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临夏路街道地理位置和行政区划

临夏路街道地理位置和行政区划

时间:2023-08-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地理位置城关区临夏路街道办事处地处城关区西端。建置沿革1949年后,临夏路街道办事处归三区第一、二、三、四、五、六街和五区第六、七、八、九街共10个街政府管辖。1962年更名为临夏路街道办事处。1969年改称临夏路街道革命委员会。1980年恢复临夏路街道办事处建制,沿用至今。行政区划2017年,临夏路街道下辖雷坛河、静安门、付家巷、绣河沿、西城巷、木塔巷、桥门7个社区。

临夏路街道地理位置和行政区划

地理位置

城关区临夏路街道办事处地处城关区西端。东起永昌路与张掖路街道相连,南至庆阳路、白银路与白银路街道和伏龙坪街道辖区毗邻,西临雷坛河与七里河区接壤,北濒黄河与靖远路街道隔河相望。

建置沿革

1949年后,临夏路街道办事处归三区第一、二、三、四、五、六街和五区第六、七、八、九街共10个街政府管辖。1953年属一区第十六、十七街和二区第十一、十二街。1955年改建为解放路、洪恩街两个街道办事处。1959年属张掖路公社临夏路管理区。1962年更名为临夏路街道办事处。1969年改称临夏路街道革命委员会。1980年恢复临夏路街道办事处建制,沿用至今。2001年成立雷坛河、静安门、付家巷、中山路、桥门、上沟6个社区居民委员会;2005年,将原张掖路街道管辖的木塔巷、西城巷、绣河沿社区划入临夏路街道。

行政区划

2017年,临夏路街道下辖雷坛河、静安门、付家巷、绣河沿、西城巷、木塔巷、桥门7个社区。

人口面积

2016年,辖区总人口53081人,其中常住人口52621人,占总人口的99.13%。以汉族人口为主,有48981人,占总人口的92.28%;少数民族人口4100人,占总人口的7.72%。非农业人口43000人,占总人口的81.01%。辖区东西最大距离2.42千米,南北最大距离1.89千米,总面积1.04平方千米。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51039人。

辖区单位

临夏路街道有宗教团体3家(省伊斯兰教协会、省道教协会、市道教协会);宗教活动场所8处(绣河沿清真寺、桥门清真寺、西关清真大寺、陕西清真寺、白云观、太清宫、西道堂、穆扶提道堂);有民族中学1所(兰州市民族中学)。街道有科级以上单位85家,其中省级单位14家(行政事业单位9家、企业5家);市级单位39家(行政事业单位27家、企业12家);科(区)级单位30家(行政事业单位17家、企业13家);驻军单位2家(省军区干休所、中山宾馆);股份制企业及私营企业740家;此外,有个体店、铺工商户1339个。辖区境内有普通中学4所(兰州市十九中教育集团、兰州市十九中教育集团下沟分校、兰州市十九中教育集团木塔巷分校、民族中学);小学3所(中山路小学、上沟小学、新桥小学);大型商场2家(亚欧商厦、西单商场);医院3家(兰大二院、城关区二院门诊部、兰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大型餐饮业经营单位:东方宫酒店、伊和园酒店、三洲佳润酒店、全顺楼酒店、云峰海鲜酒店、亚欧餐饮等。

相关链接

握桥

握桥又名卧桥,在城西西津东路阿干河下游的雷坛河上,即今兰州市工人文化宫东侧雷坛河桥处,始建于明永乐年间,清代两次重建,1952年拆毁。

据《皋兰县志•桥津》记载:“卧桥又名三公桥,在袖川门西二百步,当阿干河口。架木横空,东西十余丈,其下无柱,高五丈。其上覆盖如屋,楹栏齐整,亦匠心之巧者。”《重修皋兰县志•舆地下•津梁》载:“卧(一作握)桥,一名三公桥,又名西津桥,在袖川门外二百步阿干河上。”阿干河源于马衔山,沿途汇集马坡、银山、铁冶、阿干、石佛沟、后五泉等水,于白云观西侧流入黄河,全长44.6千米。古人称阿干河为浩门河,明代有“浩门春涨”景观,即清代的“虹桥春涨”景观。握桥是一座典型的伸臂木梁桥,中国桥梁专家茅以升在他的《中国古桥技术史》中对兰州握桥给以很高的评价,说兰州握桥是中国“伸臂木梁桥的一个代表”。

