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位置
张掖路街道办事处驻大众巷118号,东起静宁路与广武门街道相接,南至庆阳路与白银路街道、酒泉路街道相邻,西接永昌路和临夏路街道相连,北与靖远路街道、草场街街道隔河相望。
建置沿革
张掖路街道地处城关区老城中心,辖区自清代以来为官署、衙门所在地。有府门街、县门街、布门街、州门十字、道门街等古老街名。民国时,国民党省、市机关也多设在此。1949年之后,为省、市、区党政军领导机关所在地。1949年至1953年3月,辖区属兰州市第一区,设有四至十二街9个街政府;1953年3月,改设为扩大后的第一区十一至十五街公所;1955年11月,为城关区中华路街道办事处;1959年12月,中华路更名张掖路,办事处也改名为张掖路街道办事处;1960年4月,与临夏路街道办事处合并为张掖路人民公社;1962年4月,撤销公社建制,恢复原两个街道办事处;1969年改为张掖路街道革命委员会;1979年2月又恢复为张掖路街道办事处;2005年8月,城关区乡街整合,原贡元巷街道划入张掖路街道。
行政区划
2017年,张掖路街道下辖大众巷、陇西路、金塔巷、曹家厅、贡元巷、山字石6个社区。
人口面积
2016年,辖区总人口51383人,其中常住人口50967人,占总人口的99.19%。以汉族人口为主,有49372人,占总人口的96.09%;少数民族人口2011人,占总人口的3.91%。非农业人口40961人,占总人口的91.39%。辖区东西最大距离1.3千米,南北最大距离1.2千米,总面积1.46平方千米。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35194人。
辖区亮点
张掖路步行街分地上、地下两层,位于市中心西关商圈内,直径达2.5千米,集休闲、娱乐、旅游、购物、餐饮多种功能于一体,紧邻永昌路、陇西路古玩字画一条街以及城隍庙。每日步行街过往人数约20万人次。
兰州新世界百货于2005年9月开业,建筑面积27200平方米,位于西关什字商圈张掖路步行街,邻近酒泉路及省政府,毗邻南关传统商圈。西关商圈地处兰州老城区中心,是兰州市最为繁华和成熟的商业区,交通便利,人流十分可观。兰州新世界百货秉承“服务至上、以客为友”的企业理念,从装修风格、卖场布局,到货品陈列、商品组合,再到促销推广、顾客服务,从外观到内涵,从视觉到感觉,甚至听觉、嗅觉,每一细微之处,都让顾客享受到与众不同的购物乐趣和时尚体验,为兰州百货业界注入了一股清新的活力之风。
相关链接
中央广场
中央广场位于兰州市旧城区中心,东西两面接张掖路,南面通酒泉路,呈椭圆形,原占地3656平方米。中央广场旧称“辕门”,原为肃王府外门,系来往官员停车之处。清代至民国时,王府几易其名,先后为都督署、都督兼省长公署、省长公署。1927年,改王府为甘肃省政府,拆除“月牙桥”及“旗杆”,建八卦式讲演亭。
1941年辟为广场,因位居兰州古城中心,故名中央广场。是年,兰州市长蔡孟坚拆屋建路,大兴土木,拟建设兰州为“开发西北的模范市”,广场一带道路得以整修。是年7月,日本飞机炸毁大佛寺(兰园),市府遂辟此处为娱乐场,命名兰园。此后几年,废墟上陆续建电影院、图书阅览室、简易篮球场、茶园、戏院等,中央广场遂为兰州市有名的繁华热闹之区。1946年,市政府提倡守时运动,广场中心建小钟塔1座。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拆除钟塔,新建花坛,广场四周建起商店、邮局、书店、图书馆、电影院等,较昔日更加繁华。20世纪90年代,广场周围建筑不断扩建更新,但广场面积、面貌基本无大变化。2000年8月初,扩建中央广场,中心花坛四周人行道上铺设彩色道板,新增17座港湾式雨水收水井;花坛东西侧建三块总面积2300多平方米的绿地;绿地及四周安装庭院灯、中杆路灯。改造后的广场面积扩至14300多平方米。
