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黄路坝村名来历,碧口古镇文化中卷!

黄路坝村名来历,碧口古镇文化中卷!

时间:2023-08-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文县玉垒乡,有一个名叫黄路的村子,又称黄路坝。黄路村的村名,从何而来的呢?也有老人说,这一带的坝多,掐指一算,大大小小,一共有六个坝:黄路上坝、黄路下坝、关头坝、张家坝、赵家坝、井地坝。游来游去,竟然沿着飘满红叶的山径小道,走进了后来被人们称为“黄路”村子。一时间,这块皇匾成这个村的金字招牌,不少人慕名前来观看。再后来,叫来叫去,写来写去,就成了黄路村,传承至今。

黄路坝村名来历,碧口古镇文化中卷!

文县玉垒乡,有一个名叫黄路的村子,又称黄路坝。村子坐落在白龙江畔,全村共有四个合作社,六七十户人家。

黄路村的村名,从何而来的呢?问起村里的老人,众说纷纭,不一而足。

有的老人说,这个名字是先大人取的,村子周围的山上,到处都生长着黄栌,所以便把这个村叫黄栌村,叫来叫去,叫成了黄路村。

也有老人说,这一带的坝多,掐指一算,大大小小,一共有六个坝:黄路上坝、黄路下坝、关头坝、张家坝、赵家坝、井地坝。当地人把“六”读“lu”(路),这里叫黄六坝,谐音便是黄路坝。

村里也有阅历颇深的老人,却不认可这两种说法。老人煞有介事地说,其实,这个村的村名,原本是叫皇路村,其寓意是,村庄道路曾经是皇帝走过的路。为了证实这一说法,老人侃侃而谈:

谁说“山高皇帝远”,其实“好酒不怕巷子深”。

文县玉垒关一带,山清水秀,江河纵横,翠竹婆娑,暗柳成行,颇有江南水乡的韵味;这里雄关漫道,险峰列队,驿路如绳,栈道凌空,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彰显了北国的雄奇。由此而言,这里是一个集南疆秀丽和北国雄奇于一体,不可多得的游览之地。

有一年,也不知是哪朝哪代的哪位皇帝,乘坐八抬大轿,慕名到此一游。

这一天,秋高气爽,艳阳高照,满山遍岭的黄栌红了,“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皇帝的游兴甚浓,游览了玉垒关廊桥,观看了城墙坝,登上了斗底山……游来游去,竟然沿着飘满红叶的山径小道,走进了后来被人们称为“黄路”村子。热情好客、憨厚纯朴的乡亲们,向皇帝唱起了一首首动听的山歌,敬献香甜的黄酒。乡民们唱道:

黄栌叶叶红开了,朝廷皇帝进山了。

谁说山高皇帝远,皇帝就在眼跟前。

新打铲刀四两钢,皇帝来到这地方。(www.daowen.com)

笑在脸上喜心上,就像蜂蜜砂糖

苞谷出苗一斩齐,皇帝坐的是龙椅。

皇帝坐的八抬轿,天下太平好福气……

乡民的山歌,唱了一首又一首。皇帝平时听惯了宫廷音乐,第一次听山歌,既感到新奇,又开心极了,禁不住龙颜大悦,说:“朕,亲驾此地,承蒙乡亲热情万分,怎不令朕感激?朕特赐封刚才进村走过的路为‘皇路’。”

说完,皇帝令手下拿来笔墨纸砚,挥笔写下了“皇路”二字,如龙飞凤舞。

村民们一片欢腾!

皇帝走后,乡民们便把皇帝赐予的“皇路”二字,刻在匾额上,挂在村头之上。一时间,这块皇匾成这个村的金字招牌,不少人慕名前来观看。后来,村民便把这个村子称为皇路村。再后来,叫来叫去,写来写去,就成了黄路村,传承至今。

可惜岁月长河悠悠,风雨飘摇,皇匾早已不复存在。虽然如此,但皇帝亲驾游览这个村的故事,却在当地世代流传。也许是皇恩浩荡,自从皇帝亲临这个地方后,这个村便福星高照,红运齐天,村里年年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人才辈出、仕途畅通。

清朝康熙年间,村里出了一个名叫张应兆的人。他三岁认字,五岁写文,年纪轻轻便步入仕途,先在四川当官,后又在朝廷里当官,是皇帝的近臣。他告老还乡,还特意带回来了当朝皇帝赐予他的玉石做的九龙杯和象牙筷子,价值连城。

(张问富讲述 刘启舒采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