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以前,文县碧口镇石龙沟马家山的茶农,掌握了一手制作“龙池雀舌茶”的绝活。
为什么叫“龙池雀舌茶”呢?
因为马家山上有一个碧池称为“龙池”,池的四周都是茶园,制作的茶叶条索形似雀舌而得名。龙池雀舌茶,最为神奇之处是,茶叶沏好后,叶片形如雀舌,欲叫似鸣,如闻其声。真是出神入化,妙不可言,无不令人啧啧称奇,
龙池雀舌茶刚一问世,便四面八方传开了。一传十,十传百,传遍了全县城乡,一直传到了县令的耳朵里。
这位县令来自江南水乡,嗜茶如命,对茶叶品尝略知一二。他听了龙池雀舌茶的传闻,觉得蹊跷:天下哪能有这样的茶叶?莫不是误传。他心想: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何不去亲眼看一看。
正是清明前后,新茶上市季节。
县令乘坐八抬大轿,前呼后拥,来到石龙沟马家山。
村民闻讯,聚集村头相迎,为县令接风洗尘。
村里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老,亲自为县令沏茶。他舀来龙池水,用茶壶烧开后,沏了一杯龙池雀舌茶,请县令品饮。
县令手捧茶杯细观,不禁惊叹不已,杯中果真出现奇观:只见一片片茶叶蕾芽壮丽,如笋耸立,整齐排列;细观那叶片,形如雀舌,欲叫似鸣,如闻其声。
县令看得目瞪口呆,惊喜不已,连声称赞:“好茶!好茶!”
他呷了一口茶,只觉甘甜爽口,心旷神怡,便问身旁的长老,“我饮的这茶,可就是名扬全县的龙池雀舌茶?”
“县太爷,你喝的正是龙池雀舌茶,是我们自己加工制作的。”村里长老回答。
县令赞叹道:“果真名不虚传!真是神奇无比!
县令饮完龙池雀舌茶,兴致勃勃,信步踏山越岭,查看马家山茶园,游览了龙池。他连声称赞,“这里真是一块宝地,山好、水好、茶园好!”
县令临别时,热情好客的马家山茶农,特意给他赠送了一袋刚刚制作的龙池雀舌茶。
县令欣然笑纳,承诺要带回县衙,让全城百姓分享龙池雀舌茶的甘醇香甜,同时还要四处宣扬龙池雀舌茶的神奇。
马家山的茶农给县令赠茶的同时,还装了一葫芦龙池水,一并送与县令。茶农再三叮嘱县令,只有用龙池水冲泡,龙池雀舌茶才能泡出味道来。(www.daowen.com)
县令却对茶农的叮嘱,一副漫不经心的样子。他回到县衙,早已把对马家山村民的“承诺”忘到了九霄云外,既没有让全城百姓分享龙池雀舌茶的甘醇,更没有四处宣扬龙池雀舌茶的神奇,而是打起了自己的小算盘。
他心想,龙池雀舌茶的品质,远远超过宫廷御茶,若将此茶敬献给皇上,博得皇上欢心,定能加官晋爵,说不定小小的县令就变成了堂堂的州官,甚至还会连升三级哩。
利令智昏的县令想入非非,做起了升官梦,恨不能顷刻间飞黄腾达,连升三级。县令邀功请赏心切,带上马家山茶农送给他的龙池雀舌茶,星夜兼程,向京城赶去。
他来到繁华的京城,声称是向皇上敬献宝茶,很顺利地走进皇宫。他平生第一次走进富丽堂皇的金銮宝殿,毕恭毕敬地向皇上献上了龙池雀舌茶,并向皇上滔滔不绝地诉说龙池雀舌茶的神奇。
皇上听了,半信半疑,令县令当着文武百官的面,现场沏茶。他要亲眼看一看,县令吹嘘的茶叶,是否真的有他说的那样神奇。
谁料,县令由于邀功请赏心切,来时竟忘记携带装在葫芦里的龙池水,此时急得满头大汗,无奈之下只有“移花接木”,用宫廷里的水代替龙池水。然而,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用宫廷水沏出来的茶全然没有了龙池雀舌茶的醇香甘甜,更不见“雀舌”林立似叫欲鸣的奇观。但事到如今,他又不得不硬着头皮向皇上敬上沏的茶。
皇上呷了一口,淡若凉水,索然无味,顿时拍案而起,要将县令推出斩首。
县令闻听,吓得面如土色,浑身筛糠般地发抖。
文武百官念其千里送茶,本意是好的,纷纷为他求情。
皇上看在文武百官的面上,免去县令死罪,责令打五十大板,摘掉乌纱,贬为庶民。县令本想青云直上,却万万没有想到,不但没有加官晋爵,反而丢了县令的乌纱,还被打得皮开肉绽。
这真是偷鸡不成,反蚀一把米。一场做官梦,眨眼化为乌有。这位县令羞愧难言,昼伏夜行,悄悄返回故里,无颜见江东父老,从此隐居深山。
再说,马家山的村民得知此事后,都说县令贪得无厌,落得个挨打丢官的下场,真是罪有应得,无不耻笑他的贪婪和愚蠢。
县令虽然“鸡飞蛋打”,但他献茶的举动,却提醒了马家山的村民:何不向皇上敬献上龙池雀舌茶,这也是向普天下宣扬龙池雀舌茶的大好时机。
第二年清明时节,马家山的村民们精心制作了两盒上好的龙池雀舌茶。由两名茶农带上茶叶和装在葫芦里的龙池水,前往京城,向皇上晋献。两位茶农走进皇宫,来到金銮宝殿上,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向皇上表演沏泡龙池雀舌茶的技艺。香茶沏好后,敬献给皇上。皇上举杯细观,果然杯中茶芽林立,形似雀舌,欲鸣似叫,茶香扑鼻,味美鲜醇,清汤绿叶,香溢宫廷,真是与众不同,不愧是茶中精品。皇上将茶一饮而尽,好不爽口,对龙池雀舌茶赞赏有加,并问道,“同是一个地方所产所制作,同是地方人,为何茶味不一样呢?”。
茶农道出了其中缘由:“龙池雀舌茶是正宗的‘明前茶’,要用当地的龙池水来沏泡,才能泡出味来。”
皇上奖赏了马家山人,并将此茶敕封为“龙池雀舌茶”,作为宫廷御茶。从此,龙池雀舌茶名扬天下,历经千载而不衰。
(民间老人讲述 刘启舒采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