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碧桂园兰州新城:青白石街道,石沟村,金城村史城关卷

碧桂园兰州新城:青白石街道,石沟村,金城村史城关卷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相关链接碧桂园2013年,“碧桂园—兰州新城”项目敲定,该项目住宅区入驻青白石街道,项目主体位于石沟村内,南邻兰州市北环路,建设用地1005.36亩,建设规模97.61万平方米,居住总户数5066户,开发定位为中高端住宅区。

地理位置

石沟村为城关区美丽乡村。该村位于青白石街道西北部,东依马家沟村,西至水源沟,南抵上坪村,北接皋兰县,辖区面积12平方千米。

村置沿革

石沟村1949年之前属皋兰县兰谷乡下辖村;1949年10月至1951年,属皋兰县第一区(即安宁区)白石乡下辖村;1952年市区扩大,白石乡划归兰州市第六区,辖石沟村;1955年,白石乡划归盐场区,辖石沟村;1958年2月,青白石乡划入东岗区,同年秋改为雁滩公社第五生产大队白石大队,辖石沟村;1960年,青白石划归城关区管辖,下辖石沟村;1961年成立青白石公社,下辖石沟村;1983年撤社建乡,改为青白石乡人民政府,下辖石沟村;2004年撤乡建街,石沟村划归青白石街道管辖。

经济人口及基础设施

石沟村属城关区一类村,地处山区。2015年劳务输出140人,其中长期务工90人,短期务工50人。2017年全村拥有私家车400多辆。

2005年全村359户1731人;2015年全村410户1860人,其中党员43名。村内有幼儿园1所,卫生所1家,村民上学、就医基本方便。2005年全村耕地面积2490亩;2015年全村耕地面积2500亩。村主导产业为农业,村民收入以种植白兰瓜、旱地西瓜、果树蔬菜为主,运输、服务、劳务输出业为辅。

至2017年,石沟村人均住房面积(别墅式小二楼)40平方米;村委会办公大楼面积3000平方米,建于2013年。已建成文化广场2处,面积2400平方米。设有50平方米农家书屋,藏书4000余册。建有100平方米虚拟养老院。置150平方米室内健身房,配健身器材2套。该村通社及主要道路已硬化18千米,小街巷已全部硬化。主干道和公共场所已安装路灯500盏,主干道和街巷绿化率30%。建带有下水的水冲式厕所410座,卫生厕所普及率100%。自来水入户率100%,通电率100%,电视、电话、有线电视和网络普及率100%。

村内姓氏

村内大姓为陈氏、苏氏、彭氏。其中陈氏为村内最早迁居的姓氏,人口最多。苏氏、彭氏则是继陈氏之后迁入的。

陈氏祖籍山西洪洞县鸡支鹅鸭巷大槐树。明洪武年间,陈氏三兄弟陈福、陈禄、陈臻迁兰,在今西关炭市街以贩运煤炭为生。后瓜瓞延绵,户大分爨。一支迁至靖远糜子滩居住;一支迁往西固西柳沟定居;一支迁至庙滩子,以放牧烧砖为生,后迁至今石沟村定居,已历十余世。

农村上水工程建设

青白石依山近水,北高南低。南部是濒临河畔的二级阶地(坪)和小面积的河谷、河滩地,北部是群山起伏、沟壑纵横的山地。气候干燥,年降水量约330毫米,多集中在7、8、9月间。春夏季节干旱少雨,影响作物生长;汛期,山地水土流失严重,河谷与滩地则屡遭黄河淹没的危害。1949年前这里“眼看黄河水滔滔,坪上庄稼尽枯焦,河滩土地全淹没,面地连土都冲跑”。人们只有靠天吃饭,艰辛度日。交通极不方便,仅有人行畜走的羊肠小道。

石沟村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历来引水灌溉不便。为解决村里数百亩瓜田无水灌溉的难题,村民在村“两委”的领导下,自筹资金,引水上山,灌溉瓜田,发展经济,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2009年,由区政府投资的普鸽沟上水工程开工建设,工程建成以后,直接惠及全村上千亩西瓜地。按该地亩收益1000元计算,上水改造工程的建成,每亩收益可达到3000元左右,即亩收益可增加约2000元。这个惠民工程的建设,既可保证全村西瓜种植面积,又可保障全村村民增收,也为石沟村大力发展瓜类种植注入新的水源和活力。

石沟村新住宅(www.daowen.com)

新农村住房建设

石沟村地理位置偏僻,村民住宅分散凌乱,供水、供电、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发展,严重影响了农民群众生活环境的改善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更让村民和当地政府担心的是,由于有90余户村民住在河道内,240多户人家的住宅依山而建,都不同程度地受山洪、山体滑坡泥石流灾害的威胁。为此,兰州市投资10亿元,按照“三合一”的原则,对石沟村村民进行整体搬迁,实施地质灾害治理、土地治理和开发,探索建立“开发土地、整村搬迁、集中居住、集约发展”的新农村建设新模式。

