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唐代中土佛教论议:讲师职责与发誓愿

唐代中土佛教论议:讲师职责与发誓愿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故而,同一场次的佛教论议者与讲经参与者是重合的。第一是讲师,即讲经者,为唐前佛教论议之法主、座主、论主等,其职责为“唱经题目”“开题”“誓题目”以及讲经。圆仁所见佛教论议之身份,似乎没有都讲。圆仁所记唐代佛教论议中不同角色之分工,可与敦煌文献相互印证。发誓愿部分,与讲经密切相关。这说明,唐代中土佛教论议中,讲师之誓愿与论

佛教论议,很多时候属于佛教讲经的一部分。《入唐求法巡礼行记》记述“赤山院讲经仪式”,有“辰时,打讲经钟,打惊众钟讫。良久之会,大众上堂,方定众钟”。敦煌佛教论议的卷子中也有击钟的记述。如,P.2770V《释子文范》有“今者开钟,须理合击扬”,P.2174《御注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宣演》有“夫鸿钟不击,难以辩其声。楛木不攒,难以见其大”。故而,同一场次的佛教论议者与讲经参与者是重合的。圆仁记述佛教讲经之人物、身份云:

讲师上堂,登高座间,大众同音称叹佛名—音曲一依新罗,不似唐音—讲师登座讫,称佛名便停。时有下座一僧作梵,一据唐风,即“云何于此经”一行偈矣。至“愿佛开微密”句,大众同音唱云—“戒香、定香、解脱香”等颂。梵呗讫,讲师唱经题目,便开题,分别三门,释题目讫。维那师出来于高座前,读申会兴之由,及施主别名、所施物色申讫,便以其状转与讲师。讲师把麈尾,一一申举施主名,独自誓愿。[33]

这里记载讲经时,身份、职责明确的有三类。第一是讲师,即讲经者,为唐前佛教论议之法主、座主、论主等,其职责为“唱经题目”“开题”“誓题目”以及讲经。第二是作梵僧,此僧似是没有固定名分,其功能为梵呗唱赞。第三是维那师,为佛寺三纲上座、维那、典座之一,“维那师出来于高座前”者,说明维那也是下座者之一,因为要完成特定功能,才“出来于高座前”。

圆仁所见佛教论议之身份,似乎没有都讲。都讲在魏晋南北朝佛教论议中频繁出现。其职责主要有读经、问难、覆讲等。圆仁所见论议,读经者为讲师本人,“讲师唱经题目,便开题,分别三门,誓题目讫”;问难者为听众,“誓愿讫,论义者论端举问”;覆讲者有专人,“在高座南下座。便读讲师昨所讲文。至‘如含义’句,讲师牒文释义了。覆讲亦读,读尽昨所讲文了。讲师即读次文。每日如斯”[34]。这种对都讲身份、职责的分解,应该不是圆仁的疏忽。都讲在“新罗一日讲仪式”中有明确记载:

辰时,打钟,长打槌了。讲师、都讲二人入堂。大众先入列座。讲师、读师入堂之会,大众同音称叹佛名长引。其讲师登北座,都讲登南座了,赞佛便止。时有下座一僧作梵,“云何于此经”一长偈也。作梵了,南座唱经题目—所谓唱经长引,音有屈曲。唱经之会,大众三遍散花。每散花时各有所颂。唱经了,更短音唱题目。讲师开经目。三门分别,述经大意。释经题目竟,有维那师披读申事兴所由。其状中具载无常道理,亡者功能,亡逝日数。[35]

新罗讲经仪式中,讲师、都讲“二人入堂”,“讲师登北座,都讲登南座”,“南座唱经题目”,“讲师开经目”。谢灵运《山居赋》有“南倡者都讲,北机者法师”。新罗讲经仪式正与之相合,也更接近魏晋南北朝仪式。而唐代中土论议仪式上,都讲的地位在淡化,其职能也被分解:读经有讲师,覆讲有“覆讲师”,论难有听众之中的“论义者”。

圆仁所记唐代佛教论议中不同角色之分工,可与敦煌文献相互印证。圆仁记述讲经一个环节完成之后,有讲师誓愿,“维那师出来于高座前,读申会兴之由,及施主别名、所施物色申讫,便以其状转与讲师。讲师把麈尾,一一申举施主名,独自誓愿。誓愿讫,论义者论端举问”[36]。而讲经誓愿,可以从敦煌卷子P.3256《杂录祈愿文》[37]印证:

以此开赞大乘不思议解脱法门,所生功德无量无边。先将益法悲□□□龙天八部。惟愿威光炽盛,只弥□兴,运慈悲救人护国,使四时顺□,八表无虞,九横不纵,万人安乐,法轮常转,佛日恒晖,刀兵不兴,疫毒休息,佛影经声□上彻天宫,钟鼓灵□下□地狱,火山落飞,剑树作针,炉灰□收烟,冰河息浪,针咽饿鬼永绝……(www.daowen.com)

以此开赞大乘甚深句义,所生功德无量无边。先用上资梵释四王,龙天八部。伏愿威光炽盛,枢力增高,匡护法城,保绥家国。愿使真身化佛,长在世间,宝字金经,恒传沙界,大悲菩萨,来赞末法。□小果声闻,住持法藏。圣神赞□,天阶益峻。宝历恒昌。太子法王,克增盘石。东军尚相,禄秩永安,文武百寮,功名不坠。郎儿都督,富位时迁。部落志官,永无忧厄。释门教主,高建法幢。法律纲维,护持不倦。说者听者,灾债不侵。法界有情,同赖斯福。然后天感地平,河清海晏,无骨丰稔。年厢善盈,官布恩波。人民乐业,般若波罗蜜,无的不从。大众虔诚,一切普诵。

复持此福尽用庄严当今圣主。伏愿开南山之长劫,作镇坤仪。悬北极之枢星,继明乾像。历千载龙颜万春,四神保长寿之征。五老送延灵之翼。皇太子前星永耀,少海澄兰。法王作固维城,宠光盘石。朝廷将相,助理和□。文武百官,恒居禄位。

以此庄严我皇太子殿下。伏愿圣躬坚远,神寿充缰。功业积于丘山,德量深于巨海。十郎十一郎□石永固,仙□连辉。色力增高,官禄弥厚。

以此功德庄严太夫人等,浓梅丛艳,桃李增荣。公主等,月桂含春,星芳孕彩。节□上论,愿使天禄弥积,富位增高,常为大国之良臣,承作释门之信士。

庄严都督,形同大地。历千载而不倾命,等山阿□跨万龄而用固,福禄惟盛,欢荣转新,常为明主之福梅,镇作苍生之。

佛教讲经,不仅仅源于施主的需求,更有佛教特定节庆之需要。现存敦煌佛教论议文献,大多在大斋日、二月八日佛逾城日、四月八日佛成道日、七月十五日盂兰盆节等时间举行[38]。这些佛教的重大节日,既有社会名流设斋置法会,更有高僧大德云集说法。敦煌卷子佛教论议文献中,有许多称颂施主与高僧大德者,此即论端中由听经佛徒完成的称颂论场,此已见前文分析。这说明,唐代中土佛教论议中,讲师之誓愿与论师之称颂论场,不但在内容上有一致、重合者,而且在某些论议过程中是完全重合的。即,伴随论议参与者身份的淡化,其职责也在随论场需求而转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