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青石湾村的地理位置和由来

青石湾村的地理位置和由来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地理位置及村名由来青石湾村位于青白石街道中部,312国道,包兰铁路从中穿过。之后,从张家河迁来刘姓青年,娶了新关王家的姑娘为妻,定居在青石湾村,其后王、刘两家不断联姻,胤孙香火旺盛。炕一间房子半间炕,半间炕却发挥出房屋多一半的作用,这是青白石及青石湾村旧时民居室内陈设的一大特点。

地理位置及村名由来

青石湾村位于青白石街道中部,312国道,包兰铁路从中穿过。村内住宅多建在铁路两侧,形成一个两千米长的铁路居住带。东接杨家湾村,西邻碱水沟村,南濒黄河兰州高新开发区相望,北靠群山,辖区面积3.33平方千米。地貌为黄土丘陵地段。青石湾村因早先此处有采石场,出产青石而得名。

村置沿革

青石湾村1949年之前属皋兰县兰谷乡下辖村;1949年10月至1951年,属皋兰县第一区(即安宁区)青石乡下辖村;1952年市区扩大,青石乡划归兰州市第六区,含青石湾村;1955年,青石乡划归盐场区,下辖青石湾村;1958年2月,青白石乡划入东岗区,同年秋改为雁滩公社第五生产大队青石大队,下辖青石湾村;1960年,青白石乡划入城关区,含青石湾村;1961年成立青白石公社,下辖青石湾村;1983年撤社建乡,改为青白石乡人民政府,下辖青石湾村;2004年撤乡建街,青石湾村划归青白石街道管辖。

经济人口及基础设施

青石湾村属城关区一类村,地处山区。2015年劳务输出290人,其中长期务工210人,短期务工80人。2017年全村拥有私家车50多辆。

该村下辖4个村民小组。2005年全村232户1109人;2015年全村268户1265人,其中党员28人。设有小学及卫生所,村民上学、就医基本方便。村主导产业为农业,村民收入以农业为主,运输、服务、劳务输出业为辅。

2005年全村住宅面积16100平方米。2006年修建村委会办公大楼,面积1100平方米。2015年青石湾村人均住房面积180平方米。建面积4000平方米文化广场1处。设有藏书1000册的农家书屋及日间照料中心。通社及主要道路已硬化7.5千米,背街小巷全部砖面铺设。村主干道及公共场所已安装路灯148盏。建旱厕248座,带有下水的水冲式厕所20座,建垃圾池1处。2005年实现自来水入户,2015年自来水入户率达到100%,通电率100%,电视、电话、有线电视和网络普及率100%。

农村建设

2011年,城关区开展农村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青石湾村各个项目完成并通过验收,路灯亮了、小巷平了、下水通了,供水便利了,青石湾村摇身一变成了新农村。青石湾村通过有计划、有步骤、分批次实施“一事一议”农村公益事业建设项目,改善了村民的居住环境。村内道路、路灯、水利、电力、环境治理等项目的建成,改善了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人居环境,为发展乡村旅游、促进高效农业、农民增收致富创造了机会和条件。一事一议的推进,使全村200多户村民受益匪浅。达到了方便一方群众、搞活一片经济、富裕一地百姓的效果。

近年来,青白石城镇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新农村建设、城中村改造工作快速推进。青石湾村联合杨家湾村与兰州美居置业有限公司合作,计划实施“城中村改造暨城市化建设项目”,旨在借该项目的开发,探索出一条适合青白石街道特点的城市化及城乡一体化、城乡统筹的新路,为青白石城镇建设改造做出贡献。青石湾村地处黄河北岸,为城中村改造和城镇化重要节点地区,也是兰州市拟建的低丘缓坡未利用地开发利用试验区所在地区,试验区依托紧临黄河和紧靠母城的区位优势,把青石湾村周边区域建成以生物医药高新技术、食品加工、服装加工等集中布局的综合功能区。

姓氏家谱

村内大姓王、刘二姓,家谱、祠堂俱已无存。据王氏后人言:该村王家,分新关、冰淋沟两个门份(房份)。新关王氏最早迁居此地。大约二百年前,黄河泛滥,黄河南岸泥窝子(今宁卧庄)一带被淹。居住于泥窝子的王氏其中一族,不得已迁往黄河北岸今青石湾村定居,以放羊、种洋芋、种小麦求生存。后迁来冰淋沟王氏,与新关王氏连了宗,亦定居青石湾村。之后,从张家河迁来刘姓青年,娶了新关王家的姑娘为妻,定居在青石湾村,其后王、刘两家不断联姻,胤孙香火旺盛。至今,刘家人和王家人见面,双方皆以“姑舅”“两姨”相互打招呼。旧时农村社会,多以血缘为线聚族而居,于此可见一斑。

邓明《街巷旧事》载:新关王姓原籍山东琅琊,宋代流寓兰州泥窝子。在泥窝子曾建有王氏宗祠。在旧时,王氏讲究崇宗祀祖,每年清明举行春祭杀猪宰羊,进献列祖列宗画像。牌位前,王氏后裔依辈分尊卑跪于庙前庭院中,族长念祭文后,奠酒、拈香焚纸,跪拜如仪。餐毕后,每个族人还可分得一条肉带回家。

新关王姓,祖辈多为泥木两行的能工巧匠,旧时兰州的许多佛寺道观,都曾有新关王姓匠人留下的印痕。尤其木行的王茂玺、王茂春、王茂成三兄弟,擅长木建构雕刻,工艺精巧,在旧时金城建筑行当口碑颇佳。(www.daowen.com)