该项目采取“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融资”的模式,总投资2亿多元,占地1000亩,新建村民住宅417户,总建筑面积约8万平方米。至2017年,400多户居民已入住新建别墅式楼房。新村建筑为联排式别墅楼,160—200平方米不等,五室二厅,设计合理,功能齐全。其中200平方米楼房254套;160平方米楼房156套,总共410套。另建养老院7套。

该村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积极吸引知名企业入驻发展,使石沟村成为一个彻底摆脱地质灾害威胁、生产生活环境优美、现代产业特征鲜明的生态富裕村;成为一个道路、水电暖等基础设施配套齐全,就业充分,村民同城市居民一样工作生活的安居乐业村;成为一个文化生活丰富、村民团结互助、乐享幸福生活的文明和谐村。

相关链接

碧桂园

2013年,“碧桂园—兰州新城”项目敲定,该项目住宅区入驻青白石街道,项目主体位于石沟村内,南邻兰州市北环路,建设用地1005.36亩,建设规模97.61万平方米,居住总户数5066户,开发定位为中高端住宅区。总投资300亿元以上,计划建设周期为8年,项目前期主要是进行土地一级开发整理,后期将实施基础设施、生态公园、商住开发、城市综合体建设及生态环境建设。该项目的实施,有利于加快石沟村的开发建设,加快村内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态环境,提升村民居住环境品质,也有利于推进兰州市低丘缓坡沟壑未利用地的开发试点工作。

今日的石沟村告别了昔日的“死胡同”,踏上了全面发展、全力建设新时代小康社会的“快车道”。

丧葬习俗

石沟村地处偏僻,相对留存了古老的丧葬习俗。其中主持丧事的“执事”有一套应对丧事各类情况的说词,非常珍贵。现将笔者在该村调研的有关丧事录音资料整理后(录音时间:2018年4月10日),记述如下。

逝者的母亲去世后,孝子们要“接娘亲”,即母亲的亲属。兰州农村的人们,都称作“接娘家人”,石沟村自然也不例外。接娘家人,一般要在村口或村里的十字路口跪迎。大孝子手拄柳木做的“丧棒”,上缠麻丝,以便娘家人不满时抽打。执事让两个人抬着桌子,上摆香、纸钱、酒壶、酒杯等,在前面行走;孝子们列两排,跟在大孝子后面随行。娘家人至后,孝子们跪地,娘家人一方辈分最高、年纪最大的亲属(一般为逝者的亲兄弟,即孝子的娘舅)点香、烧纸、奠酒,孝子们哭泣。将娘家人引入家内后,孝子们在左,娘家人在右。等到孝子们给娘家人磕三个头后,主持丧事的执事就会对娘家人说:“兹有娘亲在上,尊贵的娘亲,现将儿女的恩情表示一番,灵前祭奠,又为亡者添了许多的敬意,娘亲们不远万里而来,床前祭奠,孝子们本应当十里相迎,可是我们执事者准备不周,未能远迎,在今日对不起娘亲,请娘亲多多地原谅。娘亲们赦孝子无罪,孝子感恩不尽,亡者染病在床之时,是否把病信送到,还请娘亲回答。”

这时如果遇到不好说话的娘家人,听了执事的说词后,硬生生回答“病信没(Pp)收到”。执事这时就要耐着性子,替孝子们圆场,于是有下面这套说词:“娘亲的话,句句在理,可是亡者在这几天之内,没(Pp)有得病,早上浪,下午病,一时三刻把病犯,儿女们紧着找大夫,察病情,没(Pp)想到阎王爷一时要了她的命哪,没(Pp)办法把这病信送到。”

如果遇到娘家人继续刁难,说孝子们报丧时没有把娘家人请齐全,执事就会说:“兹有娘亲在上,尊贵的娘亲,你家户大丁繁人口多,在各地方都有亲戚,我们一一报全就得查寻半年哪,再一个我们房窄(]K l)地不宽,家什不得安哪,把你娘亲请得多咾,坐都没(Pp)处坐。”然后又请孝子们给娘家人磕头赔不是。一般来说,娘家人到此就会收场,不会再刻意给丧家难堪。

在石沟村,主持丧事的执事替丧家办事,另一个最要紧的事,是替丧家请一个好的风水先生,看一块上好的墓穴。旧时石沟村地处偏僻,古老的丧葬习俗观念盛行,村人普遍重视墓穴的“风水”是否选得当。村人认为,一块上好的风水墓穴,能让逝者的子孙后代家业兴旺,“代代出人才”。而一旦把墓穴安置在风水不好的地方,则可能给逝者的亲属带来坏运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