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阿里传统建筑与村落:生态效应揭示

阿里传统建筑与村落:生态效应揭示

时间:2023-08-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4-15民居的生态效应图4-16院落中的菜园低矮层高:阿里民居层高一般在1.8~2.5米之间,低层高由柱子尺寸所限,但有助于减少建筑外围护面积,利于保温,使房间内部能利用较少的热量获得较好的热舒适环境。

阿里传统建筑与村落:生态效应揭示

图4-14 檐口构造

(1)就坡建房:阿里村落选址一般依山傍水,民居聚落常常呈现自上而下的态势,故而民居也时常沿坡地建设。民居聚落建设一般采用“退台式”的布置方式,首先将坡地从下至上平整出梯田状的层层台地,然后在台地上建造民居。这种集中布局和垂直建造的形式,基本保持了原有坡地的形状,减少了建设时的土方量,最大程度地降低了建设活动对当地环境的破坏,同时也节约了宝贵的耕地,体现了对自然环境的尊重(图4-15)。

(2)封闭院落:由于民居建筑的选址地形起伏,所以阿里民居的院落形状往往根据地形进行布局,灵活多变。封闭院落减少了风沙的侵入,同时丰富了空间层次。藏族人民喜爱植物,多在院内种植花草树木,创造了宜人的小气候。笔者在普兰科迦村的一户民居中,还看到在院落中种菜的现象,这样既修身养性,又经济节约(图4-16)。

(3)屋顶平台:阿里藏族碉房“屋皆平顶”,形成了可供利用的屋顶平台,退台式的布局又形成日光敞廊,这样就丰富了建筑的使用功能和空间层次。民居的底层多是牲畜圈和储物间,它的屋顶除是上层交通和活动场地外,还有晾晒作物的用途以及煨桑祭祀的功能。向天空争取使用面积的形式,使一些生活和生产活动有了特定的空间,而不必再在平地上开拓土地,这也是节地的一种方式。

(4)方室横厅:从建筑节能的角度来看,阿里民居建筑的体块方正而简单,体形系数较小,“体形系数是建筑物与室外大气接触的外表面积与其所包围体积的比值,其公式为S=F0/V0,它反映了一栋建筑体形的复杂程度和围护结构散热面积的多少,体形系数越大,则体形越复杂,其围护结构散热面积就越大,建筑物围护结构传热耗热量就越大。”墙体厚重,窗户少且小,可以减少了建筑内部的热损耗。由于建筑构件的尺寸限制,阿里民居形成了方形居室的空间,这是用最少围护结构获取最大使用面积的平面形式,同时也是外墙散热面积最小的平面形式。两、三柱间的横厅开间大于进深,有利于阳光的射入,使整个厅的各个角落布满阳光,从而维持室内温度。

图4-15 民居的生态效应(www.daowen.com)

图4-16 院落中的菜园

(5)低矮层高:阿里民居层高一般在1.8~2.5米之间,低层高由柱子尺寸所限,但有助于减少建筑外围护面积,利于保温,使房间内部能利用较少的热量获得较好的热舒适环境。另外,低层高降低了建筑的总体高度,有助于建筑的防风。

(6)厚重的围护结构:阿里地区的藏族碉房可以看做是简单的被动式太阳房。阿里地区的气温日较差大,“一年无四季,一日见四季”,冬季的白天通过窗户、日光敞廊等接受热量,厚重的墙体和屋面具有良好的蓄热功能,能够吸收多余的太阳辐射,避免白天过热,夜晚气温较低则可放热供暖,很好地适应了高原昼夜温差大对室内环境的影响。

(7)就地取材:阿里札达一带木材石材均十分匮乏,但遍布土林,故而当地分布着大量的洞窟民居,生土还为制作土坯砖提供了原始材料(图4-17)。地方材料的使用免去了运输过程所耗费的人工和能源,低技术和互助换工式的营建过程也有助于地方工艺的传承和保护。在藏族建房过程,有回收旧材的习惯,如木柱、梁、托木等构件往往重复使用,这样就达到了资源节约的目的。

图4-17 加工土坯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