兰州握桥始建于唐代,相传是仿“河厉”之制而建的。“河厉”是吐谷浑所建造的一种桥型,它的仿造说明,早在唐代,兰州地区各民族的文化交流已经十分兴盛。由此我们完全可以说,兰州握桥的建造,是兰州多民族文化交流的结晶。

此桥由两岸向内斜上伸出重叠的悬臂梁各五层,中接平梁,形成中高边低穹隆状的桥身,桥全长27米,净跨度为22.5米,宽4.6米,高4.85米。桥上建廊屋,正中三间,左右斜下各四间。木桥的重量较轻,廊屋可以起到镇压桥体的作用,使不易冲毁;木材易朽,廊屋可以遮风避雨,使桥梁得到保护。握桥不仅以其穹隆特起的造型气势,也以其结构需要与造型的有机配合而成杰作。桥两端各建门楼,既强调了入口,同时起到了压住悬臂梁后尾的作用。

桥身计有四层挑梁,每层挑梁由7根纵列的巨木贯拴而成。第五层是横铺在木简支梁上的桥面。桥上建有桥屋,两侧修有卫栏,桥端筑有翼亭,亭上均有题额。东亭前额是“空中鳌背”,阴额是“彩虹”;西亭前额是“天上慈航”,阴额是“新月”。因为纵列的巨木由两岸层层向河心挑出,最后经由弓形的桥面连接(“握”)在一起,所以称为握桥;又因从侧面看去,桥身呈现弓形,犹如新月、彩虹,故又叫虹桥。昔日每逢冬季,雷坛河水便凝固成冰,皑皑如同石蜡,及至春和日暖,冰融水涨,又若银鳞拥涌桥下,向桥上过客报告春讯。

白云观与黄河铁桥

白云观也叫吕祖庙,位于滨河中路南侧,东邻中山桥,始建于清道光十七年(1837年),由陕甘总督瑚松额捐俸修建。

中山黄河铁桥,于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开工,至宣统元年(1909年)七月竣工。该桥由美国桥梁公司设计,德国泰来公司承包修建,耗资30.6691万两白银,保固期80年。这座天下黄河第一桥初名“兰州黄河铁桥”。1928年,刘郁芬将之改称“中山桥”,沿用至今。1989年,德国泰来公司致函有关部门:铁桥80年保固期已至。

甘肃举院

至公堂位于今兰大二院后院内,为清代甘肃举院应试之堂,由陕甘总督左宗棠设立,最值得细述一番。

甘肃举院至公堂

据《兰州史话》载: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陕甘总督左宗棠奏请甘肃乡试与陕西分闱,在省城兰州举行。经清廷批准,于光绪元年(1875年)在兰州西北郊外海家滩子(今临夏路街道兰大二院一带)建成甘肃举院,光绪十一年(1886年)陕甘总督谭钟麟增修。其地盘纵140丈(约187米),横90丈(约120米),外筑城墙,内建棘闱。中心建筑物为至公堂,堂西为明远楼,南北为考试的号舍,可容纳4000人;楼西为龙门,为三连门,为大门,其南北两侧为点名厅、搜检厅等检查考生的场所。至公堂东,依次为观成堂、衡鉴堂、雍门、录榜所;其南北两侧为诸如监试道署等考官的办公场所。举院西南角开城门,题额“为国求贤”,人称举院门。整个甘肃举院建筑群气势恢宏,主次分明,功能齐全,能够高效推动考试机器的运转,为甘肃选拔人才。