文殊院和城隍庙
张掖路街道现有古建筑两处,分别为城隍庙、文殊院。
文殊院位于箭道巷中段,始建于明代,后经清代两次扩建。清光绪年间,洛桑慈成喇嘛从西藏学经归来后,任该寺住持多年,从此成为兰州的藏传佛教寺庙。2003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城隍庙位于张掖路步行街中段。建于宋代,有殿3楹,祀奉汉将军纪信,又名纪信庙。明代重修后改易现名。占地1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大门3间,为忠烈侯坊,二门为硬山顶式环廊戏楼,北有卷棚歇山顶式享殿,后为重檐歇山顶式正殿,左右有厢房、钟鼓楼等。回廊下原有壁画,现已不存。1956年辟作兰州市第一工人俱乐部。现有建筑按中轴线依次为牌坊、享殿、正殿、寝宫、客堂,牌楼由节园颜妃墓前的贞烈遗阡牌坊改建而成(属明代建筑)。院内石狮一对,有200多年的历史。
求古书院
邓明《兰州史话》载:求古书院为省立书院,旧址在今贡元巷城关区教育局及其毗邻的兰州市少年宫东楼。明代为行都指挥司署,清乾隆初改为兰州府贡院。
兰州城隍庙
光绪八年(1882年),陆廷黻任甘肃学政,出巡平凉、庆阳、泾州、固原、宁夏,案临考试,发现考生试卷上八股文浅薄,试帖诗多未叶韵,回到兰州后,与陕甘总督谭钟麟商议改兰州府贡院考棚为省立书院,次年正式建成求古书院。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改为甘肃初级师范学堂。宣统三年(1911年)春,初级师范学堂并入优级师范学堂(原兰山书院),改办甘肃存古学堂,1915年由刘尔炘改建为陇右实业待行社,1926年由他设立丰黎社仓、乐善书局。后改为贡元巷小学。
20世纪70年代后改建为区教育局与少年宫东楼。求古书院大门及栅门朝东,南北各有一座牌坊。入大门坐北朝南有三组建筑物。中依次为仪门、东西厢房、讲堂、客厅、上房。左右两侧为东小院、西小院。山长居住西小院,监院居住东小院,东西厢房为学生居住的斋房。
书院设山长1名,每年修金200两,膳金60两,节金聘金32两。设监院1名,每年膳金40两。设书办1名,每年纸笔费30两。设斋夫、院夫各1名,工食银36两。从全省各府厅州县招考贡生、监生、生员入院肄业,准备考取举人。设内课生10名,每名每月奖给膏火银3两;外课生20名,每名每月奖给膏火银1两5钱;附课生无定额,不奖给膏火银。
文殊院
总督谭钟麟筹拨甘州府抽帮项下银12000两、总督杨昌浚筹拨银1000两发商生息作为堂课奖银。由总督、学政、布政使、按察使等官员捐养廉银,发商生息,作为官课奖银。求古书院的学生以自习为主,山长讲解为辅。学院专门考课经文,山长着重讲解诗赋。规定学生每天早晨写大小楷二三百字;上午读一板四书五十遍,读一板五经五十遍;下午读八股文一篇四十遍,读诗一首四十遍。晚上挑灯看书,摘录诗文,作试帖诗。学生每天的学习情况都要载入稽考簿,每五天山长查阅一次。每五天山长检查一次学生诵读经书的情况,令学生当面默写某一段落。如一月内作业无错误,就另给奖银,以资鼓励。每年二月至十一月为求古书院考课期。每月有三次考课。上旬官课,由总督、学政、布政使、按察使、兰州道分别主考,随意命题,考学生。由上列官员捐养廉银给胜优者发奖励银。中、下旬为师课(院课)。中旬师课令学生写经解一篇、试帖诗一首。下旬师课令学生作赋一篇、试帖诗一首。根据学生考课成绩优劣浮动其资格。
