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模式转型研究成果

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模式转型研究成果

时间:2023-08-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有的则是从私立高等教育与公立高等教育的比重出发进行研究,比如,潘东明认为,世界私立高等教育发展模式主要有三种,一是私立主体型;二是私立从属型;三是公私平衡型。

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模式转型研究成果

有的是从地域角度来研究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模式,比如,宫丽艳总结各种观点认为,九十年代较有代表性的有:①上海模式;②温州模式;③广东模式;④天津模式。[17]不过,从现在来看,这几种模式成功的很少。

有的是从民办高校资金投入和学校运作方式出发来研究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模式,比如,华东师范大学刘莉莉的博士后研究报告:《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模式研究》(2002年),将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分为六种主要模式:即以学养学的滚动发展模式、以产养学的注入发展模式、国有高校改制运作模式、民办二级学院的附属运行模式、资本联合的教育股份制以及教育集团的连锁经营模式,并进行了比较系统综合性的分析。该研究剖析较深,引人思考,不过,这种研究取向透露出,在目前主导的民办高等教育发展模式下,相当多的举办者是把民办高校当作企业来经营。

有的则是从私立高等教育与公立高等教育的比重出发进行研究,比如,潘东明认为,世界私立高等教育发展模式主要有三种,一是私立主体型;二是私立从属型;三是公私平衡型。[18]与此相似,美国耶鲁大学教授Rogger L·Geiger根据国外私立高等教育在本国整个高等教育发展进程中的史实,也将私立高等教育的发展模式归纳为三种类型:一是普及型;二是双轨型;三是补充型。[19]事实上,这种划分只是民办(私立)高等教育发展结果的反映。(www.daowen.com)

有的是从学生的来源和毕业去向来进行研究,比如,饶爱京、邱琳把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模式分为“自给自足”型模式、“自给外销”型、“来料加工”型、“外给自销”型。[20]这种模式划分,反映了民办高等教育的某些特征,但是把学生类比于商品,多少有些不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