陕甘合闱时共取62名举人,但绝大多数录取的是陕西士子,因为他们尽得天时地利之便,这对甘肃士子是极不公平。分闱后,左宗棠奏请甘肃取40名,朝廷只批准30名。光绪二年(1876年),左宗棠奏准再加10名。自此每科乡试,甘肃可考取40名举人,其中特设回族举人1名,这样每科至少可录取回族举人1名。

至公堂是监临(用大员监临,以纠察关防总摄闱场事务)、外帘官(在考场提调监试的官员)办公的处所,保存完好,9间,青砖砌墙,巨木桁梁和过梁,歇山顶,简瓦盖面,建筑面积800平方米。门楣上悬左宗棠书“至公堂”匾。门两侧悬左宗棠撰书楹联:“共赏万馀卷奇文,远撷紫芝,近搴朱草;重寻五十年旧事,一攀丹桂,三趁黄槐。”上联写批阅试卷,选拔人才(紫芝、朱草),不使人才埋没。下联左宗棠回顾自己科举道路的坎坷不平:“一攀丹桂”写他参加一次乡试中了举;“三趁黄槐”,说他会试三次都名落孙山了。

至公堂东为观成堂,此为外帘官办公处所,悬陕甘总督谭钟麟于光绪十一年(1886年)监临举院撰书的匾联:“秦陇分闱以后,坐聚教训,偻指十年,几番星使披罗,得士期为天下用;国家吁俊之序,经策诗文,扃门三试,休道风檐辛苦,吾曹亦自个中来。”上联回顾甘肃设立举院十年来,为国家选拔了许多人才的过程。下联从乡试的考试程序(考三场。考四书五经,即八股文、策论、试帖诗),写到自己,也是通过乡试中举人,进而会试考中进士的,用以激励考生。观成堂东为衡鉴堂,为考官校阅试卷与各官办事之所。光绪元年(1875年),左宗棠书“衡鉴堂”匾,考试官、湖广道监察御史刘瑞祺撰书楹联曰:“丹新承文治启千秋运会;朱衣默鉴辛勤念三载功夫。”上联写皇帝下诏同意陕甘分闱,意在长期实行文治。下联写考官要秉公阅卷,因为试子苦读多年,才能在乡试中考中举人。

光绪元年(1875年)秋,在新建成的甘肃贡院里进行了陕甘分闱后的第一次乡试,与试者约2700人。

科考是一件大事,一旦有舞弊行为,轻则发配充军,重则人头落地。考试程序自然严格无比。光绪元年(1875)八月初二,结束报名。八月初六,参与考试的官员便进入贡院,且被隔断了内外联系,以防舞弊。八月初七,受卷、弥封、誊录、对读四所官集中在至公堂分别戳印座号,并于试卷(答题纸)和号簿同时加印,然后将号打乱,编排考生座号。八月初八,当天寅时(凌晨三时至五时)考场开始点名。考生入场分为南北两路,然后每50人分成一组,为一点名牌,每十牌仍设一大房旗,上大书某路第几牌,每牌头上写某路第几牌。这样就条理分明,不至于有人混入考场。

考生们先在大门领号签后,携带考具、衣被在指定的时间和指定的门口依次进入。点名官根据乡试报名登记簿和考生持有卷票上的内容对考生的身份、年龄、相貌进行一一审核,确认准确无误后方可放入场内领取考试用的试卷(答题纸),再经过搜检后依照号数入各自号舍,然后由号军把号舍封锁,由监临将贡院大门、龙门加封,限制出入。

光绪元年八月初九,乡试开始,直到八月十五结束。甘肃首次乡试,究竟考了些啥?考题八股文为:“子曰有教”子曰一节,“有教无类”“必得其禄”一句、“皆所以明人伦也”一句。试帖诗为:赋得“政成在民和”得“成”字。