求古书院藏《御纂周易折中》等28部经典,大部分由总督谭钟麟和学政胡景桂置。
据《兰州史话》,历任求古书院山长有:王作枢,字辰垣,安定(今定西)人,同治甲戌(1874年)翰林,建院初在职。赵文源,字醴泉,秦安人,光绪庚辰(1880年)进士,建院初在职。刘永亨,字子嘉,号晴帆,秦州(今天水)人,光绪丁丑(1877年)翰林,光绪十二年(1886年)在职。刘光祖,字远峰,秦州人,光绪丙戌(1886年)进士,刑部主事,光绪十七年(1891年)在职,注重奖掖,使学生在欢欣鼓舞之中学业自进,刘尔炘为其学生。
皋兰书院
邓明《兰州史话》载:皋兰书院,位于今城关区曹家厅。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皋兰知县徐敬利用右营参将署创建皋兰书院。二十九年(1849年)前营游击移驻,知县董平章将书院移建于其西。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改为皋兰县高等小学堂。辛亥革命后改为皋兰县立小学,1948年皋兰县政府移入。兰州解放后为曹家厅小学。20世纪70年代后为城关区检察院。
书院坐北朝南,按中轴线由南到北依次为牌坊、照壁、大门、仪门、讲堂、书房,两侧为东斋院、东斋房,西斋院、西斋房。讲堂北上厅山长居住,南下厅监院居住,斋房学生居住。牌坊额曰:“秀挹三台”;楹联曰:“冠五六邑之区、开广厦养士尊贤自今伊始;扶九万程而上、愿群材立名砥行与古为徒”。均为皋兰知县徐敬撰书。
书院设山长1名,每年修金100两、薪水膳金每月5两,端午中秋节仪各4两。设监院1人,薪水80两。设书办1人,纸笔卷价24两。设门斗1名,工食银10两;院夫1名,工食银8两。皋兰书院只招考皋兰县籍生员、童生入院肄业,以考取举人或进学。设生员正课生10名,每月奖膏火银1两;副课生10名,每月奖膏火银8钱。童生正课生10名,每月奖膏火银8钱;副课生20名,每月奖膏火银6钱。知县徐敬等官员捐银6300两,知县李镜湖捐银900两,均发商生息,以作书院经费。另有学田433垧,收田租添作经费。
皋兰书院要求学生把每天所读文章、所讲书名均载入功课本,次晨呈送监院,摘送山长逐一查考。若查出功课荒疏,不勤奋者,监院严加责惩。每年二月至十一月为皋兰书院考课期。每月考三次:初四为官课,十四、二十四日为堂课。每次考四书文一篇,试帖诗一首。每月初十、二十日、三十日,山长出题考策论、经古文。
据邓明《兰州史话》,皋兰书院历任山长有:张炳,安徽天长人,道光癸巳(1833年)进士,建院初在职。田毓采,字贡五,皋兰人,嘉庆十八年(1813年)举人,著有《家园杂吟诗草》,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在职。金玉音,字德昭,号南泉,道光壬辰(1832年)举人,著有《挹兰山房时艺录存》,道光时在职。李绍晟,字少溪,皋兰人,道光癸卯(1843年)举人,工医术,善抚琴,通天文学;仿制球体浑仪,上绘星辰,置木架上,运转球体则与天行相合,道光时在职。马世焘,皋兰人,咸丰初在职。张怀仁,字北楼,皋兰人,咸丰壬子(1852年)举人,咸丰中在职。鲁尊孔,字卓堂,皋兰人,咸丰戊午(1858年)举人,著有《卓堂文稿》,咸丰中在职。孙学文,字博卿,皋兰人,咸丰辛酉(1861年)举人,咸丰末在职。张淑,字慎庵,皋兰人,恩贡,咸丰同治间在职。刘鹤年,字东皋,皋兰人,同治癸酉(1873年)举人,同治末光绪初在职。刘宝泉,字伯珍,皋兰人,同治癸酉举人,光绪时在职。刘正名,字义山,皋兰人,同治癸酉举人,光绪时在职。
皋兰书院对联
清代徐敬题皋兰书院
冠五六邑之区,开广厦养士尊贤,自今伊始;
扶九万程而上,愿群材立名砥行,与古为徒。
清代赵鋐题皋兰书院
