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民办高校招生工作是市场化发展模式的特征

民办高校招生工作是市场化发展模式的特征

时间:2023-08-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民办高校以招生工作为中心,这是市场化发展模式最突出的特征,表现在以下方面。招生员主要是本校的教职工和学生以及校外的招生代理。(四)严格监控招生进程民办高校非常重视监控整个招生工作进程,及时根据招生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调整招生政策。为对招生工作进行有效监控,民办高校一般有一个完整的招生体系。“省长”对主管招生的副院长负责。这既是一条组织链,也是一条利益链,各级领导能有效地监控招生工作的全过程。

民办高校招生工作是市场化发展模式的特征

民办高校以招生工作为中心,这是市场化发展模式最突出的特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充分的招生准备

首先准备招生员。招生员主要是本校的教职工和学生以及校外的招生代理。民办高校的教职工除了暑期留在本校从事接待工作的,一般都要求外出招生。所以,一部分教职工是民办高校招生队伍中比较稳定的力量。至于招生员中的学生则每年很不固定,大都是新生参与招生的积极性非常高,学校主要采取招一名学生付多少钱的方式吸引大一学生参与招生,这对一些农村来的学生非常有吸引力。民办高校每年准备的招生员数量非常大,学校也希望参与人越多越好。比如,A省DY学院每年招生员都在三千人以上,覆盖全国大部分县城。

其次传授招生方法。经过十几年的招生实践,民办高校已经摸索出一整套非常成熟的招生办法。A省民办高校的招生办法主要有:①网络法。就是要求招生员要建立一个有效的网络。具体来说,就是要找到10个老师、10个同学、10个朋友、10个亲戚。让这些人帮助招生员作宣传。为了建立网络,可以采取让利的方式。比如,给高中班主任招一个学生500-1000元的劳务费。②倍增法。就是让招到的第一名学生再去帮助招生员招生,以学生带学生的方法。为了让学生帮助招生,可以给一定的费用,比如,招一名学生给100-200元。③双赢法。就是要求招生员学会多听,少说,让学生说,不要否定学生的看法,先要肯定学生说的话,让学生高兴,在心理上接受招生员,再向学生说明选择读本校的原因。④分析比较法。就是让招生员帮助学生分析高考后面临的选择:复读、打工、不读书、读本校这四种选择中,帮助学生逐一分析,复读、打工、不读书都不是最好的选择,只有读本校是最好的选择。

再有,传授学生招生的步骤,一般为:①在招生点选一个比较显眼的固定住所,便于家长与学生来咨询。②准备好印章,在学校配备给招生员的宣传资料上印上招生员的手机号,利于学生打电话咨询。③到高中去宣传。重点去普通高中,学生分数越低的越好。争取到班里去宣传,与学生见面,哪怕时间非常短也好。还要收集班上的名单和有效联系方式。这个名单与联系方式至关重要。为争取高中班主任的支持,可以请班主任吃饭,让利给班主任。④高考的时候宣传。高考的时候可以重点做宣传,适当地向学生发放资料,不能无目的发放,资料永远是不够的。⑤高考结束后,在规定的时间内,请学校的校长、教务主任、班主任免费到学校来参观,车费食宿等费用全部由学校报销。学校会派专人安排接待工作。⑥6月下旬招生员带学生来校参观。注意,只带分数不高的学生来参观,凡是参观的必须有20%-50%的学生来校报到。⑦7月1日之前可以带学生来报名缴费。凡是交清学杂费的可优惠1000元。⑧做好专科第一次填报志愿的工作。最好叫学生填唯一志愿,如不填第一志愿的可填第二志愿。可劝第一志愿报一个比较好的公办专科,这样“撞车”的可能性很大,被本校录取的机会就大。⑨8月初到8月中旬招生员带领新生入学,有一个带一个。到校之后学校的第一批军训也要开始了。这时要完成招生任务一半,否则很难完成招生任务(定点招生的任务为5个)。⑩8月中下旬,专科录取,做好补录和点录。这时候,学生没有上公办的机会了,有补录对学生非常重要。把一些上了分数线的并且没有被任何学校录取的学生报到学校,予以补录或点录(另外,每年九月份还有一次补录机会)。最后,九月下旬招生员再撤回学校。