不过,毕竟是首次乡试,许多地方战乱刚刚平息,再加上秋雨连绵,学子们如何按时赶到兰州就是个大问题。再加之,首次参加乡试的学生对程序不熟,故而条件也放得比较宽。要求是光绪元年八月初二前,必须办完报名手续。实际上,一部分迟到的考生也被准予考试。考官阅卷中,也是从宽。左宗棠说,不拘定额,凭佳文取中,并奏请礼部磨勘时得从宽议,勿过拘成例相绳。可以这样说,为顺利完成甘肃首次乡试可谓是一路绿灯。此次应试,金榜解元(头名)为兰山书院学子、秦安人安维峻。

安维峻拔得甘肃乡试头筹后,左宗棠给好友吴大澂的信中说:“榜首安生,文行均美,闻其先世贫苦嗜学,为乡邦所重,意其报在此。弟于甄别书院及月课,录科均拔寘,弟一意其不仅为科名中人。闱中秋宵,尝倚仗桥边,忽仰视而言:若此生得元,亦不负此举。不虞监水官在后窃闻,后为庆伯谦访言之,弟初不自觉。写榜日,两主试先以闱墨见示,掀髯一笑,乃如四十年前获隽之乐。频日宴集,必叙此为佳话,觉度陇以来,无此兴致也。”(www.daowen.com)

“金榜题名”是人生三大喜事之一,在规模宏大、雄伟壮观的甘肃举院里考取的人才也不胜枚举。自光绪元年始,至光绪三十一年科举废,甘肃共选取举人681名,考中进士116名,这是陇原大地上从未有过的辉煌。一大批饱学之士从甘肃举院走出,踏上了报效国家、实现自身价值的人生之旅。其中除了“陇上铁汉”安维峻外,还有编纂《重修皋兰县志》的张国常,求古书院山长刘光祖,重修五泉山的刘尔炘,“公车上书”李于锴,政界名流杨思,“光明使者”邓隆,翰林办厂哈锐,书画名家范振绪……他们或步入政坛,致力救国;或滋兰树蕙,教书育人;或笔耕不辍,著书立传……都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为兰州乃至甘肃文化教育的进步产生了难以估量的影响。

举院建成后,安维峻的授业恩师、兰山书院山长、金城大儒吴柳堂应左宗棠之邀,为甘肃举院撰长达192字的楹联:

二百年草昧破天荒,继滇黔而踵湘鄂,迢迢绝域,问谁把秋色平分,看雄门四扇,雉堞千寻,燕厦两行,龙门数仞,外勿弃九边桢干,内勿遗八郡楩楠,画栋与雕梁,齐焜耀于铁马金戈以后,抚今追昔,饮水思源,莫辜负我名相怜才,如许经营,几番结撰;

一万里文明培地脉,历井鬼而指斗牛,翼翼神州,知自古夏声必大,想积石南横,崆峒东矗,流沙北走,瀚海西来,淘不尽耳畔黄河,削不成眼前兰岭,群山兼众壑,都奔走于风檐寸晷之中,叠嶂层峦,惊涛骇浪,无非为尔诸生下笔,展开气象,推助波澜。

上联写康熙五年(1666年)自甘肃从陕西划出建省200多年来,到同治末陕甘分闱,这是继滇黔和湘鄂分闱后的第三次分闱,对于广阔的甘肃来说,实属破天荒之举;接写甘肃举院宏大的规模,希望当局公平选拔人才,勿使遗漏;末写左宗棠创设举院的惠政。下联写甘肃的星野、雄奇的形胜及兰州秀丽的河山,这一切将汇集考生笔下,做出气势不凡的文章,以备国家选拔。这副长联典雅丰赡,高度概括了甘肃举院的设立对甘肃文教事业发展的巨大意义。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清廷实行“维新新政”,陕甘总督崧蕃率先在甘肃举院东北部创办甘肃省官报局,迈开了兰州向工业文明挺进的第一步。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五月,在甘肃举院设立劝工局厂,利用甘肃的物产,用机器生产轻工业产品,开兰州地区轻工业的先河。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彭英甲在举院北号舍创办甘肃全省中等矿务学堂、甘肃全省中等农林学堂、甘肃全省巡警学堂。聘请比利时人贺尔滋为化学教习,比利时人林阿德为英文教习,法国人狄化钝为法文教习。这三所学堂为甘肃地区培养了最早的采矿、农林技术人员和巡警。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陕甘总督升允在举院东南部创设甘肃督垦总局,掌管全省农垦和水利事务。

