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志文记载,薛万述,字无为,卒于贞观十九年(645),享年59岁,则其生年当在隋开皇七年(587)。
薛万述于隋大业八年(612)解褐授散官右亲卫,时年26岁。从薛万述担当的“右亲卫”官职来看,其作为亲卫武官,随同隋炀帝亲征高句丽当没有问题。这一时期,其父薛世雄为隋东征西讨,屡立战功。据史载:“开皇时,数有战功,累迁仪同三司、右亲卫车骑将军。炀帝嗣位,番禺夷、獠相聚为乱,诏世雄讨平之。迁右监门郎将。从帝征吐谷浑,进位通议大夫。”[13]大业八年,隋炀帝以薛世雄为右翊卫将军出沃沮道,与其他八路军马征伐高句丽,但隋军在萨水被击溃,诸路将领均获罪。对此,笔者近期曾有论文刊出,探讨学界对隋炀帝第一次(大业八年)亲征,以及初唐时代君臣对隋亡事件的诠释,并提出自己的看法[14]。但据《资治通鉴》记载:“萨水之败,高句丽追围薛世雄于白石山,世雄奋击,破之,由是独得免官。”[15]可见大业年间薛世雄颇得炀帝赏识,薛万述的授官,是否与其父此时战功卓著相关联,有待进一步考察。
大业九年(613)初,隋炀帝第二次亲征高句丽,杨素之子杨玄感趁机在东都洛阳起兵反叛,隋朝后院失火,远在辽东的炀帝匆忙收兵,并调兵遣将镇压杨玄感之叛兵。《薛万述墓志》中“炀皇遐旆,玄感兴甲”即指此事。大业末年,隋炀帝数次巡幸江都,均以杨侗为东都留守。据《隋书》记载,“宇文化及之弑逆也,文都等议,以侗元德太子之子,属最为近,于是乃共尊立,大赦,改元曰皇泰。谥帝曰明,庙号世祖。追尊元德太子为孝成皇帝,庙号世宗。尊其母刘良娣为皇太后。以段达为纳言、右翊卫大将军、摄礼部尚书,王世充亦纳言、左翊卫大将军、摄吏部尚书,元文都内史令、左骁卫大将军,卢楚亦内史令,皇甫无逸兵部尚书、右武卫大将军,郭文懿内史侍郎,赵长文黄门侍郎,委以机务,为金书铁券,藏之宫掖。于时洛阳称段达等为‘七贵’”[16]。《薛万述墓志》有“越王委权臣之令,称制洛阳”之句,其中“权臣”所指即段达、元文都、王世充等“七贵”。段达,武威姑臧人,杨广为晋王时已为其属下,后曾征讨吐谷浑[17]。元文都,北魏宗室后裔,隋大业年间历任司农少卿、司隶大夫、御史大夫等,史称“(炀帝)渐任之,甚有当时之誉”[18]。王世充,字行满,西域人,曾任江都郡丞,随隋炀帝数幸江都,颇得炀帝信任。再结合薛万述的父亲薛世雄曾参加隋炀帝征吐谷浑、高句丽等战事,颇得隋炀帝嘉赏推测,薛世雄与段达等“七贵”在大业末年应当也有联系和往来。故在薛万均、薛万彻等人跟随父亲外出征战之时,薛万述则主要留在洛阳,任宣德郎、卫尉少卿等职。
据《旧唐书》《新唐书》记载,薛世雄在大业末年卒于涿郡,后其子薛万均、薛万彻随罗艺降唐,薛万述应当也是在此时归降唐朝的。不过,《薛万述墓志》关于其在唐武德初年的事迹只字未提,不知何故,志文仅称“武德九年(626),授太子斋帅,寻迁右武候长史”。相较而言,《旧唐书》关于其兄弟薛万均、薛万彻的履历则比较详细,史载:“(高祖)授万均上柱国、永安郡公,万彻车骑将军、武安县公。及太宗平刘黑闼,引万均为右二护军,恩顾甚至。隐太子建成又引万彻置于左右。”[19]这里有一细节值得注意,即武德年间,薛万均与薛万彻两兄弟分别为秦王李世民和太子李建成部下,即属于两个不同并针锋相对的阵营。再结合薛万彻在玄武门之变中李建成被诛杀后的表现:“万彻率宫兵战于玄武门,鼓噪欲入秦府,将士大惧。