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办高等教育的主导发展模式转向社会企业化发展模式的可行性主要在于以下方面。
(一)国家政策利于非营利性高校发展
一直以来,国家没有把民办高校区分为营利性与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大都登记为民办非企业单位。
民办高等教育作为一项社会事业,我国现行教育法规都要求举办者“不得以营利为目的”。《民办教育促进法》也没有明确支持民办学校以营利为目的,仅仅在奖励条款中,允许举办者取得合理回报。国务院制定并于2004年实施的《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进一步要求,举办者取得合理回报之前,必须向社会公布与其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有关的材料和财务状况。再有,一直以来,国家也没有对民办高校进行区分,都是登记为民办非企业单位。这些反映,国家政策都是希望民办高校向非营利方向发展。
然而,在现实中,很多名为非营利的民办高校实为营利性高校,而且也享受税收等各种优惠,这样使许多人很难辨别真伪,因而干脆就读时尽量不选择民办高校,结果使真正的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大受打击。
不过,2010年公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积极探索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民办学校分类管理。国家要将民办学校分为营利性学校和非营利性学校,表明国家不再希望所有民办高校都办成非营利的,这种正确做法无疑将有利于属于非营利性的社会企业化民办高校的发展。
(二)社会办学潜力极大,民办高等教育资源丰富
自古以来,我国民间就蕴藏着极大的办学积极性。兴起于春秋、战国时期的私学,历经朝代变迁,绵延不断,[57]尤其是,早在唐代就出现私人创办为主的高等教育机构——书院。南宋时期,书院更是达到极盛,共建136所书院,甚至大有取代官学而成为主要教育机关之势。[58]到了近代的国民政府时期,私立高等教育更是达到传统社会的顶峰。新中国初、院系调整之前,其中私立高校占全国的39%。[59]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办学热情被激发起来,民办高等教育迅速得到恢复发展,尽管1990年代末,公办高校开始扩招,民办高等教育发展进入调整阶段,但社会办学潜力仍然非常大,民办高等教育资源丰富。这从以下方面可以看出。
第一,社会上存在大量人力资源可供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所需。一是退休人员。尽管中国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但大量的低龄老人,如高校退休教师、企业退休的熟练技工等还有能力发挥余热;一些老人退休金较低,他们也愿意再次就业。二是高校毕业的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快速的高校扩招使文凭大幅贬值,目前研究生都很难找到比较理想的单位,但是,这些青年人经过锻炼,完全可以成为社会企业化民办高校的骨干,加之,社会企业化民办高校属非营利组织,吸引人才比其它民办高校更有优势。三是一些事业单位的在职人员,如公办高校、研究院的在职人员。他们普遍有时间从事第二职业,事实也是如此。他们也可成为社会企业化民办高校的辅助师资力量。(www.daowen.com)
总之,社会上存在大量人力资源,可保障社会企业化民办高校招聘到优秀师资力量。
第二,社会上已有为数不多的“准”民办高校社会企业家,只要政策适当,将来还会有更多的涌现。
社会企业化民办高校的举办中,最关键者是民办高校社会企业家,他能把分散的各种资源有效地组合成社会企业化民办高校。目前民办高校举办者当中,有不到10%的能把民办高等教育作为一项事业来追求的举办者,尽管数量还不多,但他们就是“准”民办高校社会企业家。只要国家出台合适的鼓励政策,一定会更多民办高校社会企业家涌现。再有,随着中国私营企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家认识到应当承担社会责任,回报社会,他们当中将来也可能会产生一些民办高校社会企业家。此外,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接受高等教育,大学生创业者越来越多,将来也可能会产生一些民办高校社会企业家。
(三)可得到广大学生及家长的支持
社会企业化发展模式能得到广大学生及家长的支持,其原因在于以下方面。
首先,广大学生及家长倾向于寻求非营利民办高校。在某些领域,消费者往往缺少足够的信息来评价服务的质和量。这些情况下,如果服务由营利性组织提供的话,它们很可能利用自己在信息不对称关系中所占的优势地位以次充优,以少充多,欺骗消费者,谋求自己利润的最大化;非营利组织则不同,在国家进行有效监管的情况下,它们要受不得分配赢利的约束,既然营利不是它们的目的,它们借信息不对称之机占消费者便宜的可能性就要小得多。从消费者的角度考虑,他们当然倾向于找比较值得信赖的机构来提供这类服务。[60]社会企业化民办高校属于非营利性高校,教职工能把民办高等教育作为一项事业来追求,办学结余只用于学校未来发展所需,容易取得广大学生及家长的支持。
其次,截止到2013年,民办高校办学经费主要依赖学杂费,而社会企业化民办高校则能改变这种状况,实现办学经费多元化,教育成本中学生个人承担的比例可大幅下降,从而大大拓宽中低阶层生源。
总之,能得到广大学生及家长的支持是社会企业化民办高等教育发展模式能持续发展的动力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