1916年,甘肃督军张广建把机器局从小仓子(今武都路贡元巷南口西侧)迁建至甘肃举院,生产枪支弹药。1925年国民军入甘后,是甘肃制造局的全盛时期,职工上千人,从天津等地高薪招聘技工二三十人,仿造捷克式、汉阳造、三八式等枪支,也能造轻重机枪和迫击炮。1935年,东北军五十一军军长于学忠任甘肃省主席,从天津礼聘陶祖椿为甘肃省政府参议兼甘肃制造局局长。当时制造局院落是办公处所,东面为兵工厂,西面是木器厂,北面是面粉厂和肥皂厂,举院西南角是发电厂。陶祖椿一家住在制造局西侧的小院落内。1942年,甘肃制造厂迁往土门墩后,厂址成为甘肃学院医院。1946年,甘肃学院与西北医学院兰州分院(校址在上西园)合并为国立兰州大学,校长辛树帜。

新成立的国立兰州大学设文学院、理学院、法学院、医学院,下设18个系科,成为甘宁青新四省最大的一所大学。但因原甘肃学院所占239亩的校址太小,由省府决定,将举院内省参议会、工业试验所、地质调查所、面粉厂、省银行印刷厂、西北盐务局、省立工业学校和省立助产学校等8个单位迁出,以备兰大扩建。几经努力,除工校及助产学校外,其他6个单位相继迁出,兰大顺利扩建。

先在举院东北部建成三座教学楼,分别命名为天山堂、祁连堂、贺兰堂。辛树帜作《三山堂记》,其铭曰:“立上庠,邦之央。作三堂,育元良。萃彦英,自四方。建边疆,固金汤。瞻天山,瞻贺兰,抚祁连。追前贤,横且坚,亿万年。”对创建兰大的意义作了精粹的阐述。1958年,以此三堂建为兰州十六中,后演变为兰州民族中学。观成堂仍为图书馆,至公堂辟为阅览室,在两堂之北建二层楼,题名积石堂,作为图书馆办公及陈列之地。在至公堂以南建五座二层楼,作为学生宿舍,分别题名衡山堂、嵩山堂、华山堂、泰山堂、恒山堂等。1948年又在举院西北部修建昆仑堂,因工程浩大,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此堂尚未完全竣工。1957年,兰州大学从萃英门举院迁往兰州盘旋路新址,即现今的兰州大学。

1981年,仅存的至公堂、观成堂两座古建筑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举院旧址先后改建起兰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兰医附属二院门诊部。2005年,改为今兰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甘肃举院旧址,原为海家滩子,本是兰州市区一块小小无名之地,短短143年(1875—2018)时间,见证了兰州地区近现代的历史变迁,也创造了诸多全国之最。在清末全国同等级的17座省级贡院中,它是中国科举史上最后建立的一座贡院,是中国最西部的一座贡院,有全国贡院第一长联的贡院,也是全国唯一一座与黄河为邻的贡院。

紫朱光芒应犹在,留得楹联百世新。甘肃举院的建成,是继明肃庄王朱楧带来大批江南才子定居金城之后,带动兰州本土文化兴盛的又一次高潮,奠定了兰州成为甘肃经济文化中心地位的基础。而且,由于陕甘分闱,甘肃乡试、新建甘肃举院为兰州及甘肃培养了一大批人才。在废除科举制度后,依旧是兰州乃至甘肃接受近现代教育的大本营。甘肃举院,是兰州地区的宝贵文化资源,值得兰州人民倍加珍视,不断发掘感悟它深邃的历史文脉价值。

