴致。我们两兄弟就分工合作,一个人学一个人在一边写谱,之后自己按着谱练习。

傈僳学史料丛刊第四卷:傈僳族学唢呐的经历与进步

我们两兄弟(浩永芳两兄弟)是1975年开始学习唢呐的,作为一个农民白天没时间学习,晚上的时候才可以学,有时候学到深夜一两点。刚开始学习唢呐的时候我们两兄弟特别穷,但我们还是非常喜欢学习,只要有时间我们哪里都去学。当时属于集体时期,想找一点酒都很困难,但对于我们傈僳族来说,礼尚往来很重要,去请他人教我们唢呐,出于礼貌得带点东西,不注重分量,心意到了就可以。傈僳族是个爱喝酒的民族,我们去找师傅的时候就带点酒去,他喝了点酒就会很乐意教我们,不然他教着没兴致。

唢呐、起本、菊律都没有订册的书留传,都是口头相传的。我们的大师傅名叫浩谷耗,唢呐是大师傅从nazhexbbaq(地名,具体不详)那里学来的,现在我们学的基本是从他手中传下来的,我们的这个属于祖传的,主要是从蜂丛林的爷爷、爸爸和害奈波那里学来的。我们俩的唢呐一部分是家传的,一部分是其他人教的,总之我们和好多人都学过。

据说,我们这里会唢呐的第一代只有大师傅一个人,第二代有三四个人,第三代的时候有四五个,现在到我们这一代也就是第四代,学唢呐的人比以前多了不少。我们大师傅学唢呐的时候,学了3年,他的师傅才给了他一根唢呐杆,他在那里给他们干活,但不给工钱,那时大师傅只要有时间,不管白天还是黑夜就学。回到我们这之后,他就组织我爷爷、爸爸辈的人学唢呐,学会之后把学唢呐的人分到各地,随后唢呐也就传到了各地。我20岁左右的时候,我们兄弟俩就开始学习吹唢呐了。

蜂丛林是1972年开始接触并学习唢呐的,到1977年的时候,我们俩才在一起学习。当时生活条件比较差,有时候我们会带点茶,有时带点酒,给师傅泡壶茶或者请他喝酒的时候他会很开心,就会教给我们更多的东西,就当时的生活条件来说,能带点茶给他已经很不错了。教我们的时候师傅主要是讲述,并没有给我们演示实际的吹奏,对我们来说这样的学习还是比较困难的,所以当他吹的时候就自己写谱,写了好几本,开始我们吹的时候是看着谱吹的。(www.daowen.com)

我们学的时候相约去,带点小酒,师傅喝了点小酒心情就特别好,不管多晚都会教给我们。我们两兄弟就分工合作,一个人学一个人在一边写谱,之后自己按着谱练习。那时候穷也是一个原因,我们的师傅年纪大了容易累。现在很多人来邀请我们都有点不想去,但是不得不去,我们也不算太老,现在我的孩子们也长大了,不希望我们太累,看着我们奔波,儿女心疼我们,希望我们清闲一点。

现在我们属于第四代,以前大师傅们吹的有些我们现在依然不会吹,因为那些杂调我们没有谱,我们会的都是他们教的,那时候他们可以连续吹好几个小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