天步日艰难,望诸生学究中西,去我短,取彼长,身体力行,造就全材储国用;
宫墙粗补葺,愿后此官行牧令,兼名师,为良友,陶甄作育,相与观成竟厥功。
清代童得正题皋兰书院
汇众力以续前功,一志同心,幸得重开广厦;
原萃英而尚实学,尊贤取友,定然高步云程。
清代唐树义题皋兰书院
讲舍喜初开,所愿二三子同心,切磋琢磨,莫负此长官雅意;
英才群待育,安得千万间广厦,藏修游戏,都教他寒士欢颜。
望河楼(www.daowen.com)
望河楼,按方志记载,计有两处。一在镇远浮桥南端,规模较小,早已无存;一在甘肃省政府中山东园内的旧城北垣上面。省府旧为明肃藩故邸,园为后苑,苑中盖一登高远眺之楼,即通常所说的拂云楼。此处系指后者拂云楼,旧称源远楼。楼北城下为黄河,楼南城下为明肃王府的凝熙园,清代改名为节园。由节园拾级而登,即可到达楼上。楼立城头,高人云表,在此凭栏远眺,八面风光尽收眼底。清光绪年间,陕甘总督升允有一副题联:“陇云秦树穷千里;河声岳色共一楼”。对望河楼的妙处做了高度概括。现因城墙拆除,拂云楼也不复存在了。节园1927年改为中山东园。登楼向北眺望,白塔耸立,黄河绕城下,铁桥如长蛇,风光无限,如诗如画。
老街
陇西路(鼓楼市街),一条旧巷,南起武都路,北至张掖路,与今隍庙相对,全长259米,系一条旧街巷,旧名鼓楼市街,今为陇西路。陇西路是兰州市改造较晚的一条老街,这里曾被称为鼓楼市街、鼓楼南街、统一路。历史上张掖路中段曾建有一座鼓楼,明清以来,陇西路一直是繁华街市,故清初称鼓楼市街;又因该路位处鼓楼之南,故清末改称鼓楼南或鼓楼南街。
木塔巷(五树巷),北起永昌路北端,南至张掖路,呈东—西—南走向,长627米,宽4米。路中有一小巷直通中山路。据《皋兰县志》所载,木塔巷至少有300多年历史,因巷内北端建有木塔而得名。木塔巷最早叫五树巷,因巷内有古树五株而得名。木塔为唐代所建。据史料记载,唐贞观年间,地处西域的高昌国国王鞠文泰(甘肃榆中人)率其部众到长安晋见李世民,往返均途经兰州。为表达高昌国同唐王朝友好的愿望,于唐贞观九年(635年)在木塔巷处兴建了一座寺院,名嘉福寺。寺内修有一木塔,故又称木塔寺。自明代赐名木塔寺后,该巷遂改称为木塔寺巷,之后逐渐简称为木塔巷,沿用至今。
张掖路(中华路),旧名中华路,从辕门向西走,就是中华路。明代至前清时期,该路通称为大街。清朝中期至民国初,自西向东分为几段:自镇远门(位于今西关十字与张掖路西口之间)至钟鼓楼(位于今陇西路与张掖路交叉处)一段称西大街,钟鼓楼至通渭路南口一段称侯府街(因清初靖逆侯张勇府邸建于此而得名)。通渭路南口至辕门(位于今省政府处,为原明肃王府朝房午门,清代改为总督衙门之辕门,周围满布鹿角栏栅)一段称西栅子;辕门至箭道巷一段称东栅子;箭道巷至来熙门一段称东大街。1942年,全路更名为中华路。1958年,该路以甘肃省张掖县命名为张掖路,沿用至今。
武都路(民国路),东起静宁路,西至中山路,全长1317米。该路自明初筑城后,即为内城主要东西向干道之一,当时东起贡元巷,西至永昌路。自清末以来,自东向西分段称小仓子(今贡元巷至兰园口一段)、学院街(兰园口至酒泉路)、府门街(又称部门街,酒泉路至鼓楼南街,即今之陇西路)、县门街(鼓楼南街至永昌路)、百子楼(武都路至西城巷)。1944年5月26日,该段路开始拓建,路基宽度仍为12米,车行道7米,铺筑碎石路面;人行道每边2.5米,铺青砖。同年8月7日,工程全部竣工,将该路命名为民国路。
贡元巷,因巷内有清朝前期的兰州府贡院而得名。清代陕甘两省分闱取士之前,两省共有一个学政,驻陕西三原县。学政每三年巡视一次兰州,在贡院主持岁考、科考。先考兰州所属六州(狄道、河州二州,皋兰、金县、渭源、靖远四县)生员,决定赴西安参加乡试资格;此外,全省武生考取武举也在此处进行,故名贡院。而这条巷子就叫贡院巷,此后“院”俗化成“元”,遂成贡元巷。
