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唐史论丛第30辑-东坡墨竹石刻精妙,真定府布袋和尚形象创新

唐史论丛第30辑-东坡墨竹石刻精妙,真定府布袋和尚形象创新

时间:2023-08-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东坡墨竹、绿筠轩诗等石刻,极为精妙。又,“真定府”,唐属镇州,即今河北省正定县。宋代以来,布袋和尚形象取代弥勒,其形态以皤腹腲脮、前额突出、蹙额皱鼻为特征。[6](宋)朱熹:《跋吴道子画》,载曾枣庄等主编《全宋文》第二五一册,上海辞书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121页。[15](清)董诰:《全唐文》卷九五二王延翰《瀛洲天尊院画壁赞》,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9891、9892页。

唐史论丛第30辑-东坡墨竹石刻精妙,真定府布袋和尚形象创新

河北道

镇州

临济寺布袋和尚像、揺铃普化真

《河朔访古录》卷上“临济寺”条载:

临济寺,在真定府城中定远门东街飞云楼之东,其三门下有唐吴道子所画布袋和尚像及揺铃普化真赞。东坡墨竹、绿筠轩诗等石刻,极为精妙。[22]

案,“三门”,亦作山门,寺院正面的楼门,唐五代佛寺壁画常绘制于此。又,“真定府”,唐属镇州,即今河北省正定县。又,“绿筠轩诗”,宋代诗人叶抑有《绿筠轩》诗,叶氏曾于宋高宗绍兴二十七年(1157)知新城县(今属河北省保定市下辖之高碑店市)。

另,“布袋和尚”,即释契此,五代时梁僧,明州(今浙江宁波奉化(一说为四明)人,因其常以杖荷一个布袋,人称布袋和尚,梁贞明二年(916)三月圆寂,世传为弥勒菩萨化身,江浙一带多流传其画像。宋代以来,布袋和尚形象取代弥勒,其形态以皤腹腲脮、前额突出、蹙额皱鼻为特征。显然,布袋和尚形象晚于吴道子出现,即盛唐时代的吴道子不可能创制布袋和尚的壁画。

那么,是否是吴道子创制了弥勒题材壁画,纳新误记作布袋和尚呢?其实,唐代壁画的弥勒形象,大多以善跏趺坐、腿足自然下垂为特征,与释迦、如来等形象接近,这在敦煌壁画都有体现,例如现存敦煌莫高窟第322窟和第387窟,分别有吴道子生时之前的初唐,以及吴道子时代的盛唐两个阶段的弥勒壁画(图1、图2)。只是到“五代以后,随着浙江奉化岳林寺契此和尚应现为弥勒的传说的流行……弥勒造像出现了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变化。中国汉传佛教寺院供奉的弥勒,从佛陀与菩萨转变成了以光头大肚、欢喜开怀、袒胸露腹为特征的中国僧人形象”[23]。例如,现存最早的大肚弥勒的造像代表,就是灵隐寺飞来峰的大肚弥勒,其形象与唐代弥勒形象大相径庭(图3)。所以,即使吴氏创制了弥勒形象的壁画,也必然以唐时的弥勒形象为特征,由于唐代弥勒造像与布袋和尚形象大相径庭,也就不会导致后人将其误认作布袋和尚。故知,吴道子创制弥勒壁画而纳新误认作布袋和尚的情形,也不存在。

又,“揺铃普化真赞”,其中“真赞”是对人像的赞语,据文意当有画像和赞语。而“揺铃普化”,即普化和尚,《南部新书》卷七载:“镇州普化和尚,咸通初将示灭。”[24]咸通(860—874)属于晚唐,可见普化和尚在吴道子之后,吴道子自然不可能创制以他为题材的壁画。

综上,《河朔访古录》所载吴道子绘制临济寺“布袋和尚像及揺铃普化真”,当属讹误。

图1 初唐 敦煌莫高窟322 南壁 红袈裟弥勒说法图 弥勒佛 善跏趺坐 双足踏莲花

图2 盛唐 敦煌莫高窟387窟 东壁门上 弥勒佛说法图 善跏趺坐

图3 宋代 灵隐寺 弥勒造像

(作者单位:山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注释】

[1]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宋辽金佛寺壁画的文献考察”(项目编号:18BTQ047)阶段性成果。

[2]袁有根:《吴道子研究》第二章第二节《吴道子的壁画创作》,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14年,第74—124页。

[3]马新广:《吴道子壁画创作考补》,《敦煌学辑刊》2010年第2期,第113—116页。

[4](清)严长明撰,舒其绅主修:乾隆《西安府志》,载《中国地方志集成·陕西府县志辑》第二册,南京:凤凰出版社,2007年,第69页。

[5](元)骆天骧撰,黄永年点校:《类编长安志》,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第140页。(www.daowen.com)

[6](宋)朱熹:《跋吴道子画》,载曾枣庄等主编《全宋文》第二五一册,上海辞书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121页。

[7](唐)李肇、(唐)赵璘:《唐国史补·因话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第101、 102页。

[8](五代)杜光庭撰,罗争鸣辑校:《杜光庭记传十种辑校》上册,北京:中华书局,2013年,第159页。

[9](清)刘于义:《陕西通志》,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五五二册,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482页。

[10]李芳民:《〈长安志〉等所载仙游寺置寺时间有误》,《西北大学学报》(哲社版)2004年第5期,第171页。

[11](唐)朱景玄撰,温肇桐注:《唐朝名画录》,成都:四川美术出版社,1985年,第4页。

[12](宋)王溥:《唐会要》,北京:中华书局,1955年,第849页。

[13]谢魏:《中国画学著作考录》,上海书画出版社,1998年,第83页。

[14]袁有根:《吴道子研究》,第78页。

[15](清)董诰:《全唐文》卷九五二王延翰《瀛洲天尊院画壁赞》,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9891、9892页。

[16]《唐朝名画录》,第2页。

[17](宋)洪迈撰,何卓点校:《夷坚志》第三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1257页。

[18](宋)陆游撰,蒋方校注:《入蜀记校注》,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22页。

[19](宋)陆游:《游三井观》,载钱仲联、马亚中编《陆游全集校注》第一册,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1年,第364、365页。

[20](宋)冯山:《安岳集》卷一一,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098册,第332页。

[21](清)王瑞庆等修:《道光南部县志》,《中国地方志集成·四川府县志辑》第五十七册,成都:巴蜀书社、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1992年,第391页。

[22](元)纳新:《河朔访古录》,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五九三册,第26页。

[23]体恒:《从形象变化看弥勒信仰的变迁》,载学愚主编《佛学思想与佛教文化研究》上册,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年,第164页。

[24](宋)钱易撰,黄寿成点校:《南部新书》,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105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