甘肃首任学政许应

一百多年前,甘肃举院举行完甘肃首次乡试后,清政府任命了第一位甘肃学政许应骙。在清代的官职制度中,学政是主管一省教育的官员。

许应骙,字德昌,号筠庵,广东番禺(广州)人,清末大臣,官至礼部尚书、闽浙总督。他从小勤奋读书,据说八岁时即能“命笔为文,斐然成章”,被录取为县学生。咸丰二年(1852年)朝考名列前茅,授翰林院庶吉士,三年散馆考试授检讨。后参与撰修《文宗显皇帝实录》。

作为主管一省教育的官员,面对百废待兴的大甘肃,许应骙多方奔走,制定各种方法,推动甘肃教育发展,出台多种政策,鼓励选拔各地的学生,还到兰山书院监督学生考试。兰山书院是当时兰州城内四大书院之一,也是一所办学质量非常高的书院,他特地对兰山书院予以重奖。

时任甘肃学政许应骙,为了给在甘肃做官、经商的广东人建立一个联络的地方,光绪三年(1877年),他联络在兰州的粤人,在南府街(今天的金塔巷)买了三院房子,建起了广东会馆。广东会馆规模最大时有3个院子、房屋54间、铺面10间,在东岗还有一大片地。

这从一个侧面说明,许应骙还是比较重视促进广东经济的发展。广东会馆旧址位于兰州市金塔巷78号,它是兰州城区最后消失的一座会馆。2000年左右,广东会馆最后的一点点旧址还在,门楼上的砖雕还完好无损,门前两侧的石鼓虽然风化严重,但是还能看出一个大概的样子。走进一个狭窄的过道,是一个东西宽约10米、南北长约15米的小院。虽然小但保存得还基本完整,尤其是上房和下房框架完好。院内的孟姓住户还保存着广东同仁公会所镌刻的石碑,上面写着“禀官存案,不卖不典,私相授受,作为无效”。

戊戌变法时,许应骙成为保守派的代表,被称为戊戌黑旋风。光绪二十四年七月十九日(1898年9月4日),光绪皇帝将怀塔布、许应骙等6人革职。这就是百日维新中一个大事件——礼部六堂官事件。但这位“戊戌黑旋风”并不拒绝新生事物,当时京师大学堂的地址,就是他和奕劻选定的。戊戌变法失败后,许应骙从老家返回京城,任闽浙总督。1899年,许应骙兼署福州将军、船政大臣,集福州军政大权于一身,成为一个风云人物。1900年,许应骙、李鸿章、袁世凯等参加了“东南互保”。近年有人深入研究后认为,他是被误解的保守派。

许应骙故居

许应骙来到兰州后,和左宗棠之间还有过一件不可思议的事。许应骙来甘肃之前是广东学政,按广东规矩,离任之前必须由官府送一笔路费,名义是“路费”,实际只不过是借这个机会捞一笔钱而已。许应骙在甘肃任满回京时,居然也伸手要“路费”。当时,学政虽只管科举考试,但不由吏部铨选,而由皇帝直接任命,官品较高,派头很大。对许应骙这样的要求,左宗棠丝毫不买账,他说:广东是富庶之地,甘肃却十分穷困,没有钱打点,而且这种陋规本应裁撤,不能因你许应骙是朝廷大员而破坏。遂拒绝了支付许应骙这笔钱。

许应骙的子侄们,都是不同寻常之辈。他本人又是鲁迅第二任妻子许广平的亲祖父。子侄中还有后来的粤军总司令许崇智等名人。有资料显示,许应骙家族为广州第一家族。

白马浪的传说

从黄河铁桥向西,沿滨河路漫步五六百米,就能看到一组雕塑,表现的是唐僧骑着白龙马,孙悟空在前引路,猪八戒手持钉钯,沙僧肩挑行李,师徒一行正跋涉在取经路上,栩栩如生。此地名叫“白马浪”,是兰州黄河风情线上的一处著名景点,无数游人在此驻足观赏,拍照留念。