玉石巷,东起黄家园,西至酒泉路,因清代的玉石作坊而得名。邓明《街巷旧事》记载:20世纪20年代,汽车传入兰州,酒泉路北段黄家园附近的玉石巷琢玉匠张仁山独家掌握琢磨汽车挡风玻璃的技术,秘不传人,他的琢玉铺因此而发财。磨成一块挡风玻璃,他说多少钱就是多少钱,没有商量的余地。一般情况下磨成一块玻璃,工钱是30银元,汽车夫嫌贵,他就加到40银元,再还价,立马涨到50银元。因此,知悉其为人的汽车夫都不敢讨价还价。
通渭路(万寿宫街),南起张掖路,北至滨河东路兰州市委西侧。全长433米,系一条南北走向的旧街巷,就是现在的通渭路。该路自清末以来称万寿宫街,万寿宫为慈禧太后60寿庆时在兰州集合遥祝其“万寿无疆”的处所,故名。1925年3月,为纪念孙中山先生,更名为中山街。1937年,以国民党励志社建于该处,更名为励志路。1942年在该路进行了沥青路面的试验。1943年,由省建设厅负责将该路通西花园(若己有园)一段7.7米拓宽为8米。1944年,由当时的第一区发动居民近300人义务劳动,对该路进行整修,铺筑了浆结碎石路面。
甘肃科学教育馆
该馆位于励志路(今通渭路)北端,院中有座二楼式大厅。该馆系1938年由中英庚款董事会派员来兰筹备建立,次年正式建成。开办理化、工业、农业、生物科学课。这是兰州最早的科普宣传教育场所。
当年科学教育馆配备有美国赠送的流动电影放映设备,时常外出放映科教片和反映抗战的新闻片,一切活动都是免费的。当时配备的技术人员都是高水平的,有浙江大学化学系出身的朱祖鳌高工,培黎技校的高才生、内燃机汽车专家丁宁生,电影技师吴志西等,均是技艺全面的专业人才。该馆日常便在大厅放映电影,给人印象最深的是美国科普影片《电学原理》,彩色片说中国话,当时中国还没有彩色片,而外国片也都是外语原版,足见当年对科普教育的重视程度,当时电影票价极低,近乎象征性地收一小点。
在后院的展览室陈列有甘肃出土的文物、动植物标本和科普挂图。前院摆着一架完整的飞机,系美制退役的战斗机,供人零距离观看,以消除人们对飞机的神秘感。
1953年曾举办过一次德国“玻璃人”展览,那是一具透明的女性人体模型,内部结构可一览无余,并配有华语解说,一时观众如潮。
邓明讲贤后街的故事
贤后街全长327米,东西走向,坐北朝南,曾有五泉书院、湖北会馆、两湖会馆、豫章会馆、朱家大院(门牌38号)、四川会馆、朱司令家、张维家(50号)等院落。
“兰州收藏家李维东先生收藏了一块兰州路名牌,为繁体字“贤后街”,系1956年推广简化字前的路名牌,至今有50年的历史,甚为珍贵。”兰州地方史专家邓明说,“贤后街是兰州老城的一条老街,以书院、会馆、图书馆、读书楼而著称于世。
明清以来,它靠近北城墙,处于兰州内城西大街的后面,因此称为后街。后街为并列的两条街,因此将前面(南面)的街称为前后街,将后面(北面)靠着北城墙的街称为后后街。”
邓明说:“可是对于外地人来说,前后街的指位性不足,弄不清究竟是前街还是后街。清末民初,遂以谐音雅化为贤侯街,后后街随之改为侯后街,意为贤侯街的后街。民国后期,贤侯街改为贤后街。”
见证老街变迁的五泉书院
“清代,贤后街东端是官衙。”在邓明的娓娓讲述中,贤后街数百年历史变迁逐渐变得清晰起来:“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甘肃布政使屠之申、兰州翰林秦维岳捐资,购买官衙,创办为兰州府立五泉书院。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清廷停止科举考试,改为兰州府中学堂。1912年,改为兰山道道尹署。1928年兰山道撤销后,当局将原五泉书院交还地方,刘尔炘将五泉山文昌宫五泉书院的图书迁回,改为五泉图书馆,院内有一株高大的老榆树,树杈中建亭子,春秋佳日,兰州文化名流登临眺望,饮酒赋诗论文,别有情趣。”
