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视觉传达与民族设计的发展:艺术元素在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视觉传达与民族设计的发展:艺术元素在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中国民族艺术设计的发展历程中,无数事实雄辩地说明了科学技术与艺术设计之间的这种密切关系。再如,造纸技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纸的出现不但促进了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也极大地促进了民族艺术设计的发展。纵观中国民族艺术设计的发展历史,每个时代的艺术设计作品,都反映了该时代的技术水平。

艺术与技术原是不可分的。”一件成功的艺术设计作品,乃是艺术与技术的完美结合。艺术设计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材料、工艺等技术水平的制约。人们的审美追求往往成为技术(材料、工艺)不断进步的驱动力,而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出现又提高了人们的造物能力,促进了艺术设计的发展。在中国民族艺术设计的发展历程中,无数事实雄辩地说明了科学技术与艺术设计之间的这种密切关系。例如,史前的中国玉器设计和制作居于当时世界上最高的水平,然而玉璧、玉琮等精美绝伦的古玉器,只有在解决了钻孔和细磨等关键技术后才可能出现。又如,早在春秋时期,中国即已开始了对铁矿石进行冶炼和铸造的探索。然而,直至东汉晚期,在解决了炼铁炉鼓风技术等一系列关键技术问题之后,铁器才全面取代青铜器走进人们的生活,铁质器具的设计制造由此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再如,造纸技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纸的出现不但促进了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也极大地促进了民族艺术设计的发展。在纸张出现之前,所谓的“剪纸”实际上是用缣帛、皮革、金银箔等镂刻图案,只有在纸张出现之后才有了名副其实的剪纸,剪纸艺术才可能得到空前的发展和广泛的普及。此外,纸扇、纸灯、纸伞等中国民间艺术,自然也是随着造纸技术的发明才可能焕发出旺盛的活力。类似的事例不胜枚举。

在人类的发展史上,往往由于某项科学技术的发明,带动了某个行业的革新和发展,同时也促进了相关艺术设计领域的进步。失蜡浇铸法等先进铸造技术的发明,对于中国古代青铜器设计制作的促进作用,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失蜡浇铸法(又称“熔模法”)是先用蜡制成所设计的器物模型,外敷造型材料成为整体铸模。然后,加热铸模将蜡化去,形成空腔铸范,再浇入液态金属,蜡模原有的体位被置换成金属,从而铸造出所设计的器物。由于蜡的可塑性好,质地轻、软、细腻,可以很方便地对蜡模进行精雕细刻,不但可以铸造出具有复杂形状的器物,而且可以达到“花纹细如发,而匀净分晓”的精致程度。据有关专家考证,湖北省随县曾侯乙墓出土的青铜尊盘,就是2400年前采用失蜡法铸造的。尊盘是由尊和盘两种器物组成的一套酒具。尊是盛酒器,盘是盛水器,尊置于盘中,是用来冰酒或温酒的。曾侯乙墓出土的这件樽盘,通高41.6厘米,盘径58厘米,共饰龙84条(尊28条、盘56条),蟠魑80条(尊32条,盘48条),工艺复杂、造型美观、极尽奢华,堪称中国古代青铜礼器的代表作。

青铜礼器分为食器、酒器、水器、乐器等四大类,是中国古代的奴隶主贵族用于祭祀、宴飨、朝聘、征伐及丧葬等礼仪活动的用品,用以代表使用者的身份等级和权力,是立国传家的宝器。青铜礼器不但种类繁多,而且饰纹复杂、制作精美,对青铜铸造工艺的要求甚高。为了适应这种需求,失蜡法、分铸法等先进的铸造工艺技术就应运而生了。从某种意义上讲,是青铜文化的发展和审美要求的提高,促进了当时的青铜铸造技术进步;而青铜铸造技术的进步又为青铜器的设计开拓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并推动着青铜器的设计和制作达到更高的艺术水准。这就是艺术与技术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

无数的事例告诉我们,在艺术设计实践中,必须妥善处理艺术与技术的关系,坚持艺术与技术相统一的原则。尤应指出的是,必须充分考虑艺术设方案在技术上的可行性,如结构设计的合理性、材料性能的适应性、工艺技术的成熟性等。这些都是艺术设计方案能否成功实施的关键因素,均应受到足够重视。(www.daowen.com)

特别是在器物设计中,技术上的可行性有时甚至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例如,在中国古代流行了两千余年的“方孔圆钱”造型,除了具有“天圆地方”的寓意之外,之所以采用“方孔”的设计方案,主要还是基于加工技术方面的考虑。中国早在青铜时代就出现了用切削工具加工金属的技术,至汉代金属切削技术更趋成熟。从西汉墓中出土的方孔圆钱可以看到,其外圆表面有明显的车削或锉削的痕迹。因为铸造出来的铜钱外圆不可能十分规整,必须经过进一步的车削和锉削加工,而以方轴穿进方孔中将成串的铜钱固定起来,既可防止铜钱在切削过程中发生滚动,又可一次加工多枚铜钱提高工作效率,这恐怕是把铜钱设计成方孔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某些情况下,由于材料性能或工艺技术等方面的限制,可能使得一些很有创见的设计方案暂时难以得到完美的实施。例如,清代李渔在论及“造橱立柜”时就曾提出过在橱柜中设置活动隔板的方案,“用则活置其上,不则撤而去之”,通过在适当高度加装或撤去搁板,灵活地调整和分配橱柜内的储物空间,以使橱柜“多容善纳”,收到“一橱变为两橱,两柜合成一柜”的使用效果。在清朝初年,这的确是一种极具创见的设计思路。然而,限于当时的材料和工艺水平,放置活动隔板的支架,只能是在橱柜“每层之两旁,别钉细木二条,以备架板之用”。也就是说,尽管隔板是“活”的,但支架却是“死”的,其分隔空间的灵活性仍有较大局限。只有当金属加工技术水平达到一定程度,特别是与现代家具配套的各类金属构件开发出来之后,李渔所述的这种“活动隔板”方案才能得以更好地实现。

纵观中国民族艺术设计的发展历史,每个时代的艺术设计作品(特别是那些具有实用价值的产品),都反映了该时代的技术水平。任何艺术设计的创意,如果超出了当代的技术水平,都只能是一纸空谈,无法成为现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