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玉垒社火来历及碧口古镇文化

玉垒社火来历及碧口古镇文化

时间:2023-08-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玉垒社火源远流长,还传承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据说,文县玉垒乡冉家坪、黄路等村的张氏家族,也是龙的传人。这就是耍龙灯的来历。为了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四村八寨的村民联合起来,在玉垒鹿渠山的山顶上,修建了一座狮子庙,将狮子尊为神灵供奉在庙里。车车灯来历早先,皇帝出游,都是乘坐皇帝专用的轿子。这样一来,文县玉垒乡群众欢度春节耍社火,在舞龙、舞狮、耍车车灯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划旱船的内容。

玉垒社火来历及碧口古镇文化

每逢春节,文县玉垒乡各村都要耍社火,舞龙灯,耍狮子,耍车车灯,划旱船……丰富多彩,热闹非凡。玉垒社火源远流长,还传承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

耍龙灯来历

文县玉垒乡张氏族人介绍说,张氏始祖生于上古时期的夏、商、周,是弓箭的发明者,为龙的传人,被黄帝收为五子,赐姓张,名挥。从汉代至清朝年间,出了六十三个宰相,还有五十六位名将,唐朝张姓为十大国姓之一,名扬全国。

据说,文县玉垒乡冉家坪、黄路等村的张氏家族,也是龙的传人。所以当地有许多地方以“龙”命名:白龙江、龙潭沟、龙石坝、龙头山、金海龙王庙……举不胜举,当地不少乡民都说自己亲眼见过龙。

清咸丰七年七月七日下午七时,文县玉垒乡一带发大水,水淹玉垒坪、筏子坝,据说都有龙出现。

相传,清道光年间以前,冉家坪本是一个大坪,那时还没有牛春沟。有一次,发大水,只见一条一拃长的小蛐蟮(蚯蚓),从梨树沟显出,没走多远,竟然变成了一条巨蟒,眼看冉家坪快要毁于一旦。

千钧一发之际,冉家坪斗底山的金海龙王,还有楼子上的观音菩萨显灵了,两位神仙施展法术,才将大蟒压死,这才有了后来的牛春沟。没过多久,冉家坪的两位村民在牛春沟捡了半背篼蛇骨,后人传是龙骨

据传,大蟒长到一定的时间就变成了龙,龙虽是吉祥物,但一旦成龙,就要归东海,在归东海途中,会对沿途人畜、田园、房屋造成毁坏。于是,人们为了让龙顺顺当当地回归大海,不要给人们造成危害,便祷告它,给它耍龙灯,烧纸钱。这就是耍龙灯的来历。

舞狮来历

清朝乾隆年间,文县玉垒乡冉家坪的水沟山,有一位张姓村民,以采药为生,足迹不仅踏遍了四周的山岭,有时还到大团鱼的红土河一带采挖野药。

有一天,他肩背背篓,独自一人走出村寨,去红土河一带采挖野药。

他往日出门采药,最多六七天就回家了。可这一次,他出门采药十几天了,还不见人回来。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家人慌了,便约上几个村民去四处寻找,找遍了他经常采药的山林,都不见踪影。活不见人,死不见尸,家人没有罢休,继续四处寻找。找来找去,最后在一个崖洞里,找见了一条人腿,经辨认,就是采挖野药张农民的腿。

家人大哭了一场,便将人腿拿回来,埋在了铁坪山的下坪上。

家人和村民们都一致认为,张农民肯定是被林里的野兽吃掉了,最大可能是被狮子吃掉的,因为狮子是山中王,不但吃野兽,同样吃人。最有力的证据是,在崖洞里发现的那条人腿上,还有几撮狮子毛。

自从这一事件发生后,村民们警惕起来了,甚至胆怯起来,再也不敢单独上山干农活、砍柴、采药了。

然而,仅仅这样消极躲避,也不是长久之计。为了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四村八寨的村民联合起来,在玉垒鹿渠山的山顶上,修建了一座狮子庙,将狮子尊为神灵供奉在庙里。狮子庙里,常有村民来烧钱化纸,祈祷祝愿,消灾化难,嘱咐狮子:“山中王啊,你可以吃破坏庄稼的野兽。人不逗虫,虫不伤人。今后,人只要不惹你,你千万不要伤人!”(www.daowen.com)