1949年9月,五泉图书馆图书拨归甘肃省图书馆,中共皋兰县委员会入驻。1957年迁往石洞寺后,成为中共兰州市委员会宿舍。一百多年来,五泉书院旧址几经变迁,但其建筑格局基本保持旧貌,1999年扩宽通渭路时,将其主体建筑迁建雁滩公园,易地保护。
“原址建起的便是兰州市公安交通警察支队,谁又能想到很多年前这里曾是弦诵声四起的书院。”邓明感慨地说。五泉书院稍西为两湖会馆,系同治三年(1864年),湖南籍文武官员、商人捐资修建。民国初年,在会馆里创办两湖小学。
张维故居改建农垦大厦
1937年底至次年初,顾颉刚受管理中英庚款董事会总干事杭立武委托,考察补助西北教育经费事宜,就住在兰州贤后街45号(两湖会馆产业),各界青年纷纷来看望,省外留学生抗战团、省妇女慰劳会、青年抗战团、伊斯兰学会等,聘请顾颉刚为顾问或指导员。
“顾颉刚在这里创办《老百姓》旬刊,自任社长,兰州知识青年谷苞协助编辑。”
经过多年对地方史志的研究,邓明挖掘出了许多发生在贤后街的史实,其中一些乃是鲜为人知的故事。“他们用西北流行的民歌,填写新词,宣传抗日救亡。”他说,“两湖会馆西为四川会馆,光绪十三年(1874年),由四川官员出资而建,民国时重修。一院两进。大门三间,青砖门脸,砖雕斗拱硬山顶。院内多古柏老槐。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为兰州光明化工厂驻地。1985年拆除,建为甘肃省公路局办公及住宅楼。”
邓明还专门提到了位于西段的贤后街24号,因为这里曾是史学家张维的故居。院内“还读我书楼”,置十几个书架,插满线装书、洋装书,博古架上陈设金石文物。公余,张维在此读书写作,写成《陇右著作录》《甘肃丛书目录》等。1985年,拆除张家院落,建为农垦大厦。
王洛宾曾在贤后街被捕
1996年出版的《王洛宾传奇》中,记载过一段发生在贤后街的故事。1941年初春,王洛宾回到兰州休息一段时间后,为了暂且避风头便决定前往云南去投奔在昆明教书的大姐。
临走的那天,他事先买好了一张转车票。一大早起来,就雇了一辆人力车,他急匆匆地登上了车,央求车夫走小路,快一些。当他坐着车走到一条街口时,迎面来了一个穿便衣的大汉,一把把人力车把抓住了:“站住!”车夫愣了,王洛宾在车上镇静地说:“先生,我是赶火车的!”那个大汉说:“不会耽误你上车的!”说着对车夫命令道:“到贤后街!”
一听说“贤后街”三个字,王洛宾心中一悸,一切都明白了,这里有国民党八战区的特务机构,从这里转出去的人,没有不坐班房的。“走,到贤后街,车子拉慢些!”王洛宾故意不下车,抓他的那个人只好站在一边。来到贤后街的一个大院门口,王洛宾付了车钱,提着小箱子,被带进这个空荡的令人毛骨悚然的大院子,迎面又来了一个人,二话没说,把王洛宾推进了一间大房子里。也就是在这一天,在贤后街被捕的王洛宾被随后送到了阴森可怖的人间地狱——刁沟。
中华书局兰州分局
1924年,中华书局兰州分局由王训庭、张豹诚出面邀请上海本局来兰开设,地址在兰州西栅子(今张掖路新华书店址),主要发行该局出版的图书,由上海转运兰州。以各种中小学课本及教学辅导书籍为主,发行量最大;其次是文史类古籍及辞书,如《四部备要》《古今图书集成》、聚珍仿宋版《二十四史》及《辞海》《康熙字典》《中华大字典》等。发行的社科类图书有李达译《唯物史观解说》《社会问题总览》、亚当•斯密《国富论》,达尔文著、马君武译《物种起源》,和《社会科学丛书》及《中华百科丛书》等。文艺类图书有李劫人著《死水微澜》、郭沫若译《战争与和平》,田汉译《哈孟雷特》(今译《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等。
