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成长女不详,闻喜县主(622—661)为其第二女,名婉顺,不知其母氏。据其夫刘应道(613—680)所撰《闻喜县主墓志》,闻喜县主“少而志学,及长逾励。壸务之余,披省无辍。虽名家之说,未足解颐;而历代之事,其如扺掌。至于艺术方技,咸毕留思;诸子群言,鲜或遗略。雅好文集,特加钦味。每属新声逸韵,无亏鉴赏。至若目见心存,耳闻口诵。始窥文而辩意,未终篇而究理。与仆并驱于畴昔,余每有媿焉”。如此修养,堪称才女,连在《刘应道墓志》中被称赞为“童幼好学,遍涉百家,子史一经目,终身不忘”的刘应道也自愧不如。但闻喜县主在武德九年(626)玄武门事变时不过五岁虚龄,显然其文史修养应该是在其父死后,由李建成所遗女眷教养而成。
据《闻喜县主墓志》,她“年十七而封,仍降嫔于我”,知其贞观十二年(638)封县主,随即嫁给刘应道。在一年之内,李婉顺先受封,后下嫁,颇有可说。
受封方面,由于李建成死后被降为息王,至贞观十六年(642),唐太宗方才颁诏追赠李建成为隐太子[7]。因此,根据唐代皇太子之女封郡主(从一品)、诸王之女封县主(正二品)的规定[8],李婉顺受封时,乃以息王女的身份受封闻喜县主。
下嫁方面,据《唐六典》,唐人若“娶郡主,正六品上;娶县主,正七品上”[9]。据《刘应道墓志》记载,刘应道“年廿一(贞观七年,633),自弘文馆学生选为太穆皇后挽郎,再为太子通事舍人,出补梓州玄武县令。罢官东归。今上(高宗)在东朝监国”云云,唐高宗于贞观十七年(643)被册立为皇太子[10]。因此,刘应道与闻喜县主结婚时,或在太子通事舍人任上,或在梓州玄武县令任上。据唐制,“太子通事舍人八人,正七品下”[11],梓州为上州,玄武县为上县[12],故玄武县令当为从六品上[13]。虽然玄武县令或许更符合县主之婿的选择标准,但太子通事舍人为京官,与县主议婚当更为现实。如此,闻喜县主可能是稍稍降格出嫁。
关于闻喜县主所嫁的刘家,据《刘应道墓志》载,属于山东士人,历仕北魏、东魏、北齐、北周、隋,簪缨不绝。武德年间,刘应道之父刘林甫受唐高祖之征,为起居舍人,历任中书舍人、中书侍郎、吏部侍郎等。据刘思怡分析,近支宗室女性中,郡主、县主所嫁为五品以下、七品以上,武德、贞观时期,“宗室婚姻对象集中于关陇贵族集团之皇亲国戚及权贵名臣家”[14]。刘林甫一家虽非关陇贵族,亦可列入“权贵名臣”行列。尚需考虑的是,刘应道之父刘林甫于贞观三年(629)病卒[15],据《刘应道墓志》,刘应道“年未弱冠而孤,居丧尽礼,供养崔太夫人,极温清之义。事兄如事父,以孝友闻于四方”。可见,刘应道有兄刘祥道(596—666),比刘应道大17岁,父卒后当为刘氏家长,刘应道婚事或即其主持。在历官方面,刘祥道“少袭父爵。永徽初,历中书舍人、御史中丞、吏部侍郎”,随后一直升迁,至龙朔三年(663)拜右相,并于麟德二年(665)封泰山后进爵广平郡公[16]。相比之下,刘应道在《闻喜县主墓志》中自称“材命兼薄,班秩久微”,《刘应道墓志》也谓其“自始入尚书省逮此,廿二年不进一阶,还居旧座”,可见不如其兄之平步。也就是说,虽然刘应道家族可算“权贵名臣”之家,但他本人“班秩久微”。(www.daowen.com)
虽然刘应道官运不佳,但他心态很好,《刘应道墓志》载其“从容谈论之间,未尝涉身名否泰”。他与闻喜县主婚后生活也颇为和谐,特别是如上所述,二人有共同的文史爱好。此外,闻喜县主喜好议论,且有深刻见解。刘应道在《闻喜县主墓志》中称赞其:“及陈废兴,叙通塞,商榷人物,综覈名理,抗论发辞,莫不穷其指要。实有大丈夫之致,岂儿妇人之流欤!”二人因此“友逾琴瑟,韵若埙箎。携手之游,无睽寸影”。在闻喜县主死后,二人之子刘献臣在《刘应道墓志》中写道:“先妣闻喜县主早见弃背,时以所居正室置几筵。府君即于此室东窗外架为小斋,广袤八九尺许,施一床、一小榻,寝处其中,历廿余年,不复迁徙。”可见刘应道对于亡妻深切之思。
子女方面,《刘应道墓志》记载其有“子献臣、广业、友贤、令植等”。其中刘献臣即《刘应道墓志》作者,在该志序文后自称:“献臣贪及残喘,粗陈实录。志意荒僻,言无诠次。遗烈余风,百不书一。”在《刘应道墓志》中,刘献臣屡屡将闻喜县主称为“先妣”,可见应是闻喜县主所生。其余三子,据《刘应道墓志》所载,刘应道在闻喜县主死后,居住于县主生前所处正室期间,“至于器物服玩、妾媵婢使之属,子侄承意候色,终莫敢有所营荐”,可知其似乎并无妾室,三子也是闻喜县主所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