及枭建成首示之,万彻与数十骑亡于终南山。”[2]薛万均、薛万彻两兄弟分事世民、建成当为事实。那么,作为薛万均、薛万彻的长兄,薛万述在此期间依附李建成的宫府集团,还是归属李世民的秦府?其具体实情到底如何?墓志载:“武德九年,授太子斋帅,寻迁右武候长史”,而众所周知,事变发生于当年六月初,李世民在随后的半年间,虽其身份仍是太子,但从稳定局势到人事布局,均可做很多事情。依据一般的判断,薛万述极可能是在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被立为太子之时官拜“太子斋帅”之职,由此可见,作为秦府僚属,薛万述深得李世民信任,抑或他与兄弟薛万均曾在李世民发动政变中发挥过重要作用。当然也有一种可能,那就是薛万述在玄武门之变之前,曾是太子李建成的幕僚“太子斋帅”,事变后并非如其弟薛万彻负隅顽抗后逃亡山谷,而是即刻归附李世民,获得谅解进而获得任职。不过,从志文及其他史料看,似乎前者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即《薛万述墓志》虽对此未做交代,但从贞观年间薛氏兄弟等人仕途履历中仍可窥其端倪。(www.daowen.com)
据墓志记载,薛万述于武德九年即任太子斋帅、右武候长史,均为禁卫要职。贞观二年(628)又超迁左卫郎将,他“超迁”原因虽未提及,但应当是太宗李世民对薛万述的嘉奖。再看其余三人的履历。薛万均于贞观初年即任殿中少监。薛万彻在玄武门之变中的罪行被赦免后,于贞观三年(629)随李靖出击突厥颉利可汗后以功授统军之职。《薛万备墓志》称薛万备曾任“匡道府校尉”,据《新唐书·苏定方传》记载:苏定方于“贞观初,为匡道府折冲,随李靖袭突厥颉利于碛口”[20]。由此可知,薛万备此时或已为苏定方部下[21],任匡道府校尉,时间亦为贞观三年。从上述情况来看,薛氏兄弟虽然在贞观年间为李世民所用,但仍有先后之别。薛万均早在武德年间已被秦王李世民引为右二护军,属李世民亲信,自不待言。薛万彻和薛万备作为隐太子李建成的僚属,即便具备才能,对其任用也要经过深思熟虑和谨慎考察,故相对较迟[22]。薛万述在武德初年很可能曾是李建成的僚属,他在此间的经历或许因李世民即位后篡改高祖朝起居注而被删除。而在李世民发动政变之前,薛万述或许在其弟薛万均引荐下投靠秦王李世民,并在此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故而才在玄武门之变后被委以太子斋帅之职。以上虽系以文献资料为依据所做的推论,毋庸讳言,其仍有待于不断出土面世的新资料印证。
薛万述在贞观年间历任尚舍奉御、右卫郎将、泗州刺史、彭王府长史、濮州刺史等职。此间曾去官为其母亲服丧三年,这与两《唐书》以及《薛万备墓志》的记载可以互证。当然,两方墓志中均提及两个儿子薛万述、薛万备为母亲服丧三年。薛万备服丧期间曾引起唐太宗的注意,唐太宗还派员探望慰问。显然,此可能与初唐时代在全社会推崇教化百姓“孝道”有关[23]。至于薛万述的其他几位兄弟是否也如他本人“去缨晨省,及风枝屡切,毁骨三年”,如他的弟弟薛万备“水浆不入于口,有过礼制,并剪发以为母髢。及葬,庐于墓侧,负土成坟,孺墓婴号,柴毁骨立”,因无史料佐证,难以作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