正是这组雕塑,把我们兰州与脍炙人口的古典神话《西游记》联系在一起。那么,白马浪与唐僧取经究竟是什么关系呢?据记载,历史上真实的玄奘法师于唐贞观三年西行取经,确实曾途经兰州并住了一个晚上,然后西行去往武威方向。而“白马浪”的得名,是黄河流经金城关一带,与来自阿干镇的雷坛河交汇之处,由于河床上布满凸起的岩石,激流在石块后扬起一束束雪白的浪花,远望好似一群奔腾的骏马,因此很久以前兰州人就把这一处河面叫“白马浪”。如此看来,白马浪好像和唐僧取经没有直接的关系,那么这一组雕像是怎么来的呢?

原来在1992年,兰州著名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阮文辉到日本访问,在介绍兰州市悠久的历史文化时,日本友人问及,唐僧在兰州是从哪儿渡的黄河。阮大师回答,是从白马浪过的黄河。这个答复应当说也没有错,因为当时的渡口,应该在今天的黄河铁桥的位置,两处相距并不远。那时候古人利用此处两岸岩石,用铁索把一排木船连在一起,再铺上木板就建成一座浮桥,行人车马,就是由浮桥往来两岸。阮文辉先生回来后向有关部门报告日本一行的情况,当时正值筹办首届中国丝绸之路节,有关部门领导当机立断,决定在白马浪岸边建立唐僧取经雕像,把兰州历史文化中的这一个亮点定格在滨河大道上,从此白马浪的声誉更高而且多了一层神话色彩。这一段经历充分体现了兰州人民无畏的首创精神和丰富的想象力,为闻名遐迩的百里黄河风情线增色不少。

从那以后,兰州人民在白马浪唐僧渡河故事的基础上,演绎出许多新的传说版本。其中有一个故事,把场景改为唐僧取经返回时,在兰州遇到当年的通天河金鱼妖与东海龙王联手,设计夺取佛经和孙悟空手中的金箍棒。由于金鱼妖神通广大,利用花果山猴王出世时的仙石碎块迷惑了孙悟空,使他中计被困而丢失了金箍棒。后来太上老君、观世音菩萨赶来相救,都不能降伏妖怪。这时白龙马现出原身盘起来紧紧护住佛经,身受重伤而矢志不渝。再后来多亏我们甘肃的上古圣人伏羲赶到,他运用先天八卦运行的威力,把变化成头尾相衔两条金鱼的妖怪收入八卦盘中,构成了完整的太极八卦图形。伏羲又依白龙马身上的血迹,点化成《河图》图形,帮助白龙马脱出困境,并且与观世音菩萨、太上老君联手打破金鱼妖的魔阵,救出唐僧师徒。从此儒、释、道三教合一,以龙形为其象征,成为中华文化的源头。

为了纪念白龙马在此地的不俗表现,兰州人遂把这里命名为“白马浪”。兰州人民为纪念儒、释、道三教协力除妖,共同弘扬正法的盛事,在五泉山兴建了三教洞庙宇,里面供奉着孔子、释迦牟尼和老子的塑像。

临夏路

原兰州城关区西稍门至雷坛河卧桥一段,即今之临夏路西段,曾先后称袖川街、定西路。

明建文二年(1400年),明肃王发现“城之西南,三面环山,有仙人舞袖之形”,故建金天观。将西郭门通金天观的路称为袖川街。

1942年,此路被命名为定西路。1943年,该街进行了全面整修。路基拓宽为20米,铺筑碎石路面。两边为大车道,各宽3米铺砂泥;人行道每边各4米,铺青砖。1945年,为纪念左宗棠,此路改名为宗棠路。1949年8月,解放军由西稍门突破进城,后称西稍门为解放门,称该路为解放路,后又称定西路。1958年称临夏路,沿用至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