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石、土、革、丝、木、匏、竹”,这是《周礼》中出现的八类材料不同的乐器,八类乐器所发的乐音不同,所以称为八音,这是八音较早的分类。《国语·周语下》对当时的乐队演奏有详细的记载:“金石以动之,丝竹以行之,诗以道之,歌以咏之,匏以宣之,瓦以赞之,革木以节之”(钟磬奏出乐音,琴瑟笙箫衍成曲调,诗句用以表达,歌声用以咏唱,笙竽发出和声,埙缶加以装饰,鼓规范节拍),而且强调“八音克谐”(音乐演奏以及诗歌声律整体和谐统一)。
图11 八音
在中国,“八音”既可以指传统器乐的一种吹打乐,也可以指民间器乐乐种,“八”不是精确的数字,有“多”的意思。八音传入钦州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钦州八音是钦州民间曲艺中的吹打乐,是一种包括吹(唢呐、长号、横萧、笛子等)、拉(二胡、京胡、低音胡等)、敲(锣、鼓、镲、木鱼、高边锣、小锣、扬琴等)、弹(秦琴、木沅等)的合奏,主要分布在钦北、灵山、浦北等地,较有名的八音班有:钦北那蒙、青塘八音班,灵山漂塘、大里八音班和浦北乐民、西角、平佳八音班。钦州八音旋律抒情、欢快,主要是为民众婚丧喜庆及游神、打醮等习俗服务。
钦州八音的曲牌来源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占多数的祖传曲牌,比如《长行》、《流星赶月》、《小行正》、《柳叶青》、《牌子》、《恭喜笛》等;另一类是从外地(主要是广东)传过来的,如《西湖》、《双蝴蝶》等。据不完全统计,钦北、灵山、浦北各地流行的八音曲牌有一百多种,钦北较流行的有《大开门》、《小开门》、《高山流水》等八十多种,灵山有《大拜堂》、《小开门》等二十多种,浦北有《大开门》、《小拜堂》等三十多种,各地曲牌有些是名同曲异,有些大致相同。八音曲本多采用工尺谱记谱法。(www.daowen.com)
随着时代的发展,钦州八音也与时俱进,不断融入新的元素和新的曲调,传统的民间曲艺焕发出新的活力。2008 年八音被列入钦州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吴坚/文 吴坚/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