不仅如此,每年正月欢度新春佳节,当地村民都要耍狮子,意在人狮和谐,相互共处,同欢同乐。

久而久之,文县玉垒乡冉家坪、黄路坪等村的农民,便有了过春节耍狮子的习俗。

车车灯来历

早先,皇帝出游,都是乘坐皇帝专用的轿子。一行人浩浩荡荡,一路上既有宫娥彩女陪同,也有太监伺候,还有侍卫护送,武将开路,笑伙神逗乐。此外,还有钦差大臣,或文武大臣等等,前簇后拥,威风八面。皇帝出游的一行人,大多都是坐轿子,同样有众人簇拥着。

有一次,皇帝乘坐轿子四处巡游,游来游去,竟然来到了文县玉垒乡。皇帝一行人,每到一村都引起了村民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尤其是宫娥彩女乘坐的轿子,装点得五彩缤纷,巧夺天工,让深居大山的村民一饱眼福,一个个惊喜不已。

玉垒民间不乏智者高手,他们从皇帝乘轿出游中得到启示:皇帝乘轿出游,彰显国泰民安,就像有句民间俗语说的那样,国正天心顺,官清民自安。要是庶民百姓,也坐在花轿里戏耍一番,岂不也彰显太平盛世,百姓安居乐业,吉祥如意?

于是,春节期间,有智者高手便创造了一种别开生面的娱乐形式:一位漂亮的农家姑娘,像宫女一样坐在一顶装饰得像花朵一样的轿子。然后,由一位戴着面具的笑伙神当“开路先锋”,尽情耍笑取乐,逗引坐在花轿里的姑娘。在欢乐的锣鼓声和山歌声中,花轿如行云流水般“行走”。这种令人耳目一新的民间娱乐一问世,便受到村民的喜爱,他们把这种娱乐形式,称“车车灯”。

久而久之,文县玉垒一带的村民便有了耍车车灯的习俗。每年春节,漂亮的农家姑娘坐在车灯里,由笑伙神逗乐,在欢庆的锣鼓声和小曲声中,翩翩起舞,为春节带来吉祥喜庆,为山村带来欢声笑语。

划旱船来历

清康熙年间,文县玉垒乡的玉垒坪、冉家坪等村的袁张二姓、王孟二姓,在筏子坝阴山一带大开铜矿。

铜矿一开,顿时,四面八方的人蜂拥而来,为圆一个发财梦。昔日不起眼的山野之地——筏子坝,一下子红火起来,人流如织,热闹非凡。于是,人们顺势而行,兴建筏子坝农贸市场,同时还开启了筏子坝的水运。筏子坝便成了碧口一带最早的水码头

筏子坝开采的铜矿,用木筏运至碧口,再装船运往重庆冶炼。大山村人家,有来自四川的罗张二姓,将黑窝子木料运至重庆贩卖。

据传,早先玉垒乡冉家坪水沟山上全是茂密的森林,生长着云杉树木,筏子坝的山上也全是茂密的森林,生长着云杉。人们便在玉垒关吊桥下一个名叫船造子的地方,将原木钉成船,或作为方料运至重庆变卖,下水船装木料、药材,上水船装日用百货。

为了上下船只顺水顺风,人们在当地建有老庙(关羽)、杨泗庙(杨泗爷)、镇江王爷庙、金海龙王庙、送子观音庙和三官殿。嘱告诸神灵:“老关、杨泗爷、镇江王爷,保佑上下船只,顺水顺风。”

这样一来,文县玉垒乡群众欢度春节耍社火,在舞龙、舞狮、耍车车灯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划旱船的内容。意在借此机会,再次祷告众神灵,保佑上下船只一路顺风,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

(民间老人讲述 刘启舒采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