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模式转型研究:助力实施人力资源强国战略

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模式转型研究:助力实施人力资源强国战略

时间:2023-08-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国人均主要资源都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最大的天然资源禀赋就是人口,三十多年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很大程度上就是得益于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获得的“人口红利”。社会企业化民办高校目标直接指向占中国人口大多数的中下阶层,满足他们的高等教育需要,显然有利于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战略的实施。政府角色得到端正后,对民办高等教育发展无疑具有极大推动作用。

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模式转型研究:助力实施人力资源强国战略

第一,利于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我国人均主要资源都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最大的天然资源禀赋就是人口,三十多年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很大程度上就是得益于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获得的“人口红利”。然而,随着20世纪80年代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出生人口减少,人口老龄化日益加重,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65岁及以上人口已占8.87%;近几年来东部沿海地区的“民工荒”;各地体力劳动者工资的大幅提升。这些都表明,“数量型”人口红利正在衰退[61],低工资、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已到了必须转型的时候,这就要求劳动者的素质必须提升,抓紧实施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关于“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部署,增加整个国家的人力资本存量。社会企业化民办高校目标直接指向占中国人口大多数的中下阶层,满足他们的高等教育需要,显然有利于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战略的实施。

第二,利于政府端正角色。(www.daowen.com)

截止到2013年,政府对待民办高校存在越位与缺位并存的现象。民办高等教育社会企业化发展模式下,民办高校举办者是基于社会目标而真心办学,这样利于改变政府的越位与缺位现象:一方面,社会企业化民办高校属非营利组织,能够自觉改善内部治理状况,实现治理科学化,更不会影响社会稳定,如此,政府也就没有越位的理由,民办高校的办学自主权也将由此得到扩展;另一方面,社会企业化民办高校是真正不以“营利为目的”的高校,与公办高校一样,为国民提供公共教育,如此,政府也就没有理由在给予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同等待遇方面继续缺位。政府角色得到端正后,对民办高等教育发展无疑具有极大推动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