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位置
青山村位于青白石街道东北部,黄河北岸,地貌为黄土丘陵,海拔在2000米至2200米,高于市区100多米。该村距杨家湾吊桥3.5千米,东与榆中县石台沟山接壤,南至兰渝铁路边,西靠西梁,北抵雷神庙。辖区面积14.8平方千米。
村置沿革
青山村1949年之前属皋兰县兰谷乡下辖村;1949年10月至1951年,属皋兰县第一区(即安宁区)青石乡下辖村;1952年市区扩大,青石乡划归兰州市第六区,含青山村;1955年,青石乡划归盐场区,含青山村;1958年2月,青白石乡划入东岗区,同年秋改为雁滩公社第五生产大队青石大队,下辖青山村;1960年,青石大队划入城关区,含青山村;1961年成立青白石公社;1983年撤社建乡,改为青白石乡人民政府,下辖青山村;1993年6月,青山和青水村合并为青山村;2004年撤乡建街,青山村划归青白石街道管辖。
经济人口及基础设施
青石村属城关区一类村,地处山区。2015年全村有规模养殖户1户。同年劳务输出44人,其中长期务工28人,短期务工16人。2017年全村拥有私家车20多辆。
该村辖两个村民小组。2005年全村95户435人;2015年全村107户508人,其中党员26人。2005年全村耕地面积1820亩;2015年全村耕地面积1680亩。村主导产业为种植业,村民收入以农业为主,运输、服务、劳务输出业为辅。
2015年青山村人均住房(砖木结构)面积60平方米。2016年修建村委会办公大楼,面积100平方米。建文化广场2处。设有面积40平方米、藏书1000余册的农家书屋。设有卫生所及日间照料中心。已开通市区班车,村民上学、就医基本方便。至2017年,通社及主要道路已硬化1.1千米,村主干道和公共场所已安装路灯37盏。小街小巷已用红砖全部铺设。建旱厕93座,带有下水管道的水冲式厕所5座。该村自来水入户率100%,通电率100%,电视、电话、有线电视和网络普及率100%。
新农村建设
进入新时代,青山村在村“两委”的领导下,在各级领导的支持与关怀下,积极谋求发展。
青山村主导产业发展状况良好,在种植业方面所占的比例较大,由于该村受到灌溉不足的制约,主要以比较耐旱的苹果树、桃树种植为主。蔬菜在种植业中所占比例较小,日光温室大棚蔬菜近年来发展较为迅速。
该村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至2017年,村内主干道路硬化为沙石路面,四级农用灌溉泵房建设完成,农网基本改造,村级组织阵地不断完善,已完成小街巷整治工作。
青山村公共服务发展状况逐步推进。该村适龄儿童入学率100%。置村级卫生所1所,执业医生1人。全村有13名村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实现了应保尽保。建有135平方米的村级文化活动室1所,休闲、文化活动广场2处,配有体育健身器材。
该村村级组织建设相对完善。截至2016年,全村共有党员26名,村党支部和村委会成员7人,村委会1名兼职。在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同时,由区委、区政府统一安排部署,为青山村委派了一名政策理论水平较高的大学生协助工作,村委会办公设施条件较好。
通过近几年的努力,青山村村民的生产积极性高涨,经济发展较快,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一定改善。全村在生产发展、农民增收、村容村貌、社会事业、乡风民俗、基层组织建设新机制上实现新突破,见到新实效,为青山村全面实现小康生活奠定了坚实基础。
张三林回忆村里往事
我叫张三林,在青山村出生,在青山村长大。我们青山村以前在离黄河十里远的顺圈沟里。环境恶劣,条件艰苦,人们的日子很不好过。第一个问题,就是水的问题,过去,全村的人都到黄河里取水,取水的方式一是靠人拿扁担挑水,二是用骡子和驴驮水。水对青山村的人来说,和油一样贵重。从黄河驮来的水,人们是不会用来洗衣洗脸的,只用来做饭饮用。我们小时候很少用水洗过脸。(www.daowen.com)
因为天旱少雨,村民多在离庄子二三里远的地方挖了水窖。等到下大雨的时候,村民戴上草帽,将裤子绾到大腿,手拿铁锨,跑到自家的水窖边,将雨水引入窖里。雨水夹着杂草、木棍、羊粪蛋、死昆虫进入窖里,但大家照样饮用这样的水。不管什么干净不干净,只要有水喝,就谢天谢地了。水窖一般有三丈深,一丈五用来装水,另一丈五必须空着,不能多装水,水装多了,水窖就会塌陷。引入窖里的雨水并不干净,夹杂不少泥沙,一丈五的水池,有一半是泥。有时黑夜里下起了大雨,人们也要从炕上爬起来,跑到水窖口引水入窖。这是很危险的,那时没有电灯,也没有手电,旧时的黑夜,伸手不见五指,眼前什么都看不清,全凭路熟,才能低一脚高一脚地摸到水窖边。有时夜里遇到山洪暴发,会把在窖旁引水的人冲走。为了吃水,我们青山村人可是付出过生命代价的。这样悲惨的生活,到了新社会,到了改革开放后,在党和政府的帮助下,家家户户引入了自来水,才改变了靠天吃水的苦日子。我们都感到还是共产党好,真是我们农民的大救星。