1947年发行科技书李四光著《地质力学之基础方法》。此外还发行《儿童文学丛书》《新中华》《小朋友》《中华英语》等数种杂志。在发行书刊的同时还兼营教学仪器、文具等文化用品。据1940年3月14日《甘肃民国日报》记载:“中华书局兰州分局去岁(1939年)全年度营业总数约7万元,其中教科书占百分之十,百分之四十为参考书籍及文具教育用品。”该局有职员10余人,经理由总局委派,第一任经理刘璞菘,继任有邵玉亭、谢惠侨及王泰东等。该书局延续至1952年时,并入公私合营的中国图书发行公司兰州分公司继续营业。
李文斋
《兰州市志·人物志》载:李文斋,生年不详,卒于1938年。号子元,兰州城关人。生于清朝末年,为秀才,曾做过师爷。喜爱诗词、散文、古典小说,擅长水墨山水人物绘画。但生性傲慢,为人孤僻。时又染上吸鸦片的恶习,因生活所迫,于穷困潦倒中在隍庙以刻葫芦为生。兰州刻葫芦所用的“葫芦”是兰州特产的鸡蛋葫芦,质地坚硬,表面光滑,色呈土黄,形状大小像鸡蛋,故称鸡蛋葫芦。不过一般以圆形的居多,椭圆形的较少。兰州刻葫芦始见于清光绪年间。传说当时有个姓王的裁缝(有人考证叫王鸿平),经常在鸡蛋葫芦上镌刻花草,供自己欣赏,算是兰州刻葫芦的始祖。到民国初年,有人别出心裁在鸡蛋葫芦上刻以刀马人物与风景名胜,作为儿童玩具售诸市场,这才引起人们的注意。及至张广建督甘时期(1914年至1921年),一是由于张广建的提倡,二是由于艺人文斋等的创造性劳动,刻葫芦一举由民间跃入上层社会,成为官僚士绅互相馈赠的艺术珍品。
文斋所刻葫芦大小如鸡蛋,在葫芦外表,以钢针浅刺,携刻书法绘画,并涂以松墨,这种艺术手法为“描写”;另一种是以小刀将葫芦破彀刺透,用粗线条描绘人物、山水、花卉,内行称之为“雕刻”。李文斋所刻葫芦画面主题突出,意义鲜明。山水意境相宜,人物则栩栩如生。另外再配以蝇头行草自作诗词,使诗书画浑然一体,达到了较高的艺术境界。
初,文斋所刻葫芦仅在甘肃官府与商号间流传,1921年左右,文斋所刻葫芦被兰州古董商带到北京,引起轰动,被称为“妙艺”,于是驰名京津等地。葫芦价格也由一对几串钱、几两银子,而一跃上升到银币一二十元。
文斋葫芦文味十足,常将“王羲之爱鹅”“竹林七贤”“十八罗汉”“桃花源记”“渊明赏菊”“兰亭序”“赤壁赋”等历史故事和神话传说刻上葫芦,在形似的基础上侧重神似。其中在一对直径约3厘米的鸡蛋葫芦上,分别刻着苏东坡的“前、后赤壁赋”,每枚葫芦文图各占半面,其中《前赤壁赋》一枚半面是573个米粒般行书小字,落款为“文斋”,其钤印涂红色;另半面是画,苏东坡放浪形骸,举酒嘱客,秦少游风流潇洒,笑容可掬,佛印禅衣秃头,态度举止严谨,画面展现出月出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的秋夜图景,特别是左上方一轮明月,把小船中三个饮酒者的闲逸神情衬托得格外突出。
1938年末,时任兰州公安局长的沈觐康,限文斋及其徒弟在三个星期之内刻葫芦10对以馈赠“盟邦嘉宾”,却不付一文钱。文斋及徒弟都不愿意刻,沈即以“烟犯”名义将文斋缉押于沈家坡监狱,不久文斋便病死于监狱之中。因文斋一生收有王德山、王云山等学徒传人,故技艺尚未失传。
后来王德山传承了刻葫芦的技艺,博采中国传统画技之长,刻意求新,把《西厢记》《红楼梦》《聊斋志异》等作品中的人物,巧妙地刻画在葫芦上,并配以诗词文字、风景山水,使雕刻葫芦工艺更臻完美。作品开始走出国门,行销西欧各国。
吴可读
