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喜马拉雅山脉洞窟与内地窑洞的比较,黄河窑洞与阿里洞窟的异同

喜马拉雅山脉洞窟与内地窑洞的比较,黄河窑洞与阿里洞窟的异同

时间:2023-08-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下文将喜马拉雅山脉的洞窟建筑与建筑形式相近的内地窑洞民居做比较,探讨二者的异同。发展至今,黄河流域的窑洞民居已经成为一个完备的建筑体系。另外,阿里的洞窟平面形状有方形、长方形和圆形,面宽在3.3~4.2米之间,进深为3.0~4.2米,层高一般不会太高,在1.8~2.5米之间;而黄土高原一带的窑洞则大都是长方形,面宽一般2.7~3.4米,进深较阿里洞窟大,在4.0~8.0米之间,层高也比较高,达3.4~4.0米。

喜马拉雅山脉洞窟与内地窑洞的比较,黄河窑洞与阿里洞窟的异同

纵观人类建筑发展的历史,其最初的形态应是原始人类的穴居和巢居,见于很多古籍的记载,地势高、干燥、寒冷地方的原始人类多穴居,地势低洼、潮湿、多虫蛇地方的原始人类多巢居,如《孟子·藤文公》中叙述“下者为巢,上者为营窟”等。

下文将喜马拉雅山脉的洞窟建筑与建筑形式相近的内地窑洞民居做比较,探讨二者的异同。

人类起源地之一的黄河流域,有广阔而丰厚的黄土层,土质均匀,含有石灰质,有壁立不易倒塌的特点,便于挖做洞穴。因此在原始社会晚期,穴居成为这一区域部落广泛采用的一种居住方式。发展至今,黄河流域的窑洞民居已经成为一个完备的建筑体系。在黄土高原一带的陕北、豫西等地,窑洞建筑相当普遍,该地的窑洞除了靠崖窑之外,还有地坑院的形式;而普兰、札达地处山区,洞窟皆沿山崖断壁开挖,在窟前套一个实体房屋也较常见,但靠崖窑是此地唯一的形式。另外,阿里的洞窟平面形状有方形、长方形和圆形,面宽在3.3~4.2米之间,进深为3.0~4.2米,层高一般不会太高,在1.8~2.5米之间;而黄土高原一带的窑洞则大都是长方形,面宽一般2.7~3.4米,进深较阿里洞窟大,在4.0~8.0米之间,层高也比较高,达3.4~4.0米。两地洞窟洞顶的形式也有所不同,阿里洞窟窟顶多为平拱和低矢拱,拱脚呈圆弧形;黄土高原的窑洞则有平拱、半圆拱、抛物线拱、割圆拱多种形式。两地洞窟现状则差异更大,阿里的居住洞窟大多都处于废弃的状态,有些已经坍塌而归为尘土,好一些的现在作为藏民的储物间;而豫西大部分的窑洞现在还被当地居民使用,保存大多完好,且因具有极好的生态效应和浓厚的人文气息常常被建筑学者研究。

同样是由原始社会时期人类穴居发展而来的洞窟建筑,喜马拉雅山脉一带的洞窟没有像黄河流域的窑洞那样,形成建筑形制规整、施工方法完善的建筑体系。喜马拉雅山脉一带的洞窟建筑所处地区的自然条件艰苦,当地人的生产力低下,他们的生产、生活始终处于一种原始的状态,当地的土质虽然适于掏挖洞窟,但不如黄河流域黄土高原一带的密实且分布广泛,这些条件的制约使得其洞窟建筑形式并未发展成为完善的建筑体系。但是这种洞窟建筑相对比较原始,类型十分多样,特殊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使得喜马拉雅山脉一带的洞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形式。

过去,当地居民们的生活穷困,大多数人居住在洞窟里。随着西藏民主解放,居民们的生活大有改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生产力大大提高,居民们逐渐搬出了洞窟,住进了藏式平顶房,如今绝大部分的洞窟已经被废弃了。当地社会中宗教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古格王国以后,佛教盛行,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可能是由供早期宗教徒修炼或居住的岩洞发展而来的洞窟佛殿,成为洞窟建筑中非常独特、室内壁画十分精美的举世瞩目的佛教建筑。

【注释】

[1]中国科学青藏高原综合考察队.西藏地貌[M].北京:北京科学出版社,1983.

[2]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考察队.西藏地貌[M].北京:北京科学出版社,1983.

[3]西藏自治区文物管理委员会.古格故城[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1:137-140.(www.daowen.com)

[4]西藏自治区文物管理委员会.古格故城[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1:137-140.

[5]西藏自治区文物管理委员会.古格故城[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1:137-140.

[6]马丽华.走过西藏[M].北京:作家出版社,1994:296.

[7]索朗旺堆.阿里地区文物志[M].西藏:西藏人民出版社,1993:94-104.

[8]索朗旺堆.阿里地区文物志[M].西藏:西藏人民出版社,1993:94-104.

[9]西藏自治区文物管理委员会.古格故城[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1:116.

[10]陈耀东.中国藏族建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9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