我们小时候经常饿肚子,在我的记忆里,我好像就没吃过饱饭。要是遇到年景好一点,庄稼丰收,也是每天早晨只能够吃一顿“馓饭”,这就很不错了。多数日子里,我们都吃树叶,吃“苦苣菜”,但总是吃不饱。我们一群孩子跑到生产队的养猪舍旁,等到饲养员将一锅烂洋芋、野菜、醋麸子倒入猪槽,我们就冲上前去,和猪抢着吃。饲养员一边骂我们,一边打我们,又舍不得下狠手。看到我们的饥饿样,也心疼得直掉眼泪。
我们小时候,一年四季只穿一件衣服、一条裤子,没有内裤。冬天的时候,大人就在旧衣服里塞入破旧的棉絮过冬;到了夏天,再将衣服里的棉絮取出来,那时候家家户户都这样。我们小时候是很少穿鞋的,一旦下地干活或天阴下雨,大人会赶紧让孩子们把鞋脱下来。那时候鞋都是自己家做,哪有钱买鞋?即便手头有了一点钱,也是买点盐,买点面。到了今天,我家里的衣服多得穿不过来,全是新新的,一件破衣服也没有。我家里的经济条件还算比较困难的,条件好的亲戚,每年一大包一大包给我送衣服,打开一看,全是没穿过几次的衣服。这些衣服要是在我小时候遇到,那比过年穿的新衣服还要好。这个变化实在是太大了。
我们青山村以前在顺圈沟里,交通不便,环境恶劣。后来搬到了大牛山,但条件还是不好。2009年的时候,政府把我们村整体搬迁到了今天的大坪。这里环境好,离黄河近,离城也近,孩子出门打工也方便了许多。近十年来我们村越变越好,村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看到村里的人们,家家有电视机洗衣机电磁炉,人人用手机,许多家里都买了小轿车,日子越过越富裕。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只在电视里见到过。这是我亲身的经历,想一想,我觉得这都是共产党给我们农民带来的好处。
姓氏家谱
村内大姓为张姓,传有家谱。青山村张氏,为来兰最早家族之一,但来源何处,家谱记载不一。一种说法是:三国蜀汉名将张飞后裔张高沂于宋仁宗康定二年(1041年)经商来兰州,定居兰州庙滩子。宋宁宗庆元六年(1200年),其后裔张博、张朋来到河口择地而居。
另有一种说法认定河口张氏是西安府人,因贸易而迁临洮府,后定居河口,已历数十世,瓜瓞绵延,或为农,或经商,延续至今。此外,还有来自直隶(河北)清河或山东济南府石桥村的说法。
青山村张氏与青白石街道大浪沟村张氏同一昭穆,为河口百份张氏十四份胤孙。据《张氏族谱序》碑所载,青山村金城张氏最初居于永靖“河湾姚家漩”。后迁至河口,再迁至庙滩子,随之于清乾隆年间迁至顺圈沟(今青山村)。青山村张氏是百份张氏居住比较集中,人口比较多的一支。
好媳妇魏红霞
魏红霞,1969年4月生,青山村人。一个普通农村妇女,她用几十个春夏秋冬,诠释“孝”和“爱”的传统美德,自从走进青山村,走进婆婆家,她聪颖贤惠、吃苦孝顺,努力尽好一名妻子、媳妇和母亲的责任,是远近闻名的孝顺媳妇。
自结婚之日起,魏红霞就一直跟公公、婆婆生活在一起。那时二老均已年过六旬,体弱多病,魏红霞像照料自己的父母一样伺候着公公、婆婆。婆婆因眼睛失明,生活完全无法自理,丈夫又长期在外打工,伺候婆婆的重担就落在了魏红霞头上。她忙完地里忙家里,热心侍奉老人,从没叫过一声苦,也没说过一声累,一做就是几年。魏红霞无怨无悔,在她心中,照顾公婆就是她的责任。婆婆对魏红霞也有深厚的感情,逢人便说:“只要半天听不到媳妇说话,心里就有些牵挂,就好像身边少了什么人似的。有好儿不如有个好媳妇。”
一个媳妇对婆婆的孝心,就如同披在身上的一件新衣裳,时间久了,亲戚邻居都会看到,也都会被她的行为所感动。老年人冬天晒太阳,都把好媳妇的事挂在嘴上,一位八十多岁的邻居,逢人就夸:“村子那么大,那么多的媳妇,从来没见过红霞这样孝敬的。”
魏红霞勤俭持家,合理安排家庭收入,不铺张浪费。添置家居用品、生活用品也以朴素勤俭为本,走进魏红霞的家,你会感觉到有一股农民质朴的气息,但是简而不乱,物品的摆放井井有条,环境整洁舒适。
魏红霞在生活中,总是为别人着想。与亲朋邻里友好相处,做到以诚待人,不计小节。每当左邻右舍遇到急事,她都会及时赶到,无偿帮助,下雨了人家都往家里跑,但是她看见谁家的衣服还晾在户外,就主动去帮忙收拾。村里红白喜事,魏红霞总是跑前跑后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每当邻里乡亲身患重疾,她都会及时去探望,伸出援助之手。
魏红霞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体现了“尊老、敬老、爱老、养老、助老”的传统美德。情系老人,情系村民,她的爱发自于内心,从没有随着物质、荣誉沉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