(二)投入较长时间

民办高校所投入的招生时间非常长,除了最紧张、最集中七月、八月,实际上,前后延伸的时间更长。每年二月中下旬开学,二月底、三月初就开始动员。招募到人员后,三月份开始进行招生培训,传授招生的经验与方法。四月底、五月初招生员开始利用五一长假到招生地进行“采风”(作初步的宣传)。然后回校继续上课。当然不少学生也不回来上课了。到五月底,所有的招生员都奔赴各招生点,赶在高考放假前对高中生进行宣传,尤其是收集学生的联系电话等等一些有用的信息。七月、八月是招生的黄金时期。尤其是在高职高专第一次填报志愿、第二次补报志愿的前夕。一直到九月中旬,招生员才陆陆续续停止招生工作。如此算来,民办高校用于招生的时间达六、七个月。

(三)花费巨额招生费用

民办高校花费的招生费用是民办高校办学成本中非常大的一项支出,从以下方面可以看出。

陕西省社会力量办学管理中心书记李维民在2004年12月接受《瞭望东方周刊》采访时称,因为招生困难,民办高校的招生投资日益加大,2003年陕西民办高校的招生投资已由1998年的1600万元猛增到近亿元。[23]1998年陕西民办高校招生1.52万人[24],2003年招生5.5万人[25]。那么,陕西民办高校平均每名学生所投入的招生费用已由1998年的1000余元上涨到2003年的1800多元。

2004年9月13日,北京教育咨询与投诉中心魏红林主任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由于近年来民办学校的招生竞争激烈,导致一些学校“抢夺”生源。北京民办高校招生成本比较大,招一个学生平均花费在3000元左右。[26]

据潘懋元先生研究,民办高校招一个学生要花2000元的成本费。[27](www.daowen.com)

WZW教授告诉笔者,2008年A省民办高校用于招生的经费占总收入的20%。

总之,除北京民办高校由于办学成本高,需要更多的招生费用外,其它地区民办高校大约每名学生的招生成本为2000多元,占新生当年学杂费的20%以上。

(四)严格监控招生进程

民办高校非常重视监控整个招生工作进程,及时根据招生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调整招生政策。

为对招生工作进行有效监控,民办高校一般有一个完整的招生体系。最基层的招生员对招生小组长负责,一般一个县有若干个小组长。小组长对组长负责,一般一个县或市设一个组长。组长对“省长”负责,一个省设一名负责本省招生的“省长”。“省长”对主管招生的副院长负责。有的学校各“省长”直接对董事长负责。各民办高校的董事长(通常是举办者)大都是招生工作的最高领导人。民办高校形成了一个“金字塔”式的招生体系。这既是一条组织链,也是一条利益链,各级领导能有效地监控招生工作的全过程。

民办高校各级领导对招生工作的监控主要有这些方式:①发信息。民办高校要求招生员的手机24小时待机,以便学校把有关招生的重要信息及时传递给招生员。②开会。民办高校有关招生的会议在整个招生过程中会多次召开,包括招生工作开始之前的招生动员、填报志愿前、补报志愿前等重要时刻,都会召集招生员或招生组长开会,并且凡是有关招生的会议,民办高校举办者一般都会亲自参加。③招生领导到各地巡回检查。民办高校各负责本省招生工作的“省长”会经常到各招生点巡回检查招生情况。

(五)对招生业绩赏罚分明

民办高校对招生有严格的奖惩措施。

1、奖励方面。所有民办高校都给招生员以招一名学生若干费用的奖励,被称为“爱校奖”、“劳务费”或“差旅费”之类。近年A省民办高校给招生员的奖励一般为1000元到1500元不等,招得越多,额外奖励也越多。这对一些家境不太好的大学生非常有诱惑力。再有,对学生的奖励便是,让招生业绩好的毕业生留校,从事班主任一类的工作。留在民办高校工作也非常吸引人。不过,从现实来看,激烈的招生竞争使参与招生的学生亏多赚少,赚大钱的只是少数人,因而,大二学生参与招生的大大减少。当然,招生“金字塔”组织顶端的民办高校高层领导(如“省长”、副院长等)大都每年赚不少,一般教职工能保本或小赚一些就算不错了。

2、惩罚方面。这主要是针对从事招生工作的教职工。民办高校除了留校接待者之外,教职工大都有招生任务。不从事招生工作的专职教师,暑期每月只发几百元的基本工资,或者解聘。参与招生工作、但完不成任务的教职工,扣工资或者解聘。这给一些民办高校专职教师很大的压力,他们很难解决教师与招生员之间的角色冲突,大都是为保住饭碗迫不得已去招生。

总之,在国家对民办高校的财政资助非常少的情况下,招生始终是民办高校的直接生命线,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民办高校要以招生工作为中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