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在中国古代被视为是吉祥的象征,羊的形象作为一种象征吉祥的传统文化符号,常见于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艺术设计作品之中。
东汉许慎所著《说文解字》对“羊”字的解释为:“羊,祥也”,表示吉祥、美好的意思。徐灏《段注笺》:“古无祥字,假羊为之。钟鼎款识多有‘大吉羊’之文。”亦即,古代无“祥”字,以“羊”字代之,钟鼎等器物上的铭文“吉祥”多写作“吉羊”。
羊的形象作为一种设计元素,很早就出现在中国古代的工艺美术品中。例如,1938年出土于湖南省宁乡市的商代晚期四羊方尊,在其肩部以下的四隅,用分铸法各铸有一个大卷角羊头,成为方尊的视觉中心,具有极强的装饰性和视觉冲击力。高浮雕的“四羊”与几何化的方尊及其表面细小稠密的纹饰形成了强烈的空间对比和主次关系的照应,从而使该器皿所寓的“天下四方,安泰祥和”的精神主题更加突出。其整体结构之严谨和装饰工艺之精湛,堪称商代晚期青铜装饰艺术的典范之作。(www.daowen.com)
在以羊的形象为主的纹样(习称“羊纹”)中,每组图案中的羊的数目可以是一只也可以是两只或者三只、四只,羊的品种也可以是绵羊、山羊等,羊之形象的描绘手法大多以写实为主。其中,尤以三只羊(谐音“阳”)组合而成的“三阳开泰”图案应用最为广泛。“三阳开泰”表示冬去春来,阴消阳长,万物复苏,如明代张居正所撰《贺元旦表》日:“兹者,当三阳开泰之候,正万物出震之时。”古人根据《周易》原理,用卦爻象的变化来说明阴阳二气消长的过程和一年四时十二个月的节气变化,其中:十月为坤卦,纯阴之象;十一月为复卦,一阳生于下;十二月为临卦,二阳生于下;正月为泰卦,三阳生于下。“泰”卦由下乾、上坤组成,象征着天地、阴阳交通融合,喻示着“通泰”景象。每年自农历十一月冬至日起,逐渐变得昼长夜短,阴气渐去而阳气始生,到了正月已是“三阳生于下”且为“通泰”之卦象,故而旧时农历新年开头常以“三阳开泰”为祝福之辞,兆示新年吉祥平安、诸事顺遂。
羊的形象不仅广泛应用于四羊纹瓷瓶(清·乾隆)装饰图案中,而且还以其温顺可爱的形象用于某些传统器具的造型设计。例如,所示东晋时期的青瓷羊形烛台,造型是一只昂首跪卧姿态的羊,羊角后卷、双目圆睁、羊身肥硕,羊头顶部的圆孔用于插放蜡烛。该烛台全身施晶莹的青色釉,并在羊头和身上点缀着几处不规则的褐色斑点。这种褐色点彩的装饰技法,使原本单一的青釉色调变得更加活泼,衬托得器物造型更显生动。随着中国民族工商业的发展,羊纹也常被应用于企业和产品标志的设计中。在这种情况下,羊纹不再单纯是传统的吉祥文化的象征,而具有了与所处时代相契合的新内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