一间房子半间炕,半间炕却发挥出房屋多一半的作用,这是青白石及青石湾村旧时民居室内陈设的一大特点。无论砖瓦房,还是解放前靠近山地的窑洞,家家户户在房内都修有土炕,没有木制的床铺。炕不仅有床铺的作用,而且发挥着供暖取暖、座椅沙发衣柜陈放、会餐酒筵等作用。

青石湾村旧时“盘炕”时,据说会在炕中留一桃形小洞,叫炕缝,家家必留,否则娶来媳妇生不下孩子。多数家庭炕上铺竹编席子,条件差一点的家庭,炕上最底层铺稻草,上铺竹席。条件稍好一点的则铺大褥子炕垫、毛毡和油布之类。有条件的家庭,土炕左右墙上还会挂镜画或粘贴各种年画

家里来了亲戚朋友,主人多是热情地招呼“盘腿上炕”。有些人家的炕是与火灶相连的,火灶的烟道通向炕,炕内用土坯立起转弯处直线“S”形烟道,弯弯曲曲回环宛转地将灶烟送往室外,这样就把烟火热量充分利用了,这叫火炕。有的人家甚至把一堵或四堵墙壁都连接烟火通道,这叫火墙。它满足了冬季取暖、夏季清凉的需要。还有不与火灶相连的炕,但“盘炕”必留有烧火道。

炕桌是旧时青白石家家户户必备的家具。至今在青白石一些人家里,还保留着一些古朴精致的小炕桌。过年的时候,七大姑八大姨提着不知已经转了多少家的“点心包包”上门拜年,主人热情招呼上炕就坐,摆上炕桌,然后炒上几碟小凉菜——扁豆芽、胡萝卜丝、白萝卜丝和腌白菜,再来一碗冒着热气的臊子面,就是那时候很热情大方的待客方式了。

炕桌既可以用来待客,也可让年老的父母坐在炕上,在炕桌旁用餐。炕桌还是家里小孩子趴在上面玩“过家家”的理想家什。20世纪六七十年代,青白石多数人家里没有什么像样的家具,家里的孩子就趴在炕桌上写作业。

炕有两种盘法,一种为石板炕,就地取材。扛着铁锤和钢钎,爬上村旁的石崖,连撬带凿,石屑飞溅,选几块又平整又薄的青石板,手抬肩扛,拿来后置于砌好的炕上,人跳上去咚咚咚不停踩,让石板不晃动不起伏压瓷实。然后和一堆长草泥,在上面严严实实抹一层;在炕洞里添上草和煤,烧着烘干后,再抹一层细泥,再烘干,连一丝烟也不冒了,铺上草,铺上席,铺上毛毡,石板炕就算盘成功了。

另一种是打泥炕,在屋子里按照需要,砌出炕墙,里面填满土。把长草泥和好,用红黏土和长长的麦草掺和在一起,揽摔,一遍一遍地赤脚踩瓷实,一锨一锨地堆上去,依然用脚踩平踏实,炕的雏形就出来了。在以后的三个月里,先拿小铁锤不断地砸,半干的时候用木槌轻轻地砸,一遍又一遍,直到完全干透,掏掉填进去的土,炕洞里添上草和煤,烧着后封住洞门。土炕上铺草扣瓷盆,十天半月不断更换,等到瓷盆里一点水珠也无,新炕出汗的过程结束,新炕也算是盘成了。这种土炕比石板炕更保温,睡上去更觉得浑厚踏实。

炕的建筑材料主要用土坯,而不用砖木材料。砖石导温快,易烫易凉,木则有易燃隐患,因此,砖木只用在炕外壁一侧和炕沿上。炕的高度以土坯立起,炕的平面以土坯覆盖,蓄热时间长且温而不火,但最忌捣踏水浸,因而有“捣塌炕”“尿塌炕”之说。

人肤色黑也常被戏称是“从炕洞里爬出来的”,因为炕里有多年的烟灰粉,旧时贫寒人家就常常掏炕灰调墨写字。还有的人家从黄河边捡来小小的鹅卵石,铺在炕洞口偏热的地方,用来“烙锅盔”“烤洋芋”。烙熟的锅盔村人说味道不错,和新疆的“馕”可以相媲美。这也算是兰州的“炕文化”吧。还有在炕上睡不着辗转反侧是“翻烙饼”的比喻,没人照料的孩子是“炕头上爬大的”的隐喻,等等。“老婆孩子热炕头”,是旧时青白石农人家普遍的生活状态。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青石湾村民的生活不断好转,人们“打炕置床”,各样时髦木质床走进家家户户,炕慢慢变成了村人渐行渐远的回忆。

黄河的传说

青石湾村地处黄河岸边,自然少不了有关黄河的传说。很久以前,黄河上游有个国王有两个女儿,大的叫黄英,小的叫黄花。一天,姐妹俩到密林中玩耍,结果遇到了一只大老虎,眼看姐妹俩就要葬身虎口了,这时来了一位年轻的猎人,他一箭射死了老虎。姐妹二人非常感激,谁知猎人听说二人是国王的女儿,就要逃走。这时,黄英拉住了猎人的手询问起他的姓名。原来,因为那一箭的缘故,黄英对年轻猎人心生爱慕之情。

后来国王知道了,就故意派猎人追杀黄英,猎人自然不肯下手,就让公主逃走,公主也不愿意单独逃走,两人只好私奔了。最后,他们被国王派来的追兵逼到了悬崖上,两人痛哭一场,流出的眼泪汇成了一条大河,两人跳河而死,后来人们把这条河叫黄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