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植业
2001 年,良田镇(时称兴源乡)农业种植由于灌溉困难,加之土壤黄土层较薄,故只能以小麦、玉米、豆类等旱作物为主,亩均粮食产量353 公斤,农民人均收入773 元。
2003 年始,金凤区加大移民地区农业多种经营引导,在推广麦豆玉米套种提高产量的同时,鼓励农民发展庭院经济,种植瓜果蔬菜增加收入,庭院经济收入占到农民人均收入的30%,当年,人均收入达1022 元。
2005 年,金凤区政府在良田镇北部淌水困难的园林村建设移民地区蔬菜温棚一期工程,建成二代日光温棚637 栋11713 间,并在园区内建设集科技示范、培训指导、育苗配送为一体的服务中心1 处,指导农民发展设施农业。在农技人员的帮助下,种植温棚的农民家庭,平均每栋标准温棚收入在1.5 万~2 万元之间。巨大的收入差距,激发了移民地区农民发展设施农业积极性。2006 年,从北向南一路推进,新建二代温棚3 万间,温棚种植面积达9000亩,实现人均2 间温棚,仅此一项使农民人均收入直接增加近700 元。以粮食作物为主的种植面积逐步压缩。
2011 年,设施温棚发展至8 万间,形成植物园、园林、兴源等几个规模较大的设施农业园区,加上露地种植,全年蔬菜种植面积达2.5 万亩,蔬菜一年四季均衡上市,实现规模、档次和效益同时提升,在银川市场打出“良田沙地瓜菜”的特色品牌,同时走向区外。采取“企业+合作社+农户+园区”的经营模式,在温棚园区扶持建设锦旺净菜配送中心、隽蔬育苗中心服务农户,培育沙源、鼎峰等5 个专业合作社,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使入园农户户均实现收入1.5 万元。当年,良田镇移民人均收入达4107 元,较2007 年翻一番。
至2014 年末,累计发展设施温棚11.7 万间,当年改造旧棚1000 栋2.5 万间,并为566栋温棚配备卷帘机、保温被。引进企业、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1 万亩,示范种植辣椒、茄子、西瓜、红薯等露地经济作物,建设银川市“永久性蔬菜基地”,实现农民人均收入6908 元。
2017 年,以建设贫困家庭“口粮棚”为契机,建设园林、泾龙、园子1985 亩设施农业园区,改造植物园、园林797 栋老旧温棚,实施和顺新村768 栋温棚补水工程,流转土地10335 亩,引进黑枸杞等新品种种植。至2018 年,良田镇设施温棚达5284 栋,农民人均收入达10845 元(见表2-2-3)。
表2-2-3 良田镇移民人均收入一览表(2002—2018 年)
(二)养殖业
良田镇移民地区的农民在原籍泾源县就有饲养牛羊的传统技术和习俗。2000 年,当地农民饲养大家畜约1700 头,养羊4500 余只,家禽16 万余只,均在家庭院落散养。
2004 年,在园林、园子村发放小额贷款135 万元,扶持300 农户购买黄牛280 头、羊120 只。
2005 年,组织实施香港钟惠明先生捐助善款发展黄牛养殖,确定在泾龙村、金星村各扶持50 户,每户提供基础母牛2 头,共计200 头,滚动发展。至2007 年,共争取钟惠明先生捐助善款30 万元,银川市政府配套资金1000 万元,开展黄牛循环养殖项目。当年,黄牛存栏达到3.5 万头,羊只存栏7.2 万只,仍以庭院养殖为主。(www.daowen.com)
2010 年,良田镇对家庭养殖采取“出户入园”措施,以提高养殖效益,养殖数量有所下降。当年引进翔达等4 个奶牛养殖企业进入养殖园区,改善养殖结构。经过几年的发展,至2015 年,奶牛养殖数量达到5670 头,成为当地养殖业发展的龙头。
2018 年,全镇肉牛存栏量达到1.12 万头,肉羊存栏量达到2.76 万只,奶牛存栏量达到5136 头,家禽存栏量达4.56 万只。
(三)农田水利建设
2000 年,良田镇(原兴源乡)主要依靠园子扬水支渠和泾龙斗渠2 条渠道灌溉,从西干渠引水由南向北,绵延数公里,灌溉5 个村约2 万亩耕地,北部的植物园村和园林村的一部分土地因得不到渠水灌溉,黄沙弥漫的现象并未改变,当地村民以打工为生。这种情形直至2005 年温棚建设开始后方得改善。
2002 年,金凤区在良田镇园子村、光明村、园林村实施3.1 万亩中低产田改造项目,整治支斗渠22 条27.03 公里,砌护渠道20 条25.68 公里,配套各类建设物599 座,完成农田防护林927 亩,植树6.8 万株。同时,利用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资金,对园子扬水支渠和泾龙斗渠2 条主要灌溉渠道重新进行全线拓宽砌护,3 年完成。
2005 年,园林村移民地区蔬菜温棚一期工程实施后,为方便农民种植,拨款15 万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打井34 眼,架设高低压电力线路15 公里,铺沙砾路2 公里。
续表
2007 年,完成兴源村、金星村中低产田改造1.6 万亩,其中暗管排水2000 亩。项目整治砌护渠道16 条13.82 公里,开挖治理沟道4 条10.33 公里,完成各类建筑424 座,实现耕地亩均增产100 公斤。
2008 年,投资310 万元在园林村、兴源村、植物园村实施821 栋1.6 万间设施温棚的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实现节水70 万方,增加有效灌溉面积600 亩。
至2014 年,全镇4 万余亩耕地全部进行中低产田改造,渠道砌护基本延至农口,灌排条件极大改善,实现田、渠、沟、林、路配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