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郭子仪家族的封爵及袭爵情况详解

郭子仪家族的封爵及袭爵情况详解

时间:2023-08-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郭子仪家族的情况看,回授的规模和级别远远超出了这一规定。由此可见,肃、代两朝郭子仪声望正隆之时,其一门获得封爵者比比皆是,几至遍及诸子的程度,且有四人获得国公爵位。郭子仪诸子中,只有郭暧的子嗣仍然保有爵位。以上是郭子仪家族封爵和袭爵的具体情况,笔者据此制作了《郭氏家族爵位表》,附于文末。第二阶段是郭子仪去世后,该家族声势渐衰,拥有封爵的人数骤减,且主要出现在与皇室联姻的分支。

郭子仪家族的封爵及袭爵情况详解

史载安史叛乱后,两京失守,唐肃宗曾问李泌:“今郭子仪、李光弼已为宰相,若克两京,平四海,则无官以赏之,奈何?”李泌建议赐以封爵,唐肃宗称善[16]。与之相对应,至德二载(757),唐军收复两京,唐肃宗、唐玄宗相继回宫,之后大封功臣,郭子仪封代国公,食实封一千户[17]宝应元年(762),河中、河东军乱迭起,朝廷遂起用郭子仪出镇绛州,封为汾阳郡王。唐德宗即位后,增加实封至二千户[18]。《唐六典》记载受封者“至郡公,有余爵,听回授子孙”,但“国公皆特封”[19],即爵高并有余爵之人的子孙也可以获得封爵,但不能超过国公。从郭子仪家族的情况看,回授的规模和级别远远超出了这一规定。史载郭子仪之父郭敬之被追封为祁国公[20]。郭子仪有兄弟数人[21],获得封爵者二人,一是郭幼明,即郭子仪同母弟,被封为太原郡开国公[22];另一个是郭幼冲,他应是郭敬之的庶子,也被封为太原郡开国公[23]。郭子仪共有八子[24],其中七人有爵号,无爵者唯有第二子郭旰。至德二载(757),郭旰在平定安史叛乱的过程中阵亡[25],郭敬之家庙碑碑阴所见郭旰的官职及勋位颇为尊贵,为“特进,兼鸿胪卿,赠开府荆州大都督,上柱国”[26],应是矜其战死而格外嘉奖所致,不知为何竟无封爵。受封的七子中,长子郭曜初封太原郡开国公,后承袭父爵代国公[27];第三子郭晞凭借战功从隰城男、隰城侯、太原郡公一步步晋升至赵国公[28]。从墓志的记载看,他的封爵来自自身的军功,而非因其父亲推恩所致;第六子郭暧娶唐代宗女昇平公主后,地位更加尊贵,郭敬之家庙碑碑阴记载其爵号为广阳县开国男[29],其时只有12岁[30],已经尚主并封爵,郭曜去世后又袭爵为代国公[31];郭子仪最小的两子郭曙、郭映都被封为县男[32],获封之时尚为幼年,郭曙后来又获封祁国公[33]。由此可见,肃、代两朝郭子仪声望正隆之时,其一门获得封爵者比比皆是,几至遍及诸子的程度,且有四人获得国公爵位。

建中二年(781),郭子仪去世后,郭氏家族威望渐衰,史载田宅奴婢多为奸人所夺,赖唐德宗下诏禁止才能有所保全[34]。在这种情况下,郭氏一门的封爵自然不复昔日盛况。郭幼明的后裔中,嗣子郭昫被封为建昌郡王[35]。而郭幼冲子嗣中则不见有人获得新爵或继承旧爵。郭子仪另一弟郭幼贤虽不见有封爵,但其子郭旼可能被封为郑国公[36]。郭子仪诸子中,只有郭暧的子嗣仍然保有爵位。郭暧一支与皇室关系密切,其爵位分封和继承历时最久,也相对复杂。郭暧有四子:郭铸、郭钊、郭鏦、郭铦,他去世后,“(郭)铸袭封”[37],是否降等则暂不清楚。郭鏦娶唐顺宗女汉阳公主,获封太原郡公[38]。郭铦娶唐顺宗女西河公主[39],但文献和墓志中并未记载其封爵情况。至于郭钊的爵位,史书和墓志中无直接记录,然而,《旧唐书》称“开成初,诏仲文袭父太原郡公”[40],郭仲文为郭钊长子,可知郭钊曾被封为太原郡公。然而,郭钊去世后,郭仲文袭爵的过程并不顺利,朝廷虽然下诏由郭仲文承袭父爵,但由于郭仲文的嫡子身份受到怀疑,所以诏令并未执行,而是改由其弟郭仲辞继承爵位[41]。此后,该支中也不见有人再获封爵。(www.daowen.com)

以上是郭子仪家族封爵和袭爵的具体情况,笔者据此制作了《郭氏家族爵位表》,附于文末。从中可以看出,郭子仪家族封爵和袭爵的过程明显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郭子仪在世时,因其军功卓著,且兄弟子侄中有多人在军中任职,为了笼络这一军事家族,朝廷并未吝惜爵位,使该家族获封者的数量和规模都颇引人注目。第二阶段是郭子仪去世后,该家族声势渐衰,拥有封爵的人数骤减,且主要出现在与皇室联姻的分支。与第一阶段封爵与军功密切相关的情形不同,第二阶段皇室姻亲的身份所起的作用更加突出,封爵不再是朝廷笼络该家族的手段,而逐渐成为皇室对于姻戚的赏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