《兰州市志·人物志》载:吴可读(1812—1879),字柳堂,清皋兰县(今兰州市城关区张掖路街道金塔巷92号)人。清代直臣。祖籍浙江处州,其先祖明初随扈肃庄王就藩,迁居皋兰,世为耕读之家。道光十五年(1835年),考中乙未恩科举人。其后,为节省路费,寓居北京八年,着意博取功名,但屡试不中,遂以大挑举人身份,命任伏羌(今甘谷县)县学训导,道光二十八年(1902年)赴任,并被聘为朱圉书院山长,主讲朱圉书院近十五年。针对甘肃文教落后现状,表彰乡贤业绩,以克服甘肃诸生自卑心理,为此给伏羌石作蜀(孔子弟子,七十二贤人之一)墓撰一楹联:“共仰孔门高,问颜曾七十之徒,何处最多佳士;休言秦俗悍,自邹鲁三千而外,此间大有传人。”还提醒诸生注意观察生活,处处留心皆学问:“诸生何处觅文宗,绝妙文章到处逢。”注重用言传身教来磨砺诸生的品操,使之成为刚直不阿的人才。安维峻为其主讲兰山书院时的得意弟子,陕甘分闱后首次乡试,维峻考中第一名,后任御史,以弹劾李鸿章、李莲英,诤谏慈禧太后而名垂青史。
道光三十年(1850年),伏羌诸生凑集路费,可读再赴京师会试,考中庚戌科进士,授刑部主事,晋员外郎。咸丰九年(1859年),分校顺天乡试,以秉公选士而闻名。次年,遭母丧,扶柩归兰,被聘为兰山书院山长。在兰期间,奉旨帮办甘肃团练,不久入京补原官,迁吏部郎中,转河南道监察御史。可读生性颖悟好学,记忆力超常,据《携雪堂全集》记载,在刑部任职时,可读“治狱精敏,诵律文万千言不遗一字”。任御史时,严格履行职责,直言敢谏,震动朝野。当时,诸大臣针对各国使节觐见清帝要不要行跪拜礼争论不休。可读直言上疏,请令各国使节觐见皇帝时不必强迫行跪拜礼,应当根据各国的礼俗行事,这样才能显示出大清的宽大胸怀,不可因为这些末节小事而损害了国家形象和国家利益。
可读关爱幼小生命,抵御天花传染,倡建兰州牛痘局。建议参照北京设牛痘局的经验,先向官绅农工商募捐白银千两,购置天花疫苗,再遴选董事主持事务,延聘良医从事接种工作。兰州各界纷纷捐款,于咸丰年间,创设全省第一家牛痘局,为儿童健康带来福音。后因弹劾乌鲁木齐提督成禄畏沙皇侵略军如虎,却纵兵诬杀良民冒功请赏罪,降三级归里。时人有《赠柳堂二十韵》,形容可读的风骨气概:“乾坤双泪眼,铁石一儒冠”,传诵一时。时左宗棠任陕甘总督,可读被贬回乡后,左宗棠对其十分礼遇,并聘请为兰山书院山长。其间襄赞左宗棠,建立甘肃贡院,并为之书写了一副楹联:广厦万千间,地转长安,文运从来关国运;圣朝三百载,天生名相,将坛拜后又词坛。
不久,可读复职吏部主事。同治十三年(1874年),穆宗去世,没有子嗣,慈禧太后立其胞妹(醇亲王福晋)之子载湉为帝,是为光绪。穆宗的嘉顺皇后不堪凌辱,服毒自杀,满朝文武无不起戒慎恐惧之心。朝臣虽多却不敢言,可读决定以死相谏。要求将来载湉生了儿子后,仍旧承继为穆宗之子,使“大统有归”。
光绪五年三月(1879年4月),慈禧给同治帝及其皇后举行“大葬”。此时可读决定以死相谏,便请求将他派往穆陵(今称惠陵,在河北省遵化县马兰峪)襄礼。返回途中,在蓟州(今河北省蓟县)马伸桥三义庙写好奏章,并在白绫上书一联曰:“九重懿德双慈圣,千古忠魂一惠陵”,后便结环自缢。但义庙破败,梁木朽折,改以服毒自尽,并有绝命诗一首,题作《柳堂氏感遇感怀 赋此俚言七律一首》,诗云:“回首六十八年中,往事空谈爱与忠。抔土已成皇帝鼎,前星预祝紫微宫。相逢老辈寥寥甚,到处先生好好同。欲识孤臣恋恩所,惠陵风雨蓟门东。”
“吴可读尸谏”震惊朝野,一时之间,朝野清流轰轰烈烈地设祭招魂,建祠立庙,情文并茂的挽联贴满灵堂。遗折上报慈禧太后,慈禧表示“吴可读以死建言,孤忠可悯”,决定给可读以五品官例议恤的礼遇,以平息人们的不满。李鸿章专门给朝廷上了“吴可读建专祠折”,奏请为他建专祠。可读有《携雪堂诗文集》传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